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羊。宋代。梅尧臣。牧人垂长髯,驱羊从北道。老羝压大群,毛比长髯好。暮归同一栏,朝出不择草。既肥当用烹,从羝羝独保。狡诱以全躯,角尾徒为老。
诗词:《逢羊》
牧人垂长髯,
驱羊从北道。
老羝压大群,
毛比长髯好。
暮归同一栏,
朝出不择草。
既肥当用烹,
从羝羝独保。
狡诱以全躯,
角尾徒为老。
中文译文:
牧人垂着长髯,
驱赶着一群羊从北方道路上走来。
老羊压制着大群羊群,
毛发比起长髯更加美好。
傍晚回到同一个栏中,
早晨出发时不挑剔食草。
既然已经肥壮,就该被宰杀烹煮,
只有那只老羊能够被保留。
狡猾的人试图用各种手段获取完整的躯体,
而角和尾巴却只能留给老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逢羊》描绘了一个牧人与一群羊之间的故事,通过描述牧人对羊的态度和行为,反映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和人性的一面。
首先,诗中提到牧人垂长髯,驱赶着羊群,这个形象揭示了牧人的形象和工作。牧人的长髯象征着他的经验和老练,而他驱赶的羊群则象征着生活中的各种选择和困境。
其次,诗中描述了老羊压制大群羊群,毛发比长髯更好。这里通过对比长髯和羊毛的美好,暗示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差距。老羊代表着权力和地位,它能够压制其他羊群,但它也成为了被保留的对象。
诗词的后半部分则描述了牧人对羊的态度和行为。牧人回到栏中时,不挑剔食草,这表明他并不关心羊的福祉,只是顺其自然地将羊群驱赶。而当羊群肥壮时,他选择杀宰肥羊,而只保留老羊。这暗示了人性中的残忍和自私,牧人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对待羊只是作为自己的工具和资源。
最后两句"狡诱以全躯,角尾徒为老"则强调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对立。人试图以各种手段获取动物的全部身体,而动物只能保留无用的部分,如角和尾巴。这种对待动物的方式表现出人的狡诈和残忍。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牧人与羊的关系,对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思考和批判。诗中展示了人性中的自私、残忍和对待动物的不公,通过对比牧人和羊的形象,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反思和质疑。同时,诗词也传递出一种对自然和动物的敬畏之情,呼吁人们更加关注和尊重动物的权益。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寿石吟十三首录七,用一九八一年《咏雨花石》韵 其二。宋代。单人耘。轩中有寿石,浑是太古色。磨磷铁衣湿,突兀秋涛白。
和胡戢七首 其一。宋代。晁补之。达则经纶隐著书,昔人于此孰亲疏。王通持底答杨素,汾曲先人有敝庐。
赠钱道人。宋代。苏轼。书生苦信书,世事仍臆度。不量力所负,轻出千钧诺。当时一快意,事过有馀怍。不知几州铁,铸此一大错。我生涉忧患,常恐长罪恶。静观殊可喜,脚浅犹容却。而况钱夫子,万事初不作。相逢更何言,无病亦无药。
积雨。宋代。释居简。积雨低田欲再车,经旬湿稼糵寒沙。绝怜百念如焦谷,大浸稽天不复芽。
小重山。清代。史承谦。闲倚风前数落红,残寒犹未去,酒尊空。竹声都在画廊东,春庭月,无夜不朦胧。独自理薰笼,合欢人去久,与谁同?清宵迢递最愁侬,书应寄,何处觅征鸿?
