婆娑谁识先生意

出自宋代刘宰的《赋陈太史所築凌云亭四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pó suō shuí shí xiān shēng yì,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
吏退庭空一迳深,交柯密叶布繁阴。
婆娑谁识先生意,恐负当时庛物心。
()
退庭,婆娑,生意,物心

《赋陈太史所築凌云亭四首》是宋代刘宰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陈太史所建的凌云亭,以及在亭中静谧的景象。以下是我根据您提供的信息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凌云亭四首

吏退庭空一迳深,
交柯密叶布繁阴。
婆娑谁识先生意,
恐负当时庛物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凌云亭为背景,通过描绘亭内的景象和氛围,传达了作者对建筑的赞美和对建筑师的敬意。

诗中首先描述了官吏离去后,凌云亭显得十分宁静,庭院空旷,一条小径深入其中。这种空旷和深远的景象给人一种静谧和宁静的感觉。

接着,诗人描述了树木的情景。交错的枝柯之间,茂密的叶子覆盖着整个亭子,形成了浓密的阴影。这里的交柯密叶象征着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也给人一种清凉和舒适的感受。

然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座建筑的理解和敬意。他问道:“婆娑谁识先生意?”意思是,能够真正理解凌云亭背后深意的人有几人?作者认为,这座建筑并不仅仅是一座普通的亭子,它代表着建筑师的心意和智慧。

最后两句“恐负当时庛物心”,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无法理解建筑师心意的担忧。庛物指的是精巧的建筑物,作者担心自己无法真正领悟、体会到建筑师当初建造此亭的初衷和用意。

这首诗通过对凌云亭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建筑的赞美和对建筑师的敬意,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于理解建筑背后意义的困惑和不安。整体上,诗意清丽,意境深远,传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类智慧的敬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宰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刘宰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