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归不用怕山公。宋代。苏辙。池塘草生春尚浅,桃李飞花初片片。一尊花下夜忘归,灯火寻春畏春晚。春风暗度人不知,满园红白已离披。江南春雨少晴日,露坐青天能几时。折花只恐伤花意,携客就花花定喜。落蕊飘香翠袖中,交柯接叶灯光里。雨练风柔雪不如,精神炫转影扶疏。夜看飞燕胜朝日,月暗还须明月珠。美人劝我殊非恶,明日雨来无此乐。醉归不用怕山公,马上接?先倒著。
《陪毛君夜游北园》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池塘的草已经生长,春天尚浅;
桃李的花朵开始飞舞,片片飘落。
我在花下度过了整夜,忘记了回家;
寻找春天的灯火,担心春天即将结束。
春风悄悄地经过,没有人知晓;
满园的红白花朵已经凋谢。
江南的春雨少见晴天,
坐在露珠上的青天何时才能到来?
担心摘取花朵会伤害花的意思,
携带客人来欣赏花朵,花朵定会高兴。
花瓣飘落香气袭人,翠绿的袖子中藏有花朵;
相互交叉的树枝与落叶,在灯光下闪烁。
雨丝如丝风轻柔,比起雪来更加美丽;
精神的闪烁和阴影的交织,支撑着疏落的树枝。
夜晚观看飞燕胜过早晨的阳光,
即使月亮被遮蔽,仍然需要明亮的月光珠宝。
美人劝我不要这样悲伤,明天的雨没有这样的快乐。
醉酒回家不必担心山公,马上接住我,我先倒下。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北园夜晚游玩的情景。诗人观察到春天的迹象,草木已经生长,桃花、李花纷纷飞舞。他在花下度过了整夜,忘记了回家,寻找着春天的灯火,担心春天即将过去。诗人感叹江南春雨少见晴天,期待着能够享受晴朗的天空。他担心采摘花朵会伤害花朵的美丽,但带着客人来欣赏花朵时,花朵会感到高兴。诗人形容花瓣飘落的香气,隐藏在翠绿的袖子中,树枝与落叶在灯光下相互交错。他比较细雨和柔风,认为雨丝更加美丽,而精神的闪烁和阴影的交织使得疏落的树枝更加生动。诗人认为夜晚观看飞燕胜过早晨的阳光,即使月亮被云遮蔽,仍然需要明亮的月光。最后,诗人的伴侣劝他不要悲伤,明天的雨没有这样的快乐,他可以放心地醉酒回家,不必担心山公,她会马上接住他,他可以先倒下。
这首诗词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美景。诗人通过诗意的表达,表达了对春天短暂而珍贵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渴望。同时,诗中描绘的夜晚情景也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诗人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如花朵飞舞、香气飘散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和美妙。诗中还融入了对人情的关注,诗人与伴侣的对话体现了情感交流和互动。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情景致的描绘,展示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美好时光的追求。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