送弟恒作州。金朝。胥鼎。男子四方志,人生五马荣。君恩何以报,民政不宜轻。御物当存恕,存心要尽诚。勿矜新号令,姑守旧章程。敛暴单贫困,囚淹狡伪萌。慈柔难禁暴,苛急必伤生。东郡吾将老,西陲敌未平。一生能几别,四事果难并。方此对床乐,怆然分袂惊。荒诗何足记,聊写弟兄情。
甲子重九 其一。清代。陈式金。上元初纪九秋天,假榻骥江会稽巅。相约缀修同巷屋,结邻依旧过年年。
见曾提刑兼安抚。宋代。戴复古。传家学术用如新,风采英英照七闽。澄按并开都督府,平反专奉太夫人。关河未定心忧国,麾节相仍泽在民。闻说青云多故旧,不应久作外台臣。
过介甫归偶成。宋代。曾巩。结交谓无嫌,忠告期有补。直道讵非难,尽言竟多迕。知者尚复然,悠悠谁可语。
绀圃即事。明代。紫柏大师。小居在旷野,寂无尘俗想。疏钟深夜闻,六根泻清响。昼读天竺书,幽窗思忽晃。犬吠桃花阴,麦浪人来往。最爱晚雨晴,空林返照爽。
借虚谷太博狂吟十诗韵书怀并呈太博。宋代。杨公远。迳曲通村深复深,听莺吟歇听蝉吟。园林幽雅已成趣,朝市纷华岂到心。匣冷冯驩长铗剑,壁悬元亮不弦琴。故知忤世皆缘直,有口从今只合瘖。
天宁洲逢老僧一百一岁 其二。明代。袁宏道。开元天子最风流,曾见南巡锦幄舟。栾大也知非诳语,老人大父昔同游。
三月廿日邀同任伯卿施祓堂游曾氏园林归饮署斋即事 其五。清代。朱景英。片石撑何有,孤亭缚亦宜。朅来倦投脚,小住醉支颐。笋勿当蹊坼,花烦趁雨移。嘱他勤汛扫,底为后游期。
丹阳道上。清代。李铠。晓入云阳道,喧呼次第行。山空看日上,江近觉潮生。客路贪斯竞,人心淡自平。扁舟随泛泛,亦足赴王程。
隆庆徐守作堂名蜀固一夕梦与余赋诗堂上有何。宋代。洪咨夔。蜀踞国上流,蜀固天下固。欲为天下谋,护蜀风寒处。极边植藩篱,黄牛白环戍。中间屹垣墉,武休河池路。近裹古剑关,峭绝鸟莫度。屏蔽益梓夔,堂奥有门户。天险以德强,地险以势阻碍。王公设人险,颇牧与羊杜。前茅元戎崔,当道卧老虎。后距付君侯,万卷作干橹。坤维巩金汤,国势重鼎吕。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御侮。我闻大剑旁,小剑可驰鹜。双轨来苏坡,半苇白水渡。彻桑遍绸缪,迨此未阴雨。毋谓天下壮,而恃一夫怒。高堂挹横山,云木叫杜宇。樽酒逢故人,重圆梦中语。
题建宁县洛阳村寺。宋代。张士逊。金谷花时醉几场,旧游无日不思量。谁知万水千山里,枉被人言过洛阳。
九日登安溪凤山。宋代。陈宓。凤凰天上远来翔,好看连天碧玉条。不学无才空老大,逢辰有客尽英豪。痴人台峻争驰马,我辈身轻一似猱。笑倚西风倾菊酒,醉归稳跨贯山鳌。
次蒋志父韵。宋代。李曾伯。中原百战徯来苏,浸喜衣冠复旧区。要得一行须老将,曾何千虑付狂夫。山川感慨诗难尽,烟火萧条酒尚无。若问西湖已芜没,望穷惟有几浮图。
鹤鸣亭绝句四首。宋代。辛弃疾。清欢那复笑开口,閒事长令闷破头。更有不堪萧索处,西风过了菊花秋。
次韵马驹父晚菊五绝。宋代。喻良能。雾幌褰开秀色明,曲尘半臂亦多情。芳菲不拟亲桃姊,萧洒端宜齿石兄。
感述。清代。林占梅。可怜强壮日,几断别离肠。作誓悲秦穆,长歌叹楚狂。妻儿双别泪,家国九回肠。且复居偏陋,鞿羁水一方。
寄同年怀安曹守二首。宋代。袁说友。我丈之贤今老成,题舆剖竹傍青城。从容官事一时了,莫忘莼鲈秋日羹。
张子房遇黄石公图。宋代。郑思肖。三度桥边伺老仙,始将兵法尽相传。不知蹑足此一计,还出书中第几篇。
题盖竹庙六绝。明代。陈淳。人心污物本来灵,动静那分晦与明。昼接事为思有主,夜思无主梦因成。
