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行必再思

出自宋代邵雍的《事体吟》,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āng háng bì zài sī,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语言须中节,义理贵从宜。
可革仍三就,当行必再思
()
语言:(名)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一定的系统:汉~。
从宜当行再思

诗词:《事体吟》
朝代:宋代
作者:邵雍

事体吟,朝代:宋代,作者:邵雍
语言须中节,义理贵从宜。
可革仍三就,当行必再思。

中文译文:
事物需要吟咏,语言应当有适中的节制,意义和道理要符合恰当。
可以进行改变,但必须三思而后行,行动必须再次思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邵雍的作品,他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诗中表达了对语言和行为的审慎和谨慎的态度。

首先,诗人强调了语言的节制和适度。他认为在表达时,语言应该遵循适中的节制,不过分张扬,也不过于含蓄。这种节制可以使语言更加准确地传达出我们的意思,避免言过其实或不够明确的情况。

其次,诗人强调了义理的恰当性。他认为在言语和行为中,应该遵循合适的道义准则。我们的言行应该符合伦理和道义的要求,以求得真正的合理和公正。

然后,诗人提到了改变的可能性。他认为在面对需要改变的情况时,我们应该审慎思考。改变是必要的,但不应该草率行事。我们需要三思而后行,再次仔细思考所要采取的行动,以确保它们是明智和可行的。

整首诗词强调了言行的审慎和思考的重要性。它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语言表达还是行为举止上,都应该谨慎选择,并且要符合适当的道德标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做出明智的决策,并取得更好的结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