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竟无波

出自宋代楼钥的《袁通判挽词》,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gǔ jǐng jìng wú bō,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盛德不容赞,多言可柰何。
大圭元不琢,古井竟无波
前辈苦凋谢,后生谁琢磨。
同庚适斋老,托体共山阿。
()
容赞古井:1.唐孟郊《列女操》:“贞妇贵殉夫,舍生亦如此。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后因以“古井”比喻寂然不为外物所动之心。尤多用于守寡不嫁的妇女。宋苏轼《临江仙》词:“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元杨维桢《漫兴》诗之三:“生来不识古井怨,唱得后主《后庭花》。”鲁迅《坟·寡妇主义》:“个个心如古井,脸若严霜。”2.喻指富孀和有私蓄的妓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路上行人,都嘖嘖称羡,都説不料这个古井叫他淘着……后来问了旁人,才知道凡娶着不甚正路的妇人--如妓女、寡妇之类--做老婆,却带着银钱来的,叫做‘淘古井’。”《廿载繁华梦》第三九回:“更有些风流子弟,当他是一个古井,志在兜结於他,希望淘得钱钞。”3.老旧的井。
前辈:(名)称年长而且资历深的人。[近]长辈|先辈。[反]后辈。
凋谢:(动)草木花叶枯萎脱落。比喻衰败,死亡。
后生:(方)①(名)指青年男子,也泛指青年人:~可畏。②(形)年轻:~家(年轻人)|他长得~。
琢磨:(动)①对玉器等加工打磨。②加工使精美(指文章等)。
托体

《袁通判挽词》是楼钥于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袁通判离别词
盛德不容赞,多言可柰何。
大圭元不琢,古井竟无波。
前辈苦凋谢,后生谁琢磨。
同庚适斋老,托体共山阿。

诗意:
这首诗词是楼钥为袁通判写的离别之词。诗人通过表达对袁通判的敬佩之情,以及对时光流转和后辈无法继承前辈荣光之感慨。诗中探讨了盛德无法得到充分赞美的问题,以及过早凋谢的才华的遗憾。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词句,表达了诗人对袁通判的敬佩和离别之情。首句"盛德不容赞,多言可柰何"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袁通判的卓越才德无法得到足够的赞美,诗人对此感到无奈。接着,"大圭元不琢,古井竟无波"这句描绘了袁通判才华被埋没的景象,暗示才情潜藏而不为人知。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前辈才华过早凋谢的遗憾:"前辈苦凋谢,后生谁琢磨"。这句话表达了对前辈才华逐渐消逝的感慨,以及对后辈是否能够领悟和传承前辈智慧的疑问。

最后两句"同庚适斋老,托体共山阿"是诗人表达对袁通判的祝福和离别时的告别。"同庚适斋老"意味着在同一个时代,希望袁通判能够享受晚年的宁静和平安。"托体共山阿"则是诗人将袁通判的离别寄托于大自然,希望他能够与山水相伴,过上宁静的生活。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袁通判的敬佩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通过对才华无法得到充分赞美和前辈才华凋谢的思考,诗人呈现了人生的无常和才华的珍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启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楼钥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楼钥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