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临海曲(十首·一名《洞庭曲

小临海曲(十首·一名《洞庭曲朗读

《小临海曲(十首·一名《洞庭曲》)》是元代诗人杨维桢的作品。诗中描述了一幅美丽的景象,通过描绘仙橘、洞庭湖和楚王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传统文化的追溯。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仙橘大如斗,
浮之过洞庭。
江妃浑未识,
唤作楚王萍。

译文:
仙橘像斗一般巨大,
漂浮而过洞庭湖。
江妃还未认识它,
称之为楚王的萍藻。

诗意: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以仙橘和洞庭湖为主要元素,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奇观的赞美。仙橘巨大无比,漂浮在洞庭湖上,引起了江妃的好奇,她将其误认为楚王的萍藻。诗中透露出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传统历史文化的向往和追溯。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仙橘和洞庭湖的壮丽景象,展现了杨维桢对自然的独特感悟。仙橘巨大如斗,给人一种神奇的感觉,它漂浮在洞庭湖上,与湖水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江妃对这个奇特的景象感到好奇,却未能认出它的真正身份。作者通过这种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情感与现实之间的错位感的思考。

诗中的"楚王萍"是将仙橘误认为楚王的萍藻,这种错位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意境。楚王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与楚国的历史和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将仙橘与楚王联系起来,诗人对传统文化的追溯和表达了对楚文化的向往。

整首诗写景描绘精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奇观的欣赏和对传统文化的追忆。同时,诗歌中蕴含了一种对自然与人文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对情感与现实之间错位的感悟,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审美的享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维桢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杨维桢朗读
()

猜你喜欢

负弩迎使车,暮涂颇忽迫。
篝火灭还明,羸驽费鞭策。
行行汉江漘,月照沙水白。
登舟越惊涛,未济忽欹侧。
()

许生五台宾,业白出石壁。余亦师粲可,身犹缚禅寂。

何阶子方便,谬引为匹敌。离索晚相逢,包蒙欣有击。

()

定武兰亭堕渺茫,愚儒犹护箧中藏。我来一笑无他语,独立西风看雁行。

()

秋水至兮大河溢。金堤决兮流漂疾。田畴泊兮为民忧。鱼鳖肆兮地上游。

谁能治水兮徵阳侯。具畚锸兮万人聚。势悍急兮不可以禦。问河伯兮何所怒。

()

宝册香舆出法宫,非烟御路晓濛濛。仗齐剑佩千官里,金奏箫韶九庙中。

宣室鬼神徵贾谊,太常礼乐属孙通。下臣有幸逢熙事,散作恩波四海同。

()

平生只要乐清虚,占断人间静处居。
古壁空悬三尺剑,幽窗闲却一床书。
远山喜色日初染,枯木凉声风自梳。

()

人力端能夺化工,香吹谷雨半头风。道傍车马自朝夕,谁识原非积李丛。

()

千山坐失千巃嵷,似是帝遣云君封。巫鬟不辨青婀■,华掌难扑金芙蓉。

已应羲驭走骄日,或有雷门呼蛰龙。天阊元气漏不断,倏忽絪缊二仪满。

()

致道水调歌头,呈子我、行简
兵气暗吴楚,江汉久凄凉。当年俊杰安在,酌酒酹严光。南顾豺狼吞噬,北望中原板荡,矫首讯穹苍。归去谢宾友,客路饱风霜。
闭柴扉,窥千载,考三皇。兰亭胜处,依旧流水绕修篁。傍有湖光千顷,时泛扁舟一叶,啸傲水云乡。寄语骑鲸客,何事返南荒。

()
寒堂耿不寐,辘辘闻车声。
不知谁家儿,先我霜上行。
叹息夜未央,遽呼置前楹。
推枕欲强起,问知星正明。
()

水患能除水利兴,遂于灌口阐神灵。县官报祀陈牲醴,使者函香拜庙庭。

赫赫姓名昭史记,巍巍功德著图经。我来独爱询遗事,细读奎斋学士文。

()

引领蓬莱唐谪仙,湓江一别又经年。麟台高蹑三神路,狐笔方持千载权。

垆袅新烟招我隐,驿催逸事仗谁传。校旗犹识临淮略,更待凉台亲简编。

()

孤台风月想高情,静入青霞适性灵。惟有山泉知此意,至今犹作读书声。

()
(《六英》,高辛氏之乐歌也,其义盖称帝喾能总
六合之英华。
凡二章,章六句)
我有金石兮,击考崇崇。
()

断云一片洞庭帆,玉破鲈鱼金破柑。好作新诗吟景物,垂虹秋色满东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