发裕州短歌。明代。王廷陈。黠卒前来意气雄,当阶缚我囚车中。飒飒惊飙动地至,城卷赤雾摧丹枫。城中之人走相视,城外萧萧嘶晓辔。道上残杨扫冻帷,过雁鸣蝉双迸泪。人生作吏何太苦,囊无一钱身被虏。可怜妻子尽畏途,南征白发愁豺虎。古来玉石怨俱焚,肮脏安能就圭组。
瓶中红白二莲五首 其四。宋代。杨万里。白莲半莟未开时,看作红莲更不疑。到得欲开浑别了,玉肤洗退淡胭脂。
斋中读书 其六。清代。朱彝尊。男女一相悦,情迫莫自持。不闻《桑中》契,先以定情诗。国史明得失,輶轩别醇疵。如何历郑卫,专录淫人辞。鸡鸣风雨夜,奔者亦可危。执袪遵大路,岂不畏人知。丘中有麻麦,两雄共一雌。双双李树下,宁免相诟訾。立言讵可训,说者宜再思。无邪尼父教,用告童子师。
题夷僧写兰卷。宋代。郑元祐。老禅昔从日本来,足踏万里鲸波开。金仙所居太霞上,五色芝草为楼台。国香中有兰与蕙,成丛托根在蓬莱。老禅一见契幽独,叶叶茎茎在心目。砚坳盛得楚芳魂,九畹春风种华玉。紫鳌背开龙伯宫,千柱结搆神施工。妙高台上醉挥墨,光云闪映珊瑚红。贤王分茅甸南服,万马屯云夜如簇。独延老师至王宫,霜毵毫蘸松煤绿。为书蛟龙古奇字,喷雾拿云看不足。老禅担簦东入吴,白虹夜腾西太湖。飞墨何分醉和醒?高天顷刻青模糊。横挥直抹恣图写,太虚空里无精粗。诸方非无大床坐,合让主席候挥鈇。只缘自有宝玉刹,千层楼阁金银铺。人间腥腐蜗一壳,蠛蠓聚散真斯须。定追他日议天统,大沛法雨滋焦枯。
竹枝歌 其二。元代。成廷圭。乔麦花开如白烟,并催农事了霜前。晚禾未割豆先熟,双髻女儿齐下田。
遣疟鬼。明代。李昱。汝本颛顼子,变化逃其形。胡不肖厥祖,骑龙升帝青。而为疟鬼徒,屑屑居沧溟。复游人间世,所在行威灵。舌光霹雳飞,怒目张朗星。坐令命蹇子,狼狈汝所丁。其寒谁致然,其热孰使令。凄凄挟絮纩,喘喘思风亭。肉黄面亦皱,呻吟不可听。巫师用桃茢,医师进猪苓。汝常固蟠结,百艺无一宁。嗟汝圣王裔,区区独伶俜。迁善乃令德,肆虐非常经。我今赋新诗,送尔扬归舲。东方有苍龙,鼓腹生雷霆。西方有白虎,利口惟膻腥。赤鸟司南方,丹砂耀脩翎。玄武在北方,闪目光荧荧。四方汝无往,恐汝罹天刑。汝宜返故乡,寒泉肃泠泠。绿荷以为衣,丹霞以为扃。珠帘水晶幌,贝阙琉璃屏。洛妃奏清曲,湘娥荐芳馨。飘飘曳鸾旗,洋洋下云軿。速行如风火,昼夜不可停。从此勿回首,一去三千龄。
采菱篇为林森赋。元代。刘崧。朝采湖上菱,菱实何离离。浮叶当雨乱,低华映日欹。清流苦难肥,浊水乃易滋。水面方羃䍥,泥间已委垂。中含白雪质,外袭赪玉皮。游鱼畏芒刺,不敢扬其鬐。采采盈倾篚,皎皎吴中儿。密愁垂钓涩,深怯荡舟迟。忽闻歌采菱,借问歌者谁。褰裳往从之,烟水浩两涯。怀德贵自充,中心谅无疵。永言托嘉好,及此秋风时。
游勾漏岩二首 其二。宋代。张度。汉史曾探禹穴奇,何如仙令繫青丝。霜高薜荔秋堪把,天琢芙蓉翠欲飞。倦拥昙云凝雪色,光摇钟孔散冰晖。洞中石髓今谁属,醉倚苍茫独振衣。
再赠子与十绝 其九。明代。王世贞。寂寥扬子著书年,谁似桓谭与太玄。心赏共期千古在,莫教零落借人传。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唐代。李贺。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佣刓抱水含满唇,暗洒苌弘冷血痕。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干腻薄重立脚匀,数寸光秋无日昏。圆毫促点声静新,孔砚宽顽何足云!
