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得淦和儿泌西山所作二首。宋代。陈著。门径不为深,溪山巧带襟。老来无过计,贫极见初心。儿漫煮饥字,甥能赓醉吟。不羞狂脱帽,无发可胜簪。
这是一首宋代陈著的诗词《次韵王得淦和儿泌西山所作二首》。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译文、诗意和赏析。
门径不为深,
溪山巧带襟。
老来无过计,
贫极见初心。
诗词以自然山水景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切感悟。"门径不为深"意味着诗人的生活并不富裕,他的境遇并不显赫,但他并不在意这些物质的浮华。"溪山巧带襟"描绘了溪水和山脉如同装饰品般巧妙地点缀在诗人的衣襟上,显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美的向往和珍视。
"老来无过计"表达了诗人在年老之际,已经不再追求功名利禄,对于人世间的纷扰已经看淡,他不再被世俗的琐事所困扰。"贫极见初心"则表明即使在贫困的境地中,诗人仍能保持最初的纯真心境,坚守内心的善良和美好。
儿漫煮饥字,
甥能赓醉吟。
不羞狂脱帽,
无发可胜簪。
这部分描写了诗人的儿子和甥子的境况。"儿漫煮饥字"表明诗人的儿子正在艰难地为生计而努力,他们以勉强填饱肚子为生活目标,但即便如此,他们仍然能够追求文学艺术,表现出对知识和美的渴望。"甥能赓醉吟"则描绘了诗人的甥子醉心于吟咏,表达了他对文学创作的才华和热爱。
"不羞狂脱帽"意味着诗人自己不在乎他人的眼光,不惧怕批评和指责,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无发可胜簪"则表示诗人头发稀疏,没有华丽的发饰,但这并不能减损他的风采和内在的价值。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山水和人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朴素生活的珍视和追求,以及对真善美的坚持。诗人通过细腻而质朴的语言,传达了对于内心世界和人生意义的深入思考,以及对于家人和亲友的关爱和赞美。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陈著。(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梅花喜神谱·烂熳二十八枝。宋代。宋伯仁。谁叹月娟娟,霜天闲却手。醉者未能醒,不必重斟酒。
荻港真武祠避暑次壁间韵。明代。庞嵩。枕江阛市隐仙家,洞口通幽石径斜。金阙剑光旋斗极,玉墀珠蕊点槐花。交加木石侵云碧,曲抱江山引界赊。避暑却疑天上坐,广寒分映落烟霞。
风。明代。释函是。号号吹万窍,难触是虚空。岂费纤毫力,惟观动静同。谁当随所转,势尽恨无穷。有感斯皆累,休誇列子功。
击云腰 自咏。金朝。王哲。终南山顶重阳子,真自在。最逍遥。清风明工为伴,响灵呶,空外愈,韵偏饶。蓬莱稳路频频往,只能访,古王乔。丹霞翠雾常簇,弄轻飚。击云腰。上青霄。
泛舟观桃花。宋代。陆游。花泾二月桃花发,霞照波心锦裹山。说与东风直须惜,莫吹一片落人间。
从军行 其一。明代。释宗泐。明月照孤营,萧条数声角。开门天宇高,仰见妖星落。抚髀一慨慷,龙泉立鸣跃。
岷江愁二首挽陈持中知府郎中嫂恭人。宋代。叶适。谁家双旐扬春波,黑头中郎宰相科。有儿有女后应好,同穴同时今奈何。
姑苏杂咏 五坞山五首 白云坞。明代。高启。云开见山家,云合失山路。闻语知有人,欲寻已迷误。
徐州。元代。陈孚。项王熊豹姿,气欲吞天下。大呼渡河来,山岳如崩瓦。当其火秦宫,血涌渭水赭。嗔目叱诸侯,胆落毛发洒。谁知阴陵路,浩歌泪如泻。惟徐乃故都,昔此奠宗社。尚想岩台上,铁槊拥万马。酒酣笳鼓鸣,旌旗蔽原野。及今亦何有,荒棘秋满把。皇天祚真主,神器不可假。岂有时雨师,刈人如土苴。天亡君勿悲,为君奠罍斝。
用洪君畴韵送徐仲晦赴乡郡二首。宋代。刘克庄。于君外物一毫轻,七聚争看锦昼行。昔苦缿筩无路达,今欣蜡烛照天明。潢池赤子思重活,青社饥民待再生。前哲贵分人以德,独清不若众皆清。
西湖杂曲 其三。明代。区大相。妆楼舞榭属回堤,垂柳垂杨拂水齐。可惜西湖千顷浪,更无人解钓清溪。
寄怀王木斋秀才 其二。清代。俞明震。因循不自觉,慷慨一登台。身世成孤注,寒空但劫灰。高原如待我,落日有馀哀。此意无人见,江天入酒杯。
