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暮与行书记过师子林

舂暮与行书记过师子林朗读

《舂暮与行书记过师子林》是明代姚道衍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舂暮与行书记过师子林

偶同看竹过林庐,
素抱欣从此日舒。
浅碧云虚泉落后,
孤红霞澹涧芳余。

放禅时至钟鸣室,
施食人回鸟下除。
胜地每嫌山水隔,
不因乘兴到应疏。

中文译文:
在黄昏时分和行书之际,我与友人一起经过师子林。
我们欣然拥抱这份纯净,从那天开始畅快自在。
浅碧的云朵飘渺虚无,泉水落后于山间。
孤红的霞光在幽深的溪涧中弥漫,余香仍然残留。

在禅修时,钟声响彻禅房,
施食之时,人们回到鸟儿飞翔的地方。
美景总是被山水所隔断,
但我们不因为乘兴而到达,反而应该保持淡然心境。

诗意和赏析:
《舂暮与行书记过师子林》是一首描绘山水禅境的诗词。诗人姚道衍与友人一同走过林庐,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妙和宁静。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展示了浅碧的云朵与孤红的霞光,描绘了山水之间的和谐与平衡。

在禅修时,诗人听到禅房里的钟声,这是对禅宗修行的一种象征。施食之时,人们将食物供养给鸟儿,展示了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诗人认为胜地之美不在于到达,而在于心境的淡然,通过禅修和观察自然,可以达到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姚道衍通过《舂暮与行书记过师子林》表达了他对自然与禅修的热爱,强调了心境的重要性。诗中融合了自然景色、禅修的元素,展示了作者对于和谐、宁静、淡然心境的追求。这首诗词以简洁、清新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悟和体验,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姚道衍

(1335—1418)苏州府长洲人,幼名天禧。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字斯道。通阴阳术数。洪武中从燕王至北平,住持庆寿寺,而常居府中,时时屏人语。建文时劝王举兵。为王策划战守机宜。辅世子居守,守御甚固。成祖即位,论功第一,拜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而不肯蓄发,常居僧寺。监修《太祖实录》,与修《永乐大典》。工诗。谥恭靖。有《逃虚子集》(亦名《姚少师集》)。...

姚道衍朗读
()

猜你喜欢

赢得看山共胜游,漫携斗酒放仙舟。石龙嘘沫香云湿,铁马敲风古寺幽。

葵蕊向阳初到夏,竹阴笼午颇疑秋。脚跟摆脱尘缘外,俯仰飞潜总自由。

()

咫尺高斋未一嬉,病身坐苦废巫医。
但能料理扶衰药,岂复狂吟乱道诗。
秋热正随残暑炽,新凉如与故人期。

()
梦中忘却在天涯,一似当年锦里时。
狂倚宝筝歌白紵,醉移银烛写乌丝。
酒来郫县香初压,花送彭州露尚滋。
起坐南窗成绝叹,玉楼乾鹊误归期。
()

月落云窗黑如漆,一纸家书灯下笔。不知昨夜秋浅深,五更枕前啼蟋蟀。

()
叮咛损君德,无言真有功。
任从沧海变,终不为君通。
()
汉宫第一人,只合侍天子。
四弦春风手,可用入胡耳。
天生国艳或累,金赂画工宁不耻。
玉颜初作万里行,朔风黧面尘昏。
()
殷勤移植地,曲槛小栏边。
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
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
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
()

三年瘴海卧炎霄,梦隔青风一水遥。万里归来悲故物,铜驼埋没草齐腰。

()
秋来大火太焚如,恼得天公痛扫除。
两夕檐声撼江海,一翻凉意洗郊墟。
眼明还我诗书乐,骨醒从渠枕簟疏。
明日快晴应更好,莫妨千里荐嘉蔬。
()
昌黎论佛骨,南行气亦壮。
卖书请镂玉,却起北归望。
香山最风流,诗酒事夷旷。
那知闻琵琶,泪溅九江浪。
()

古路三叉口,青裙两髻丫。更无陶令菊,空想卫公花。

破屋堆黄叶,清江缭白沙。殷勤邀一醉,蜑酒压梨楂。

()