癸巳元日即事。元代。张翥。禁苑朝珂集,宫楼昼刻传。云开黄道日,春丽紫薇天。进虎蛮如画,仪鸾仗类仙。晨观净氛气,即是偃兵年。
戏咏闲适。宋代。陆游。涉世心知百不能,闭门嬾出病相仍。箪瓢味美如烹鼎,邻曲人淳近结绳。半颗鸦残墙外杏,一枯鹊袅涧边藤。萧然扫尽弹冠兴,敢为诗情望武陵
次韵刘景文登介亭。宋代。苏轼。泽国梅雨馀,衰年困蒸溽。高堂磨新砖,颇觉利腰足。松根百尺井,两绠飞净渌。流觞聚儿童,一笑为捧腹。清风信可御,刚气在岩麓。始知共此世,物外无三伏。长歌入云去,不待弦管逐。西湖真西子,烟树点眉目。涛江少酝藉,高浪翻雪屋。俯仰拊四海,百世飞鸟速。远追钱氏馀,近吊祖侯躅。吾生如寄耳,寸晷轻尺玉。谁似刘将军,逸韵谢边幅。千言一挥手,五车不再读。春岩彩鸡舞,月峡哀猿哭。朝先啼鴃起,暮与寒螀续。我老废吟哦,赖君时击触。从今事远览,发轫此幽谷。清游得三昧,至乐谢五欲。莫作狂道士,气压刘师服。
醉春风 自题画梅,用竹叶庵韵。清代。顾太清。暖室香成阵。老干妆红粉。梅花窗外月明时,忖。忖。忖。山意冲寒,湖光压碧,乍传春信。绿点苔衣衬。不许风吹损。梦为蝴蝶到罗浮,问。问。问。疏影横斜,暗香浮动,谁能拘紧。
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唐代。岑参。一从弃鱼钓,十载干明王。无由谒天阶,却欲归沧浪。仲秋至东郡,遂见天雨霜。昨夜梦故山,蕙草色已黄。平明辞铁丘,薄暮游大梁。仲秋萧条景,拔剌飞鹅鶬。四郊阴气闭,万里无晶光。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故人南燕吏,籍籍名更香。聊以玉壶赠,置之君子堂。
杂咏八首。宋代。王安石。关雎后之淑,棫朴王之明。兔罝尚好德,况乃公与卿。所以彼行苇,敦然遂其生。谁能弦且歌,为我发古声。
春行。宋代。贺铸。风俗喜嘉辰,行乐东城春。人歌芍药章,马度杨柳津。田亩久枯渴,麦芒栖暗尘。焦心戴白叟,日望西郊云。
寄友人。唐代。姚鹄。西风又开菊,久客意如何。旧国天涯远,清砧月夜多。明时难际会,急景易蹉跎。抱玉终须献,谁言恋薜萝。
山中自叙。宋代。释智圆。闭门业文翰,谁谓溪山陋。闲卧贵道肥,谁谓形容瘦。斯言谷无玷,内省庶不疚。深识浅江海,宽量窄宇宙。邻女少学嚬,海夫多逐臭。时来松下坐,清风满怀袖。
赠汪魏美徐兰生两隐者。清代。王岱。西山有灵隐,松桂生岩扉。二老采薇久,十年来市稀。驻颜留黑发,饮憾著麻衣。一倍悲歌发,斜阳恸哭归。
花鸟图二首 其二。明代。张弼。青青幽禽岂凡翼,传书曾谒秋风客。廷臣宫妾蔼如云,只有偷桃小儿识。流光忽忽能几时,旧日桃花无一枝。幽篁独抱岁寒节,飞来与凤同栖迟。
广陵宴次戏简幕宾。唐代。高骈。一曲狂歌酒百分,蛾眉画出月争新。将军醉罢无馀事,乱把花枝折赠人。
题杏花斗鹊。元代。陈基。尔鹊莫逐朝飞雉,双雌争雄俱斗死。尔鹊莫逐营巢燕,吴宫失火难相见。饮啄不离碧山阿,栖止还依嘉树柯。王孙纵有黄金弹,红杏花间奈尔何。
贯华阁。清代。顾豫。古院隐檀乐,山门曲径盘。推窗宜小憩,就饭强加餐。病鹤同僧瘦,梅花与客寒。风泉鸣野壑,仿佛玉琴弹。
观山四首。宋代。陈造。山如豪俊{上四下各}方隅,傲睨骄蹇未受拘。为著孤亭凌缥渺,至今端委正衙趋。
