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哑三月傍荐业

出自宋代项安世的《明山湖阻风》,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ī yǎ sān yuè bàng jiàn yè,诗句平仄:平仄平仄仄仄仄。
咫尺明山在目中,伊哑三月傍荐业
神猪击久号无力,火队炊频饭欲空。
半世宦途仍旧职,一生学海未新功。
舟人愠见官人笑,万事从来惯逆风。
()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之间。近在~。
荐业无力:(动)①没有力量:~回天。②没有力气:手脚~。
火队欲空半世:半世bànshì人生的一半
宦途:(书)(名)指做官的生活、经历、遭遇等。
一生:(名)指一个人从生到死的全部时间:~一世|~操劳|~的心血。
学海:1.为学当效法大海,日进不已。2.形容学问的广大无穷,亦用以指学术界。3.称学问渊博的人。
官人:1.选取人才给以适当官职。2.做官的人;官吏。3.指官府差役。4.对男子的敬称。5.妻子称呼丈夫(多见于早期白话)。6.指太监。
万事:万事wànshì一切事情;全部事情万事如意
逆风:(名)迎风;跟车船等行驶方向相反的风:~行驶。[近]顶风|迎风。[反]顺风。

《明山湖阻风》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内心的坚守和追求,反映了作者在宦海和学海上的困境和挣扎。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咫尺明山在目中,
伊哑三月傍荐业。
神猪击久号无力,
火队炊频饭欲空。
半世宦途仍旧职,
一生学海未新功。
舟人愠见官人笑,
万事从来惯逆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明山湖边,望见山峰近在眼前,但却无法轻易到达的景象。明山湖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目标和追求,离他如此之近,却又遥不可及。

诗的第二句“伊哑三月傍荐业”,表达了作者在官场上努力奋斗的决心。这里的“伊哑”意味着努力,而“三月傍荐业”则指的是在春天的季节,通过荐举获得官职的机会。

接下来的两句“神猪击久号无力,火队炊频饭欲空”,描绘了诗人在官场中遇到的困境和挫折。神猪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兽,击打了许久也无法发出声音,象征着诗人的呼号变得无力。火队频繁炊烟上升,但却无法煮出充饥之物,暗示着诗人在生活中的困苦和艰辛。

诗的下半部分描述了诗人在官场和学海中的经历和成就。他提到自己在宦途上已经度过了半生,但依然没有获得更高的职位。而在学海中,他也没有取得新的成就。这表明诗人一直在追求更高的目标,但却未能实现。

最后两句“舟人愠见官人笑,万事从来惯逆风”,揭示了诗人在宦海中的困境和挫折。舟人愠怒地看着官员的笑容,说明官场中的人际关系复杂,诗人面临着种种阻碍。而“万事从来惯逆风”则表明诗人一直以来都习惯了逆境和挑战。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明山湖和诗人的比喻描绘了作者在官场和学海中的坚守和追求。诗中揭示了诗人面对困境和挫折时的无奈和坚持,同时表达了对逆境的习惯和对更高目标的追求。这首诗寄托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现了一种沉重而坚韧的诗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项安世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