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外晚犹啭。宋代。邵雍。迁乔固有之,出谷未多时。正{左女右欶}簧为舌,初新金作衣。替花言灼灼,代柳说依依。柳外晚犹啭,花前晓又啼。啼多因雨过,啭少为春归。莫遣行人听,行人路正迷。
《流莺吟》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邵雍。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迁乔固有之,出谷未多时。
正{左女右欶}簧为舌,初新金作衣。
替花言灼灼,代柳说依依。
柳外晚犹啭,花前晓又啼。
啼多因雨过,啭少为春归。
莫遣行人听,行人路正迷。
诗意:
这首诗以流莺为主题,描绘了莺鸟在春天里的歌唱和欢乐。诗中表达了莺鸟的声音和情感,并通过莺鸟的歌声来表达作者的心情和感受。诗人通过描绘莺鸟的行为和声音,表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和自然界的生机盎然。
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莺鸟的歌唱为主线,通过对莺鸟行为和声音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景象和自然界的活力。诗中使用了一些象征性的修辞手法,如"正{左女右欶}簧为舌",形象地描绘了莺鸟的喉咙;"初新金作衣",形容了莺鸟闪闪发光的羽毛;"替花言灼灼,代柳说依依",则表达了莺鸟歌唱时对花朵和柳树的赞美和依恋。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黄昏时分莺鸟依然歌唱的景象和清晨时分莺鸟再次啼鸣的情景。"啼多因雨过,啭少为春归"表达了春天雨水过后,莺鸟歌声更加婉转动听,而在春天将要过去时,莺鸟的歌声渐渐减少。
最后两句"莫遣行人听,行人路正迷"则是诗人对莺鸟歌声的赞美和劝告,意味着诗人希望莺鸟的美妙歌声不要打扰行人,因为行人在听到莺鸟的歌声时容易迷失方向。
整首诗以流莺的歌声为主题,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展示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思考。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