三言拟五杂组联句。唐代。颜真卿。五杂组,盘上菹。往复还,头懒梳。不得已,罾里鱼。 ——李崿五杂组,郊外芜。往复还,枥上驹。不得已,谷中愚。 ——殷佐明五杂组,绣与锦。往复还,兴又寝。不得已,病伏枕。 ——颜真卿五杂组,酒与肉。往复还,东篱菊。不得已,醉便宿。 ——袁高五杂组,闤闠间。往复还,门上关。不得已,鬓毛斑。 ——陆士修五杂组,绣纹线。往复还,春来燕。不得已,入征战。 ——蒋志
过呈贡县。明代。程本立。马头呀海口,鳌背屹云根。雁塔城南寺,渔家水北村。天朝无外国,地气近中原。愿易伽宗部,居官长子孙。
三字狱。明代。李东阳。朋党谪,天下惜。惜不惜,贬李迪。三字狱,天下服。服不服,杀武穆。奸臣败国不畏天,区区物论真无权。崖州一死差快意,遗恨施郎马前刺。
天台玉汉桥道院八咏 其五 缉云亭。元代。吴当。琴罢月生渚,鹤归松满坡。葺亭无尸牖,应是白云多。
送史同叔司直造朝。宋代。孙应时。天壤王郎子,芝兰谢傅家。班行想风采,诗礼倍光华。万里鞭先著,连城玉未瑕。中朝吕范氏,端的有余师。
次韵李成德谢人惠墨牛。宋代。谢薖。君不见八百里誇王氏驳,常策家童莹蹄角。绮襦纨裤竞奢豪,卧席不安愁祸作。何如传宝墨牛图,不饰青黄如素朴。向来奇画购千金,宜在兰台天椂阁。两牛方斗未雌雄,或奔而从或小却。其馀三四亦殊绝,或如虎卧鹤俛啄。滕王蛱蝶东丹马,嘉陵山水青田鹤。如将优劣比人材,长文何必惭文若。人言爱画亦一癖,被野牛羊何用貌。是家持论果非耶,烦君试为评其略。
以坡公君如大江日千里我如此水千山底为韵作。宋代。赵蕃。明经取青紫,此谚亦已鄙。至或师初录,弃彼尝在此。
送靳二守九载考绩之京。明代。谢迁。海乡翘首望钱清,无计攀辕奈尔行。别驾独贤诸邑颂,斯文相与十年情。碧波渺渺离怀远,岐路悠悠客感并。超擢有期遥洗耳,于今公道尚分明。
红树。宋代。文同。万叶惊风尽卷收,独余红树拟禁秋。已疑断烧生前岭,更共残霞入远楼。枫岸最深霜未落,柿园浑变雨初休。劝君莫上青山道,妆点行人分外愁。
寄英禅师师时住龙门宝应寺。金朝。元好问。我本宝应僧,一念堕儒冠。多生经行地,树老井未眢。一穷缚两脚,寸步百里难。空馀中夜梦,浩荡青林端。故人今何如?念子独轻安。孤云望不及,冥鸿杳难攀。前时得君诗,失喜忘朝餐。想君亦念我,登楼望青山。山中多诗人,杖屦时往还。但苦诗作祟,况味同酸寒。清凉诗最圆,往往似方干。半年卧床席,疟我疥亦顽。济甫诗最苦,寸晷不识閒。倾身营一饱,船上八节滩。安行诗最工,六马鸣和鸾。郁郁饥寒忧,惨惨日在颜。老秦诗最和,平易出深艰。脱身豺虎丛,白发罹茕鳏。张侯诗最豪,惊风卷狂澜。窍繁天和泄,外腴中已乾。城中崔夫子,老笔郁盘盘。家无儋石储,气压风骚坛。我诗有凡骨,欲换无金丹。呻吟二十年,似欲见一斑。大笑揶揄生,已复不相宽。爱君梅花篇,入手如弹丸。爱君山堂句,深静如幽兰。诗僧第一代,无愧百年间。思君复思君,恨不生羽翰。何时溪上石,清坐两蒲团。
除夕。明代。童轩。旅馆逢除夕,凄凉岁欲徂。异乡家是客,薄宦病为躯。华发欺人老,青灯伴影孤。春风明日至,谁共饮屠苏。
文儒见和四诗钦叹高妙谨用韵为答卒章问讯汝。宋代。陈长方。公居吴淞滨,声名到童儿。弓旌羔雁招,尚落沧海遗。淡然如秋容,杳渺无津涯。扁舟载西子,独此见子皮。兼收及我辈,一视白与缁。他年高士传,读者当见思。不但首阳士,廉百世师。
阮郎归。清代。佟世南。杏花疏雨洒香堤,高楼帘幕垂。远山映水夕阳低,春愁压翠眉。芳草句,碧云辞,低徊闲自思。流莺枝上不曾啼,知君肠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