汎桴委惊湍,隈隈任所触。大冶自镕金,焉能顺其欲。

羁鸿隐朔漠,飞翔翼常缩。独鹤栖瑶林,长鸣念溪谷。

()

肥鲜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贞惠,为世规矩。

()

偶到城西寺,人言呪土坟。
夕阳台半山,秋草径才分。
地下无红粉,天边有碧云。

()
元是公侯孝友门,及今几代见礽孙。
便遗柱下持天宪,暂住都亭洗物冤。
花影月边吟子野,木从窗外访南轩。
汉庭羽翼须良计,谁是商山老绮园。
()

树老无花也自新,山茶红似女儿唇。数茎白发春前长,一点青峦雨后真。

莺欲下枝先作语,鹊能占岁亦如人。锦鞯金络纷纷去,飞尽晴郊十里尘。

()

最爱倪家水竹居,地偏人静石窗疏。去年捲地西风起,不废东斋满架书。

()

萧寺两株红,欲共晓霞争色。独占岁寒天气,正群芳休息。
坐中清唱并阳春,写物妙诗格。霜鬓自羞簪帽,叹如何抛得。

()
吾间戴安道,不对王侯琴。
当时岂不能,低眉求赏音。
一曲朝得闻,千金夕来寻。
舍之不肯顾,轻重得所斟。
()

水晶帘捲午风凉,薝卜花开树树香。独有总成偏好客,拟倾江海入壶觞。

()

西极鳌足折,东南地维倾。
众流竞趋下,汹汹归沧沧。
谁能跨明河,挽此经天行。

()

好在邻庄树,亭亭玉立身。独游无我拒,往事复谁颦。

山果红疑橡,汀花白是蘋。板桥深涧里,应有武陵人。

()

十二重环閟洞房,愔愔危树俯回塘。
风迷戏蜨间无绪,露裛幽花冷自香。
绮席醉吟销桂酌,玉台愁作涩银簧。

()

闰岁穷冬已是春,当寒却暖未宜人。
阴风半夜催飞霰,稍净天街一尺尘。

()

溪遶层峦路遶溪,飞梁相接挂晴霓。
山川王气今何有,岩谷灵踪昔未跻。
十里松篁参羽仗,半天楼阁倚云梯。

()

刻烛知无取,争先素未精。本图忘物我,何必计输赢。

赌墅终规利,焚囊亦近名。不如相视笑,高咏两三声。

()

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

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
春关十载记英游,蚤喜时才近采旒。
夷路著鞭方逸驾,急流回首忽扁舟。
云霄正稳君犹去,尘土无边我合休。
问讯後车容客否?茶山荔浦看南州。
()

何人种柳成门巷,几处看花到子孙。且尽山斋一杯酒,此君相对已忘言。

()
群居厌嚣烦,兀坐怅离索。
动静两何心,求端徯先觉。
张氏好兄弟,同游得先诺。
重以临邛客,雍客出莲幕。
()

一阳明日近,十月此宵残。
雨意辜梅信,风声戛竹竿。
坐长灯坠焰,吟苦砚生寒。

()

一水疏篱映,见小桃朱朵,墙角低亚。丽质天生,甚芳根偏寄,冷烟茅舍。

休问量珠价。梦不到、玉楼琼榭。尽露华、啼湿东风,肯学杏红偷嫁。

()

人没琴亡竹坞东,到来不与旧时同。
白云秋石荒凉尽,空对寒山落木中。

()

嘉禾,歌颂多矣,此独创见,小词纪之

草色庭前绿。掩重门、国香伴我,画帘幽独。无奈薰风吹绿绮,闲理离骚旧曲。觉鼻观、微闻清馥。可是花神嫌冷淡,碧丛中、炯炯骈双玉。相对久,各欢足。

()
满眼烟光困不胜,群红委地绿堆林。
空庭鸟下簿书退,小院燕归帘幙深。
千里故人萦午梦,一樽新酒隔春岑。
多情柳外莺声啭,似向东风写客心。
()

