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羊

逢羊朗读

诗词:《逢羊》

牧人垂长髯,
驱羊从北道。
老羝压大群,
毛比长髯好。

暮归同一栏,
朝出不择草。
既肥当用烹,
从羝羝独保。

狡诱以全躯,
角尾徒为老。

中文译文:
牧人垂着长髯,
驱赶着一群羊从北方道路上走来。
老羊压制着大群羊群,
毛发比起长髯更加美好。

傍晚回到同一个栏中,
早晨出发时不挑剔食草。
既然已经肥壮,就该被宰杀烹煮,
只有那只老羊能够被保留。

狡猾的人试图用各种手段获取完整的躯体,
而角和尾巴却只能留给老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逢羊》描绘了一个牧人与一群羊之间的故事,通过描述牧人对羊的态度和行为,反映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和人性的一面。

首先,诗中提到牧人垂长髯,驱赶着羊群,这个形象揭示了牧人的形象和工作。牧人的长髯象征着他的经验和老练,而他驱赶的羊群则象征着生活中的各种选择和困境。

其次,诗中描述了老羊压制大群羊群,毛发比长髯更好。这里通过对比长髯和羊毛的美好,暗示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差距。老羊代表着权力和地位,它能够压制其他羊群,但它也成为了被保留的对象。

诗词的后半部分则描述了牧人对羊的态度和行为。牧人回到栏中时,不挑剔食草,这表明他并不关心羊的福祉,只是顺其自然地将羊群驱赶。而当羊群肥壮时,他选择杀宰肥羊,而只保留老羊。这暗示了人性中的残忍和自私,牧人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对待羊只是作为自己的工具和资源。

最后两句"狡诱以全躯,角尾徒为老"则强调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对立。人试图以各种手段获取动物的全部身体,而动物只能保留无用的部分,如角和尾巴。这种对待动物的方式表现出人的狡诈和残忍。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牧人与羊的关系,对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思考和批判。诗中展示了人性中的自私、残忍和对待动物的不公,通过对比牧人和羊的形象,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反思和质疑。同时,诗词也传递出一种对自然和动物的敬畏之情,呼吁人们更加关注和尊重动物的权益。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轩中有寿石,浑是太古色。磨磷铁衣湿,突兀秋涛白。

()

达则经纶隐著书,昔人于此孰亲疏。王通持底答杨素,汾曲先人有敝庐。

()
书生苦信书,世事仍臆度。
不量力所负,轻出千钧诺。
当时一快意,事过有馀怍。
不知几州铁,铸此一大错。
()

积雨低田欲再车,经旬湿稼糵寒沙。绝怜百念如焦谷,大浸稽天不复芽。

()

闲倚风前数落红,残寒犹未去,酒尊空。竹声都在画廊东,春庭月,无夜不朦胧。

独自理薰笼,合欢人去久,与谁同?清宵迢递最愁侬,书应寄,何处觅征鸿?

()

男子四方志,人生五马荣。君恩何以报,民政不宜轻。

御物当存恕,存心要尽诚。勿矜新号令,姑守旧章程。

()

上元初纪九秋天,假榻骥江会稽巅。相约缀修同巷屋,结邻依旧过年年。

()

传家学术用如新,风采英英照七闽。
澄按并开都督府,平反专奉太夫人。
关河未定心忧国,麾节相仍泽在民。

()

结交谓无嫌,忠告期有补。
直道讵非难,尽言竟多迕。
知者尚复然,悠悠谁可语。

()
小居在旷野,寂无尘俗想。
疏钟深夜闻,六根泻清响。
昼读天竺书,幽窗思忽晃。
犬吠桃花阴,麦浪人来往。
()

兴朝骑射首肄武,武爵善射名十五。烈王艺具贯札神,

()
迳曲通村深复深,听莺吟歇听蝉吟。
园林幽雅已成趣,朝市纷华岂到心。
匣冷冯驩长铗剑,壁悬元亮不弦琴。
故知忤世皆缘直,有口从今只合瘖。
()

开元天子最风流,曾见南巡锦幄舟。栾大也知非诳语,老人大父昔同游。

()

片石撑何有,孤亭缚亦宜。朅来倦投脚,小住醉支颐。

笋勿当蹊坼,花烦趁雨移。嘱他勤汛扫,底为后游期。

()