脱京口·定计难。宋代。文天祥。南北人人苦泣岐,壮心万折誓东归。若非斫案判生死,夜半何人敢突围。
过方广不遇主僧留示。宋代。胡寅。雾盖参云幢。要须酒壶缀羊羫,哀箫怨笛歌鬟双。缅怀东岩谢太傅,提携靓艳凌崆嵏。不学香山白居士,只与如满相敦庞。想君闻之笑且{左口右庞}。西东分流岭头泷。归来亦复有何好,方寸坐以钟鱼降。留诗六反皆震动。鱼谁考击钟谁撞。
金川门。清代。赵翼。大本堂摧懿文死,应立燕王为太子。以长以贤事皆顺,孱孙亦得免刀几。乃留弱干制强枝,召乱本由洪武起。临濠奋迹开草昧,豪杰才兼圣贤理。目不知书性有书,每就儒生讲经史。《檀弓》开卷重立孙,《春秋》特笔讥逆祀。千年成说牢不破,此语燕闲久入耳。遂将神器付太孙,分国诸王禀同轨。岂知衅即起萧墙,臂小何能使巨指。削藩方工黾错策,构兵遂蹈张方垒。王师转战力不支,夜半翻成九江李。衮冕熸灰火满天,缙绅赤族血流水。可怜十丈金川门,惨过晋家荡阴里。向使当初改建储,叔正清官侄朱邸。临淄自能厚本支,临驾岂遂干伦纪。何至一家骨肉残,冢嗣翻成若敖鬼。我来经过吊陈迹,终觉高皇计失此。处常无事贵守经,销患未形难据礼。徒将误国咎方黄,犹未穷源推祸始。
为苏子英赋。明代。曹义。忆我江南旧书屋,绕檐多种梅与竹。冰枝冒雪露琼姿,凤尾摇风动苍玉。书馀对此足怡情,拟结芳盟伴幽独。轻阴锁户碧云寒,淡月横惠暗香馥。有时群鸟忽飞来,■■啾啾竞栖宿。砺紫晴沾粉腻香,翛翎冷拂烟梢绿。朅来蓟北几经年,梦魂时落湘江边。湘江云晴九疑远,翠娥泣处心茫然。孤山雪霁春亦早,姑仙一别音尘杳。今朝画里偶相逢,感慨题诗心草草。心草草,隔远道。幽姿劲节两相宜,明月清风为谁好。
谒金门(追和冯延已)。宋代。王之道。春睡起。金鸭暖消沈水。笑比梅花鸾鉴里。嗅香还嚼蕊。琼户倚来重倚。又见夕阳西坠。门外马嘶郎且至。失惊心暗喜。
悼承天月禅老。宋代。强至。祖意生来达,诗心老去专。传灯与谁子,绝笔在何篇。朝客散谈席,野禽窥法筵。唯应轩北石,秋后自依然。
翠楼吟。宋代。姜夔。淳熙丙午冬,武昌安远楼成,与刘去非诸友落之,度曲见志。予去武昌十年,故人有泊舟鹦鹉洲者,闻小姬歌此词,问之,颇能道其事,还吴为余言之;兴怀昔游,且伤今之离索也。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汉酺初赐。新翻胡部曲,听毡幕元戎歌吹。层楼高峙。看槛曲萦红,檐牙飞翠。人姝丽,粉香吹下,夜寒风细。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天涯情味。仗酒祓清愁,花销英气。西山外,晚来还卷,一帘秋霁。
岁晏旅中寄故园诸子十二首 其六 林维乔。明代。欧大任。与君期出世,那复待玄纁。聊试漆园吏,将寻沧海君。玉颜如可驻,金液早须分。南北艰虞日,椷书报白云。
寻易尊师不遇。唐代。陈嶰。烂熳红霞光照衣,苔封白石路微微。华阳洞里何人在,落尽松花不见归。
华文阁学士沈持要。宋代。周必大。百篇奥穾上规姚,一代英灵水出苕。使节帅符周郡国,天台储禁切云霄。趋庭禄养连三组,御极恩章接四朝。行马施门兼五福,死生穷达祇嚣嚣。
冬至前简陈正已李季允。宋代。项安世。节物吹葭近,乡闾送篚频。驩虞倾一市,憔悴独三人。驿破风搜屋,船低月暗津。吾亲于越外,日夜鬓毛新。
寄德升大光。宋代。陈与义。君王优诏起群公,也寘樵夫尺一中。易着青衫随世事,难将白发犯秋风。共谈太极非无意,能系苍生本不同。却倚紫阳千丈岭,遥瞻黄鹄九霄东。
少年游。宋代。晁补之。如今田野谩抛春。红雨掩衡门。懒读诗书,欠伸扶杖,几案任生尘。从教便向东山老,谁知是个中人。莫怪年来,倦寻城市,嫌我性情真。
代书寄可行弟二首 其二。元代。许有壬。文竹移栽只五根,来时无数长儿孙。不因繁冗休轻剪,要使清阴过酒尊。
摊破浣溪沙(潭上夜归)。宋代。刘辰翁。醉里微寒著面醒。天风不展帽欹倾。行过溪深松雪下,夜三更。白白野田铺似月,E7FDE7FD沙路踏如冰。不见剡溪三百曲,一舟横。
迎春乐 春日。金朝。王哲。兹晨瑞气阳和早。泥牛示古农曹。风充采杖轻轻考。谁似我、重耕道。赏宴怀中珍和宝。滋味广餐芝草。便许结金丹,复归去蓬莱岛。
渡黄河。明代。宋琬。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
淮上。宋代。刘黻。翠华南渡后,此地独防秋。明月家家泪,西风处处愁。鼓鼙寒出塞,烽火夜分楼。征虞何时息,长河万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