石壁高悬一径回,新亭屹立为谁开。云含山色从天落,日送江光入槛来。

抱病频年怀鉴水,衔杯此地即蓬莱。欲归共拟观涛赋,无那郢都白雪才。

()

燕东倾。赵当续。欲知其名。淮水不足。

()

韵珊黄子学心余,年少词坛推大巫。胜国春秋直笔书,好工夫,写出悲欢似画图。

()
君忆东湖不久归,我思陈迹恍难追。
殷勤为报莺花说,止有诗情似旧时。
()
衲子谁为盖代豪,生憎污俗紫方袍。
何须鉴水能知止,未必归云可拟高。
虎穴等閒休探手,龙泉取次莫吹毛。
君知五祖堂中老,妙处何曾挂一毫。
()

我亦西郊有草堂,槿花篱落几斜阳。过桥野色分江断,绕屋禽声得树藏。

㭨子作杯倾绿醑,鲈鱼斫脍抹红姜。应门只为溪童懒,客至长令倒屣忙。

()

华发年来已满簪,岂期乘传采南琛。十科取士颁新令,六诏宣风有嗣音。

刍狗醯鸡笑文字,蛮花犵鸟付讴吟。友朋漫为劳人惜,老鹤犹怀万里心。

()

楚山晴雨未分明,淡锁苍筠晓更清。
浑是一江秋色染,只疑无处著秋声。

()

高柳抱晴湾,疏篱匝烟渚。犹记泊枫桥,隔水闻吴语。

()
得得跫音喜,匆匆笑口开。
牢愁攻易破,归梦挽难回。
我已疏茶碗,君今减酒杯。
不知乘兴棹,更得几回来。
()
西狩获白麟,至死意不吐。
代北有角端,能通诸国语。
()

半醉别都门,含凄上古原。晚风杨叶社,寒食杏花村。

薄暮牵离绪,伤春忆晤言。年芳本无限,何况有兰孙。

()

闻说桃源古洞中,四时天气暖如烘。白头翁讲前朝事,赤脚人存上古风。

山顶朦胧红日近,树头苍翠碧云浓。由来此地堪投足,直作云岩不老翁。

()

渡头送君泛小舟,丝丝细雨织寒愁。
自闻君来天亦喜,急扫阴霾霁九州。
聚星高会古难续,也欲从君勤秉烛。

()

一峰际苍苍,遐瞩了无碍。
湖色上人颜,崖阴落鸟背。

()
别恨长长欢计短。
疏锺促漏真堪怨。
此会此情都未半。
星初转。
()
庆云呈瑞为明时,演畅丝纶在紫微。
銮殿对时亲舜日,鲤庭过处著莱衣。
闲寻竹寺听啼鸟,吟倚江楼恋落晖。
隔座银屏看是设,一门清贵古今稀。
()

鹅鸭声中打桨行,放船天气趁新晴。风吹水面鳞鳞皱,波到桥心贴贴平。

绿树炊烟千缕直,青山夹岸一帆轻。渔村镫火穿篱出,舵底吟诗待月明。

()

霜天下马一尊残,把菊深秋兴倍欢。摇落未应同泽畔,风流今尚在江干。

乌衣旧宅通花市,锦石高斋傍蕊栏。笑问东都白居士,许携宾客几回看。

()

孤舟微月倚前滩,谡谡松风入枕寒。何处怀人耕谷口,一溪流水夜漫漫。

()

晚色重重放客舟,轻风吹漾落潮流。林峦尽异来时路,知是明朝到福州。

()

()

树老风霜劲,庭虚几席幽。耽情仍竹素,微尚托林邱。

何季粮馀几,张融宅自谋。平生潇洒意,绝域足清游。

()

日曛晴色敛霜华,路入疏篱北客家。一笑春情付杯酒,乱香飘荡落梅花。

()

处山无厌山,林鸟正关关。
月入潭心白,花明谷口闲。
采薪能自至,流水不知还。

()

别时容易见时难,玉减香消衣带宽。夜深绣户犹未拴,待他还,一半儿微开

一半儿关。

()
夜泊青山渚,朝登采石矶。
蜀雪应消尽,吴船犹未归。
五湖花正落,三江莺乱飞。
同行王主事,此日亦沾衣。
()

