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留强一欢。宋代。韩维。爱子林亭胜,高秋驻马鞍。梨红先著露,竹碧自生寒。惨戚伤多事,淹留强一欢。所嗟怯杯酌,不得倒吾冠。
《象之席上赋得寒字》是宋代韩维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爱子林亭胜,高秋驻马鞍。
梨红先著露,竹碧自生寒。
惨戚伤多事,淹留强一欢。
所嗟怯杯酌,不得倒吾冠。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诗中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并以此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虑。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梨花的红色和竹子的碧绿,展现了秋天的清凉和寒意。诗人通过运用对比手法,将梨花的红色与竹子的碧绿相映衬,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这种对比不仅仅是色彩上的对比,也反映了人生的喜悦和苦痛交织的复杂情感。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他提到了自己的忧伤和遭遇,以及对世事变幻的感叹。然而,尽管生活中充满了痛苦和困难,诗人仍然寻找到了一丝欢愉和慰藉。他在淹留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片刻的安慰和喜悦。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遗憾。他感慨自己在杯酒交错之时的胆怯和犹豫,无法展现自己真正的才华和风采,无法达到自己的理想境界。这种无奈和遗憾使得诗人的冠冕倾斜,暗示了他在人生的道路上所遭遇的阻碍和挫折。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叹和对人生苦乐的思索。诗中通过对比的手法,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意境,使读者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绪。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