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遇知音请拈出

出自宋代章甫的《法刚化士干蒋山藏经乞语》,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ruò yù zhī yīn qǐng niān chū,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钟山夜半发奇怪,火光炽然脱三昧,法筵龙象不须惊,宝公留得眉毛在。
食轮才转法轮随,楼台金碧还相辉。
大千经卷何处觅,刚禅藏在僧伽叶。
如来言语皆真实,别有真经名第一。
琅函宝藏不能收,若遇知音请拈出
()
火光:火发出的光:~冲天。
三昧:佛教用语,意思是使心神平静,杂念止息,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之一。借指事物的诀要:深得其中~。[梵samādhi]
不须:不用;不必。
眉毛:长在眼睛上方的毛。以防止汗液或尘埃等侵入眼睛。
食轮法轮:意指佛法。又称梵轮,或宝轮。
楼台:(名)①(方)凉台。②较高的台榭,泛指楼(多用于诗词戏曲):近水~先得月。
金碧:金和玉。金黄和碧绿的颜色。金马﹑碧鸡。指国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绿。
相辉经卷:经卷jīngjuàn指宗教经典经卷雕板。
僧伽:1.梵语saṁgha的音译。意为大众或会议。佛教用以指出家团体。2.梵语。狮子。3.国名。指今斯里兰卡。旧称狮子国。4.人名。唐代高僧,江苏通州狼山广教寺开山祖师。自言何国人,因以何为姓。5.借指观音大士或其塑像。
言语:(名)说的话:他的这番~很能打动人。
真实:(形)不虚假;与客观事实相符合。[近]实在。[反]虚假。
真经:道教的经书。比喻好的经验。
琅函宝藏:(名)①指埋藏在地下的珍贵矿产。[近]瑰宝。②有待开发利用的宝贵财富或蕴藏量丰富的东西。
不能:1.不可能;不能够。2.〈方〉不允许,不可以、不应该、没有能力。3.〈方〉不至于。
若遇知音:(名)传说伯牙弹琴,在旁听琴的钟子期能十分准确地理解音乐的含义。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没有人比钟子期更懂得他的音乐,因此不再弹琴。后来用“知音”比喻知己。

《法刚化士干蒋山藏经乞语》是宋代诗人章甫创作的诗词作品。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钟山夜半发奇怪,
火光炽然脱三昧。
法筵龙象不须惊,
宝公留得眉毛在。
食轮才转法轮随,
楼台金碧还相辉。
大千经卷何处觅,
刚禅藏在僧伽叶。
如来言语皆真实,
别有真经名第一。
琅函宝藏不能收,
若遇知音请拈出。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神奇的场景。在夜晚的钟山,出现了奇异的现象,一片火光扑面而来,使人超脱了尘世的束缚。这场景并未惊动法筵上的龙象,而是唯有宝公(指佛陀)的眉毛留在了原地,暗示佛陀的存在。食轮和法轮相互转动,楼台上的金碧辉煌。尽管大千世界中的经卷难以寻觅,刚禅却被藏在僧伽叶中。佛陀的言语都是真实的,而另有一部真正的经典被称为第一。宝藏的琅函无法收纳,如果遇到有缘人,请拈出。

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佛教场景,展现了佛法的神奇和博大精深。钟山夜半的奇怪现象和火光的炽烈,使人感受到佛法的非凡力量和智慧。法筵上的龙象不为所动,凸显佛法的超然和宁静。宝公的眉毛是佛陀的象征,留在原地象征佛陀的存在和力量。食轮和法轮的转动,楼台的金碧辉煌,表达了佛法的无尽光明和圣洁。大千世界中的经卷难以觅得,但刚禅却被隐藏在僧伽叶中,传递出佛法的宝贵和深远。佛陀的言语皆真实,而另有一部真正的经典被赋予第一的名号,体现了佛法的至高无上。最后,琅函无法收纳佛法的宝藏,只有遇到有缘人才能得以传承和领悟。

这首诗词以神奇的意象和华丽的辞藻描绘了佛法的崇高和神秘,展示了佛陀的存在和佛法的价值。通过对佛教场景的描绘和对佛法的赞美,诗人章甫让读者感受到佛教的庄严和智慧,唤起人们对于超脱尘俗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章甫

(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字端叔。神宗熙宁三年进士。调临川尉,移知寿春。进所著《孟子解义》,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改著作佐郎。元丰中知山阴县,监左藏北库。哲宗朝通判宿州,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宁初为都官郎中,时立元祐党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不应刻名著籍,禁锢子孙。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

章甫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