晓入云阳道,喧呼次第行。山空看日上,江近觉潮生。

客路贪斯竞,人心淡自平。扁舟随泛泛,亦足赴王程。

()
蜀踞国上流,蜀固天下固。
欲为天下谋,护蜀风寒处。
极边植藩篱,黄牛白环戍。
中间屹垣墉,武休河池路。
()
金谷花时醉几场,旧游无日不思量。
谁知万水千山里,枉被人言过洛阳。
()
凤凰天上远来翔,好看连天碧玉条。
不学无才空老大,逢辰有客尽英豪。
痴人台峻争驰马,我辈身轻一似猱。
笑倚西风倾菊酒,醉归稳跨贯山鳌。
()

中原百战徯来苏,浸喜衣冠复旧区。
要得一行须老将,曾何千虑付狂夫。
山川感慨诗难尽,烟火萧条酒尚无。

()

清欢那复笑开口,閒事长令闷破头。
更有不堪萧索处,西风过了菊花秋。

()
雾幌褰开秀色明,曲尘半臂亦多情。
芳菲不拟亲桃姊,萧洒端宜齿石兄。
()

可怜强壮日,几断别离肠。作誓悲秦穆,长歌叹楚狂。

妻儿双别泪,家国九回肠。且复居偏陋,鞿羁水一方。

()
我丈之贤今老成,题舆剖竹傍青城。
从容官事一时了,莫忘莼鲈秋日羹。
()

三度桥边伺老仙,始将兵法尽相传。不知蹑足此一计,还出书中第几篇。

()

人心污物本来灵,动静那分晦与明。
昼接事为思有主,夜思无主梦因成。

()
黠卒前来意气雄,当阶缚我囚车中。
飒飒惊飙动地至,城卷赤雾摧丹枫。
城中之人走相视,城外萧萧嘶晓辔。
道上残杨扫冻帷,过雁鸣蝉双迸泪。
()

白莲半莟未开时,看作红莲更不疑。到得欲开浑别了,玉肤洗退淡胭脂。

()

男女一相悦,情迫莫自持。不闻《桑中》契,先以定情诗。

国史明得失,輶轩别醇疵。如何历郑卫,专录淫人辞。

()

()

野迥云根阔,山高树影长。

()

细雨窗前落,刚逢四月朝。无边生众绿,瑟瑟上芭蕉。

()

老禅昔从日本来,足踏万里鲸波开。金仙所居太霞上,五色芝草为楼台。

国香中有兰与蕙,成丛托根在蓬莱。老禅一见契幽独,叶叶茎茎在心目。

()

乔麦花开如白烟,并催农事了霜前。晚禾未割豆先熟,双髻女儿齐下田。

()

汝本颛顼子,变化逃其形。胡不肖厥祖,骑龙升帝青。

而为疟鬼徒,屑屑居沧溟。复游人间世,所在行威灵。

()

朝采湖上菱,菱实何离离。浮叶当雨乱,低华映日欹。

清流苦难肥,浊水乃易滋。水面方羃䍥,泥间已委垂。

()

汉史曾探禹穴奇,何如仙令繫青丝。霜高薜荔秋堪把,天琢芙蓉翠欲飞。

倦拥昙云凝雪色,光摇钟孔散冰晖。洞中石髓今谁属,醉倚苍茫独振衣。

()

寂寥扬子著书年,谁似桓谭与太玄。心赏共期千古在,莫教零落借人传。

()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佣刓抱水含满唇,暗洒苌弘冷血痕。

()

禁苑朝珂集,宫楼昼刻传。云开黄道日,春丽紫薇天。

进虎蛮如画,仪鸾仗类仙。晨观净氛气,即是偃兵年。

()
涉世心知百不能,闭门嬾出病相仍。
箪瓢味美如烹鼎,邻曲人淳近结绳。
半颗鸦残墙外杏,一枯鹊袅涧边藤。
萧然扫尽弹冠兴,敢为诗情望武陵
()

泽国梅雨馀,衰年困蒸溽。高堂磨新砖,颇觉利腰足。

松根百尺井,两绠飞净渌。流觞聚儿童,一笑为捧腹。

()

暖室香成阵。老干妆红粉。梅花窗外月明时,忖。忖。

忖。山意冲寒,湖光压碧,乍传春信。

()

一从弃鱼钓,十载干明王。

无由谒天阶,却欲归沧浪。

()
关雎后之淑,棫朴王之明。
兔罝尚好德,况乃公与卿。
所以彼行苇,敦然遂其生。
谁能弦且歌,为我发古声。
()

