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为人所惑。宋代。邵雍。学仙欲不死,学佛欲再生。再生与不死,二者不果能。设使人果能,方始入于情。赏哉林下人,不为人所惜。哀哉公与卿,重为人所惑。
《死生吟》是宋代哲学家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学仙欲不死,学佛欲再生。
再生与不死,二者不果能。
设使人果能,方始入于情。
赏哉林下人,不为人所惜。
哀哉公与卿,重为人所惑。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邵雍对人生与死亡、再生与不朽的思考。诗中提到学习仙人的方法是为了追求不死之道,而学佛则是为了实现再生的愿望。然而,无论是再生还是不死,两者都无法真正实现。即使假设人能够达到这一境界,也只是进入了情感的层面。诗中赞美了在林下隐居的普通人,他们不被人所珍惜,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而对于那些身居高位的公卿,却常常被人的纷扰所困扰,令人感到哀叹。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邵雍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诗词以对生死与再生的探讨为主题,表达了一种超越生死追求自由和纯净的思想情感。邵雍通过对比林下人和公卿的境遇,传达了对于清净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于权力和名利的担忧。整首诗词以短小的篇幅表达了深刻的思想,给人以启迪和反思。
此外,这首诗词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生观的一种特点,即对于尘世纷扰的厌弃和对于闲逸自在的向往。邵雍以自己独特的哲学思考和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俗、追求真理与自由的精神追求。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