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蔷薇

红蔷薇朗读

《红蔷薇》是唐代诗人庄南杰创作的一首诗。诗意隐喻了红蔷薇花的美丽和坚韧。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九天碎霞明泽国,
造化工夫潜剪刻。
翠叶长眉约细枝,
殷红短刺钩春色。
明日当楼晚香歇,
金带盘空已成结。
谢豹声催麦陇秋,
熏风吹落猩猩血。

中文译文:
夕阳下碎落的霞光照亮明媚的泽国,
自然的造化无声地雕刻。
翠绿的叶子像长眉一样拢着细小的枝条,
鲜艳的红花上长着短刺,勾勒出春天的色彩。
明天当楼上晚香消逝,
金色的花盘已经收拢。
谢豹的声音催促麦田收割,
吹来的风把红色的花瓣吹落,像猩猩的血一样鲜红。

诗意和赏析:
诗人运用独特的比喻手法,将红蔷薇花与自然景物巧妙地结合起来,赋予了花朵以独特的美丽和气质。他称红蔷薇为“九天碎霞”,想象红蔷薇的美丽如同夕阳下碎落的霞光一样,烘托出花的明媚。诗中的“造化工夫潜剪刻”暗示了红蔷薇的成长经历,强调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通过描绘红蔷薇的叶子和花朵,诗人表达了它们的细腻之处和春天的气息。最后,诗人以谢豹的声音催促麦田收割和吹落的红色花瓣,象征了花朵美丽而短暂的存在,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脆弱。

总之,《红蔷薇》以简洁而形象的语言,通过描绘红蔷薇的美丽和脆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诗人通过红蔷薇的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融为一体,给人以深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庄南杰

庄南杰,[唐](约公元八二七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初年前后在世。工乐府杂歌,诗体似长吉。举进士及第。事迹略见《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五。工乐府杂歌。辛文房谓其“诗体似长吉(李贺),气虽壮遒,语过镌凿”。“不出自然,亦一好奇尚僻之士耳”。《全唐诗》存诗9首。另李嘉言《全唐诗辨证》谓《全唐诗》卷七八五无名氏诗自《春二首》以下至《伤哉行》,17首诗俱当属庄南杰,去其重出1首,为16首。然此说无确证。《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断句1。...

庄南杰朗读
()

猜你喜欢

峭帆乍转横塘路,湖山顿惊愁眼。双崦茶烟,四桥松雨,曾记吟边深绻。

梅林弄晚。访醉墨题香,紫箫声断。唤起秋魂,荒荆何处旧池馆。

()
常怪刘伶死便埋,岂伊忘死未忘骸。
乌鸢夺得与蝼蚁,谁信先生无此怀。
()
歌声怨极珠难续,琴韵愁深水易分。
公子何须赋巫峡,梦中真复有朝云。
()
帖地黄金衬袜罗,苑中市罢合笙歌。
有人解诵《西京赋》,添得楼台火后多。
()

三宝持圣德,百灵扶仙寿。寿共日月长,德与天地久。

()

高台撷黄菊,独上忆同登。
灌木闲相揖,寒鸦偶自朋。
酒怜旁舍熟,赋喜故人能。

()
方人也实施字
相公倦台鼎,要伴赤松游。
高牙千里东下,笳鼓万貔貅。
试问东山风月,更著中年丝竹,留得谢公不。
()
不辞身作质,只为母须羊。
此日江州牧,当年买德郎。
()

芳草渡头猿夜吟,孤舟一系百年心。
旧游零落不知数,客路经过客复寻。
暮雪关山千里雁,夕阳烟火数家林。

()

昨朝杨柳依依,今朝雨雪霏霏,社燕秋鸿忒疾。若不是浊醪有味,怎消磨这日月东西。年时尚觉平安,今年陡恁衰残,更着十年试看。烟消云散,一杯谁共歌欢?休言咱是谁非,只宜似醉如痴,便得功名待怎的?无穷天地,那驼儿用你精细?

()
沟水细无声,窗扉晚更明。
帘开燕双入,人静鹊群行。
青李求初至,黄醅酿已成。
出门无奈嬾,不是傲公卿。
()

细雨尖风欲断魂。落红庭院又黄昏。麝烟金鸭被微温。

无计可令春睡稳,空言亦是玉人恩。分明曾许拭啼痕。

()
照君颜如花,万里度鸡漉。
古今罪画手,妍丑乱群目。
谁知汉天子,袨服自列屋。
有如公主亲,尚许穹庐辱。
()
去年今日到湖州,救得饥民岁又周。
阅遍炎凉还自笑,坐靡廪饩更何求。
渊明栗里终归去,太史周南枉滞留。
咄咄大钧何必问,固知蒲命与仇谋。
()

乱后重逢大是难,莫将襟上泪痕看。鹤归华表湖山在,雁度空城雨雪残。

雨姓弟兄连短榻,十年师友忆长安。那堪相见俄相别,孤棹寒波阅岁阑。

()
睡起日高莺啭,画帘低卷,花影重重。
醉眼羞抬,娇困犹自未惺忪。
绣床近、强来描翠,妆镜掩、不肯匀红。
锦屏空。
()

吏民看解印,未去已堪思。鱼弃皆长尾,花繁故映枝。

攀途车屡滞,出邸橐空垂。欲佐薰弦曲,一琴行复随。

()

牢落西南四十秋,萧萧华发已盈头。
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
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愁。