治平改元,有盗于建。昔犯我鄙,狼蹂豕践。于时王侯,维民之忧。

爰整我军,式遏虔刘。侯励将士,无哗听我。进退勇怯,死生福祸。

()

风解池冰蝉翅薄。庭树枝枯笼翠萼。背寒迎暖起犹慵,闲卷珠帘凭画阁。

晴景融融烟漠漠。天际行人乖信约。病容先怯见春来,长到恁时添瘦削。

()
东园吟思玉蟾清,园客开门古意生。
冰砚云灯深洞宇,春花秋草旧宫城。
人藏密树寻声见,鹭下寒池照影惊。
三十分司泉石主,马蹄尘外得闻名。
()
吉示令王,辉光日新。
奉观以孝,绥下以仁。
竞竞业业,诞保庶民。
于穆不已,之德之纯。
()
乘兴来寻老树村,接谈才只叙寒温。
翻然掉臂凌风去,何似王猷不及门。
()
一派明云荐爽,秋不住、碧空中响。
如此江山徒莽苍。
伯符耶?寄奴耶?嗟已往。
十载羞厮养,孤负煞、长头大顙。
()

满袖烟霞称壮游,飞来仙舄自罗浮。雄谈客诧陈惊座,丽句人传赵倚楼。

语罢虚檐低北斗,梦回高榻在南州。十年离索逢今夕,远胜山阴半夜舟。

()
梁公曾孙我姨弟,不见十年官济济。
大贤之后竟陵迟,浩荡古今同一体。
比看叔伯四十人,有才无命百寮底。
今者兄弟一百人,几人卓绝秉周礼。
()
风烟当日竞豪华,故里犹传贵主家。
何处可寻楼下水,平南不见面前花。
阴机鬼伏天沉海,危祸波翻骨委沙。
游客乘秋兴永叹,高林不觉见栖鸦。
()

春初弄色取知音,旁午尊前献孔壬。

紫守不坚红更怯,风来无度雨仍侵。

()

吹面东风竖绿蓑,诗翁七十醉婆娑。
放怀自号天随子,知我无如春梦婆。
吟有小奚磨破砚,卧看赤脚踏行窝。

()

()
柳花吹雪香满帘,南园草烟迷绿纤。
素纱软屏隔春梦,金翠眉心团小凤。
指怯调笙学莺语,度曲不成臆酸楚。
却把巫山一段云,剪作春衫寄人去。
()

一闻归阙下,几番熟金桃。沧海期仍晚,清资路渐高。

研冰濡谏笔,赋雪拥朝袍。岂念空林下,冥心坐石劳。

()

()

戎马七年犹带甲,客怀元日厌题诗。愁来刁斗声相续,老去屠苏酒到迟。

野烧暖回云际碧,江梅寒护雪残枝。近闻拜相登耆旧,郡国朝正莫后期。

()

飞云带积阻,磴道多莓苔。旃檀驾高阁,芳刹凌空开。

连峰入户牖,金银混蓬莱。焱梯杳难即,天伎从风回。

()

袅如垂线软如茵,古流蒙茸映晓痕。
解憾有情迷雾雨,恣生间地杂兰荪。
绿铺春色围茺寺,远榇斜阳接钓村。

()
单与虽不战,都护事边深。
君执幕中秘,能为高士心。
海头近初月,碛里多愁阴。
西望郭犹子,将分泪满襟。
()

古镜堕井文字缺,铜腥已尽菱半折。拾来直置玉几旁,斑驳坭中认磨灭。

今人得镜忆古时,照来镜发已如丝。此镜开元龙脑铸,宋家宰相行照见。

()

广寒宫殿秋无际,玉宇琼楼隔人世。书郎两腋生清风,飞上层霄折丹桂。

霓裳羽衣歌且停,老兔奔走嫦娥惊。寄声为报后来者,此树固非平地生。

()

短蒯长歌二十年,不羁天地总翛然。监河赊许供江水,营室虚偿贷聘钱。

妇索短縆枯井畔,儿煨半芋败炉边。日高颜巷西风急,傲骨嶙峋万仞巅。

()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