风俗喜嘉辰,行乐东城春。
人歌芍药章,马度杨柳津。
田亩久枯渴,麦芒栖暗尘。

()

西风又开菊,久客意如何。旧国天涯远,清砧月夜多。

明时难际会,急景易蹉跎。抱玉终须献,谁言恋薜萝。

()
闭门业文翰,谁谓溪山陋。
闲卧贵道肥,谁谓形容瘦。
斯言谷无玷,内省庶不疚。
深识浅江海,宽量窄宇宙。
()

西山有灵隐,松桂生岩扉。二老采薇久,十年来市稀。

驻颜留黑发,饮憾著麻衣。一倍悲歌发,斜阳恸哭归。

()
溶溶水拍堤,了了花隔岸。
不著小桥通,令人方寸乱。
()

青青幽禽岂凡翼,传书曾谒秋风客。廷臣宫妾蔼如云,只有偷桃小儿识。

流光忽忽能几时,旧日桃花无一枝。幽篁独抱岁寒节,飞来与凤同栖迟。

()

一曲狂歌酒百分,蛾眉画出月争新。

将军醉罢无馀事,乱把花枝折赠人。

()

尔鹊莫逐朝飞雉,双雌争雄俱斗死。
尔鹊莫逐营巢燕,吴宫失火难相见。
饮啄不离碧山阿,栖止还依嘉树柯。

()

古院隐檀乐,山门曲径盘。推窗宜小憩,就饭强加餐。

病鹤同僧瘦,梅花与客寒。风泉鸣野壑,仿佛玉琴弹。

()
山如豪俊{上四下各}方隅,傲睨骄蹇未受拘。
为著孤亭凌缥渺,至今端委正衙趋。
()

五杂组,盘上菹。往复还,头懒梳。不得已,罾里鱼。 ——李崿

五杂组,郊外芜。往复还,枥上驹。不得已,谷中愚。 ——殷佐明

()

马头呀海口,鳌背屹云根。雁塔城南寺,渔家水北村。

天朝无外国,地气近中原。愿易伽宗部,居官长子孙。

()
朋党谪,天下惜。
惜不惜,贬李迪。
三字狱,天下服。
服不服,杀武穆。
()

琴罢月生渚,鹤归松满坡。葺亭无尸牖,应是白云多。

()
天壤王郎子,芝兰谢傅家。
班行想风采,诗礼倍光华。
万里鞭先著,连城玉未瑕。
中朝吕范氏,端的有余师。
()
琅玕三尺重南金,风韵仍同绿绮琴。
胸次便如斯壁立,千年不受一尘侵。
()

山禽毛如白练带,栖我庭前栗树枝。

猕猴半夜来取栗,一双中林向月飞。

()

君不见八百里誇王氏驳,常策家童莹蹄角。绮襦纨裤竞奢豪,卧席不安愁祸作。

何如传宝墨牛图,不饰青黄如素朴。向来奇画购千金,宜在兰台天椂阁。

()
明经取青紫,此谚亦已鄙。
至或师初录,弃彼尝在此。
()

海乡翘首望钱清,无计攀辕奈尔行。别驾独贤诸邑颂,斯文相与十年情。

碧波渺渺离怀远,岐路悠悠客感并。超擢有期遥洗耳,于今公道尚分明。

()

万叶惊风尽卷收,独余红树拟禁秋。
已疑断烧生前岭,更共残霞入远楼。
枫岸最深霜未落,柿园浑变雨初休。

()

我本宝应僧,一念堕儒冠。多生经行地,树老井未眢。

一穷缚两脚,寸步百里难。空馀中夜梦,浩荡青林端。

()

旅馆逢除夕,凄凉岁欲徂。异乡家是客,薄宦病为躯。

华发欺人老,青灯伴影孤。春风明日至,谁共饮屠苏。

()
公居吴淞滨,声名到童儿。
弓旌羔雁招,尚落沧海遗。
淡然如秋容,杳渺无津涯。
扁舟载西子,独此见子皮。
()
杏花疏雨洒香堤,高楼帘幕垂。
远山映水夕阳低,春愁压翠眉。
芳草句,碧云辞,低徊闲自思。
流莺枝上不曾啼,知君肠断时。
()
一溪清泻百山重,风物能留邴曼容。
後夜肯思幽兴极,月明孤影伴寒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