()

烧香为后山,展像拜太虚。谁能作九原,候虫吊寒墟。

()

仙人驾鹤上三清,坛石空留万古名。昨夜碧天星斗烂,不闻朝礼步虚声。

()

琳宫仙梵柏森森,祝圣欣同海内心。万里庙堂悬念切,十年侍从感恩深。

閒愁似雨疏还密,世事无端古又今。却忆讲筵供奉日,已知迂拙负纶音。

()

夕籁起汀葭,秋空送目赊。
绿芜平度鸟,红树远连霞。
水阔迷归棹,风清咽迥笳。

()

许我年时来入道。想贤家、心无虚矫。劝公早早家缘掉。稍稍迟迟、做出诸宫调。若肯回头保事好。乐清闲、持杯欢笑。抚琴月下沈香袅。搜获玄机,别有个金鸡叫。

()

濠梁庄惠谩相争,未必人情知物情。

獭捕鱼来鱼跃出,此非鱼乐是鱼惊。

()

吾性虽嗜学,年少不自强。
所至未及门,安能望其堂。
荏苒岁云几,家事已独当。

()

苍头为我斸西山,扶病移花强自宽。
纵不为花长作主,何妨留与后人看。

()
出使艰虞万里同,归期日日待秋风。
宁知永诀蛮江上,才得相逢客梦中。
岸帻尚看头似雪,掀髯犹觉气如虹。
起来抆泪凭阑久,落月啼鏚绕殡宫。
()

炎海冥冥瘴未收,赤嵌城畔又经秋。闺人梦去飘罗刹,野鬼魂归哭髑髅。

百道舳舻催转粟,连营刁斗警传筹。排灯閒看平台记,七日功成想故侯。

()

为有探梅约,飘然访戴船。干戈行路满,诗酒客心偏。

孤榻无尘牍,寒衙欲雪天。此宵须痛饮,离思在前川。

()

白蘋洲前风似刀,白头有客披苧袍。芙蓉郁红堕芳沼,杨柳摈绿摇空壕。

捣衣砧歇蛩无语,美人清宵隔湘浦。独掩高楼听远更,不禁老树鸣秋雨。

()

金鼓连山震不休,旌旗猎猎楚江秋。犹喜云屯三十万,贤王自古填扬州。

()
清言元论极边涯,南渡风流继永嘉。
中散一生慵作吏,渊明无日不思家。
悠悠官路降胸臆,苒苒年光侮鬓华。
人说乱蛙胜鼓吹,欲将藜杖比高牙。
()
设体兹晨遨饫时,四围青峭互巇嶷。
橐衣随牒何曾卜,饵药衔杯稍信医。
短舞不妨擎菡萏,谈谐且勿负玻瓈。
老夫直辔循吾范,无使斯民有以窥。
()

西出齐州似不远,晚留逆旅尚徘徊。泰山一夜兴云雨,洗耳流泉待我来。

()
晓阴薄。
隔屋呼晴噪鹊。
长烟袅、轻素望中,林表初阳照城郭。
秋容自寂寞。
()
佳人遍绮席。
妙曲动鹍弦。
楼似阳台上。
池如洛水边。
()
千门万户矗青冥,六国脂膏四海兵。
岂但此中非帝业,当时独更有儒坑。
()

少年结客五陵游,老去虚疑是故侯。镜里春随蒲柳变,尊前寒伴菊松秋。

四方白发羞孤矢,三径青山有菟裘。称意不能过半百,祇应吾道付沧洲。

()
已办香山铁石心,未妨富贵日侵寻。
荔枝黄压腰围重,琥珀红添盏晕深。
鸾镜黛眉无此画,雁行银甲有馀音。
剩呼歌舞为君寿,道眼何曾外物侵。
()

胡床明月坐高秋,碧瓦朱甍大海头。十二危阑宾从满,一时传作庾公楼。

()

长山砻石片帆斜,小雨初晴日眩沙。回首遥看富阳县,青烟低罩一丛花。

()

二千年前血滴滴,今日分明重指出。

所生父母知不知,一二三四五六七。

()
晓行风露清,夹径草虫鸣。
虎近常行市,鸡啼早出城。
路长终是到,世险自难平。
学得王阳术,黄金可立成。
()

自觉心无愧,何须座右铭。人将金作坞,吾以石为屏。

年老医难疗,天寒酒易醒。菊花香到死,不肯就飘零。

()

古今纷变态,兹道长若兹。处世或穷达,否泰各有时。

岂无磨与涅,贵在不磷缁。达人乃大观,曲士多致疑。

()

曲塘柳岸似苏堤,编户菑畬比郑陂。春日莺花图画里,秋风鸡黍古人期。

开樽许共倾蕉叶,出妓应教无《柘枝》。老我杖藜佣出入,草堂遥望为题诗。

()

分得藩符近海滨,溪山清处养天真。
幅巾隐几春菴静,直是义皇已上人。

()
村落辟幽居,深静颇得趣。
白云栖檐栋,岚光照窗户。
往还得隐逸,谈笑皆旧故。
不畏归路遥,家家响机杼。
()

幽丛月不到,萤火逗新凉。著露沈芳草,因风度短墙。

数来光不定,扑处焰难藏。小立香阶畔,时时点芰裳。

()
丘公已殁故人稀,欲过街西更访谁。
每到子城东路上,忆君相逐入朝时。
()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