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茧踏寒云

出自宋代夏竦的《送人》,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hóng jiǎn tà hán yún,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野色兼行色,长亭一送君。
束书登古路,重茧踏寒云
山过天台小,溪临婺女分。
流光须强学,当宁正崇文。
()
野色:原野或郊野的景色。
行色:(名)出发前后的神态、情景或气派:以壮~。
长亭:古时设在城外路旁的亭子,多作行人歇脚用,也是送行话别的地方:~送别。
送君:鼓的别称。
古路重茧天台:1.谓尚书台、省。2.对太守、县令等地方行政官的尊称。3.山名。
婺女流光:1.谓福泽流传至后世。2.流动、闪烁的光彩。3.特指如水般流泻的月光。4.指如流水般逝去的时光。
崇文:谓崇尚文治。古代掌管文化的官职。

《送人》是夏竦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野色兼行色,
长亭一送君。
束书登古路,
重茧踏寒云。
山过天台小,
溪临婺女分。
流光须强学,
当宁正崇文。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送别的情景。诗人站在长亭,目送亲友离去。他提着包袱,踏着寒冷的云雾,沿着古老的路程前行。途中山峦起伏,经过了天台山小径,河溪边分别了在婺女(地名)的亲人。诗人表达了对别离的感伤,同时也表达了对求学的追求和对文化的推崇。

赏析:
《送人》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离别的情感和对学问的追求。首句“野色兼行色”,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与行人的离去,使诗词的氛围更加凄凉。接着,“长亭一送君”表达了诗人的深情款款。诗中的“束书登古路,重茧踏寒云”意味着诗人背负着行囊,踏着寒冷而厚重的云雾,踏上了远行的旅程。这些细节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决心和奋斗的艰辛,同时也增加了诗词的画面感。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山过天台小,溪临婺女分”,诗人描绘了经过的山峦和溪水,同时也表达了对亲人的离别之情。最后两句“流光须强学,当宁正崇文”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渴望和对文化的推崇。他鼓励自己要不断学习,追求知识,同时也呼吁社会应该重视教育和文化的发展。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离别情感和对学问的追求。它展示了作者夏竦对人情世态的独特观察,同时也抒发了他对文化和教育的思考和呼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夏竦

夏竦(985—1051年),字子乔,江州德安县(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人。北宋时期大臣,世称夏文庄公、夏英公、夏郑公。著文集百卷、《策论》十三卷、《笺奏》三卷、《古文四声韵》五卷、《声韵图》一卷,其中:《文庄集》三十六卷等收入《四库全书》(节录自《永乐大典》)。...

夏竦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