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橘大如斗

出自元代杨维桢的《小临海曲(十首·一名《洞庭曲》,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iān jú dà rú dòu,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仙橘大如斗,浮之过洞庭。
江妃浑未识,唤作楚王萍。
()
唤作:唤作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huàn zuò,意思为叫做,称做。出自《诗》。

《小临海曲(十首·一名《洞庭曲》)》是元代诗人杨维桢的作品。诗中描述了一幅美丽的景象,通过描绘仙橘、洞庭湖和楚王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传统文化的追溯。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仙橘大如斗,
浮之过洞庭。
江妃浑未识,
唤作楚王萍。

译文:
仙橘像斗一般巨大,
漂浮而过洞庭湖。
江妃还未认识它,
称之为楚王的萍藻。

诗意: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以仙橘和洞庭湖为主要元素,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奇观的赞美。仙橘巨大无比,漂浮在洞庭湖上,引起了江妃的好奇,她将其误认为楚王的萍藻。诗中透露出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传统历史文化的向往和追溯。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仙橘和洞庭湖的壮丽景象,展现了杨维桢对自然的独特感悟。仙橘巨大如斗,给人一种神奇的感觉,它漂浮在洞庭湖上,与湖水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江妃对这个奇特的景象感到好奇,却未能认出它的真正身份。作者通过这种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情感与现实之间的错位感的思考。

诗中的"楚王萍"是将仙橘误认为楚王的萍藻,这种错位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意境。楚王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与楚国的历史和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将仙橘与楚王联系起来,诗人对传统文化的追溯和表达了对楚文化的向往。

整首诗写景描绘精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奇观的欣赏和对传统文化的追忆。同时,诗歌中蕴含了一种对自然与人文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对情感与现实之间错位的感悟,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审美的享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维桢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杨维桢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