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不傲人。宋代。邵雍。富贵多傲人,人情有时移。道德不傲人,人情久益归。道德有常理,富贵无定期。蒿莱霜至萎,松柏雪更滋。
《偶见吟》是宋代哲学家邵雍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富贵多傲人,人情有时移。
道德不傲人,人情久益归。
道德有常理,富贵无定期。
蒿莱霜至萎,松柏雪更滋。
诗意:
这首诗词探讨了富贵与道德的关系以及人情的变迁。诗人认为富贵容易使人傲慢,而人情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然而,道德不应该使人傲慢,而应该使人情感更加深厚。道德有其常理和准则,而富贵则没有固定的时间和期限。最后两句描述了在蒿莱植物遇到霜冻后会凋谢,而松柏则在雪中更加茁壮,寓意着不同的事物面对不同的环境和考验,会有不同的表现和发展。
赏析:
这首诗词呈现了邵雍对人性和道德的思考。他通过对富贵与道德、人情的对比,表达了对道德的重要性以及富贵的无常和虚幻性的看法。诗中的对比手法巧妙地展示了人情和富贵之间的冲突和转变。诗人通过描绘蒿莱和松柏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状态,象征着人在各种困境中应该保持谦逊和坚韧的品质。这种对自然界的观察与人性的类比,使诗词更具意境和哲理性。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启示性的语言,传达了对道德和人情的深刻思考。它提醒人们在富贵与道德、人情之间保持平衡,不要因富贵而傲慢自大,同时强调了道德对人情的积极影响和重要作用。这首诗词以自然界的景物为比喻,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思考其中的哲学意义。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