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龙独幽远

出自宋代曾巩的《咏史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i lóng dú yōu yuǎ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
京室天下归,飞甍无余地。
国士忧社稷,涂人养声利。
贵贱竞一时,峨冠各鳞次。
子龙独幽远,聘召漠无意。
()
飞甍余地:(名)指做事或说话留下的可回旋的地步。
国士:1.一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2.一国中最勇敢、有力量的人。3.太平天囯改翰林为“囯士”。
社稷:本指土神和谷神。后用来泛称国家。
贵贱:〈方〉∶不管怎么样;无论如何;反正
峨冠鳞次:鳞次líncì像鱼鳞那样密密排列。
幽远:(形)幽深:意境~。
聘召:以礼征召贤能。
无意:(动)没有某种愿望或心思:~当官。②(副)不是故意的;非自觉的:~提起往事,惹她大发脾气。[反]成心|故意。

《咏史二首》是宋代文学家曾巩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咏史二首》

京室天下归,
飞甍无余地。
国士忧社稷,
涂人养声利。
贵贱竞一时,
峨冠各鳞次。
子龙独幽远,
聘召漠无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物的命运得以展示,表达了曾巩对宋代时局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和触动。诗词的主题围绕着京室(指朝廷)的兴衰、国士的忧国忧民、贵贱之间的竞争以及一些杰出人物的命运。

诗的前两句,“京室天下归,飞甍无余地”,描绘了朝廷的权力集中以及宫殿宏伟壮丽的景象。京室代表着皇权,天下归指统一天下,飞甍无余地表示朝廷高耸宏大,无可计数的楼阁宫殿。

接下来的两句,“国士忧社稷,涂人养声利”,表达了国士(指有志于国家事务的士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责任感,涂人养声利则是指一些庸碌之辈只顾追逐个人声利。

接着的两句,“贵贱竞一时,峨冠各鳞次”,描绘了社会中贵贱之间的竞争现象,峨冠是指高高在上的冠冕之物,各鳞次表示层次不齐,各不相同。

最后的两句,“子龙独幽远,聘召漠无意”,指的是某位杰出人物子龙(可能指赵子龙,也就是赵云)孤独遥远,不受聘召,漠不关心官位和权势。

整首诗词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政治风貌、道德风尚以及人才的境遇。曾巩通过对时代和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社稷安危和人生境遇的忧虑和思考。诗词既有对时代荣辱的触动,也有对人物命运的关注,体现了曾巩对社会现实的思索和对人性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曾巩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曾巩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