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卧其下。宋代。邵雍。瓮破已甘弃,言收用有方。用时须藉口,照处便安床。不假轩窗力,能回日月光。清平卧其下,自可比羲皇。
《瓮牖吟》是宋代文学家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瓮破已甘弃,
言收用有方。
用时须藉口,
照处便安床。
不假轩窗力,
能回日月光。
清平卧其下,
自可比羲皇。
译文:
瓮子破损已经甘愿舍弃,
言辞整理要恰如其分。
使用时需要凭借口舌,
摆放在适当的位置就是床。
无需依赖高大的窗户,
也能够照射到日月光芒。
安静平和地躺在瓮子下,
便可与传说中的羲皇相比。
诗意:
这首诗词以瓮牖(瓮子窗户)为象征,表达了一种简朴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处世哲学。诗人通过瓮子破损而甘愿舍弃的形象,寄托了对物质财富的淡泊态度。他提到言辞整理要恰如其分,使用时需要凭借口舌,暗示了言语的力量和辩才的重要性。无论身处何处,只要心怀善意和光明,就能自己创造出美好的环境,即使没有高大的窗户,也能够感受到日月光芒的照耀。最后,诗人以清平安静地躺在瓮子下自比羲皇,表达了对简朴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形象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和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瓮子破损和言辞整理的对比,强调了诗人对物质财富的淡泊态度和对言辞的重视。作者通过突出瓮子和窗户的对比,倡导了一种不依赖外在条件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心灵的自由和自主。最后,将自己安静地躺在瓮子下与羲皇相比,显露了对自然和谐、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词简短而富有哲理,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和内心平和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回归本真的心境。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