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谁为集康衢咏。宋代。苏泂。红袖纷纷转翠屏,元戎小队出郊坰。凭谁为集康衢咏,翻作金陵贺太平。
《金陵杂兴二百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苏泂。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红袖纷纷转翠屏,
元戎小队出郊坰。
凭谁为集康衢咏,
翻作金陵贺太平。
诗词通过描绘金陵(今南京)的景象和氛围,表达了欢庆太平盛世的情感。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和深层意义。
诗词的第一句描述了红袖频频摇动,转动的翠绿屏风。这里的红袖和翠屏是诗中的象征物,代表着繁华热闹的场景。这种景象暗示了繁忙的都市生活和人们的欢乐与活力。
第二句描绘了元戎(古代指军队)的小队从城中出发,前往郊外的坰地。这里的元戎小队象征着军队和武力,显示了太平时期的安定与宁静。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的盛世景象。
第三句提到了集康衢(衢州是康衢的简称)的咏歌。这里的康衢指的是繁华的街道,集聚了各种文化和艺术。诗人借用康衢来形容金陵,表达了金陵繁荣兴盛的景象。这一景象凸显了太平盛世的和谐与文化繁荣。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祝贺和赞美。金陵作为都城,代表了国家的繁荣和安定。诗人通过写作这首诗,向太平盛世致以祝福和赞美。
综上所述,这首诗以生动的描写和象征手法,展现了金陵太平盛世的景象和人们的喜悦。通过红袖、元戎、康衢等形象的运用,诗人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欢庆和赞美。这首诗词展现了苏泂对和平繁荣的向往和祝福,同时也展示了宋代金陵城市的繁荣景象。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