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武争以功

出自宋代邵雍的《争让吟》,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tāng wǔ zhēng yǐ gōng,诗句平仄:平仄平仄平。
有让岂无争,无沿安有革。
争让起于心,沿革生于迹。
义轩让以道,尧舜让以德。
汤武争以功,桓文争以力。
()
无争,起于,沿革,生于

《争让吟》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有让岂无争,
无沿安有革。
争让起于心,
沿革生于迹。
义轩让以道,
尧舜让以德。
汤武争以功,
桓文争以力。

诗意:
这首诗词探讨了争和让的关系,并通过引用历史上的君主和贤人,阐述了争和让的不同形式和动机。诗人认为争和让是不可分割的,争与让相辅相成,只有争和让相互作用,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争让的探讨,展现了邵雍对于社会道德和政治伦理的思考。以下是赏析的几个要点:

1. 争与让的关系:诗中提到"有让岂无争",强调了争和让的相互关系。争让是一对矛盾统一体,争是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和目标,而让则是为了社会的和谐和整体利益而做出的妥协。争和让相互制衡,使得社会能够平衡发展。

2. 争让的动机:诗中提到"争让起于心,沿革生于迹",指出争让的动力源自于人们内心的欲望和行为的表现。争让既有内在的动机,也有外在的影响。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社会的整体利益,以道德和德行为准则进行争让。

3. 历史典故的引用:诗人通过引用历史上的君主和贤人,如义轩、尧舜、汤武、桓文,来说明争和让的不同形式和动机。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展现了争和让的价值,有的通过道德的让位,有的通过功绩的争夺,有的通过力量的竞争。这些典故既展现了争让的多样性,也启示了当代人们在争让中的选择。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争让的思考,表达了邵雍对于社会和个人之间关系的理解。他认为争让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但要在道德和德行的引导下,以整体利益为出发点进行争让,达到社会和谐的目标。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