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别有洞中仙。宋代。邵雍。人言别有洞中仙,洞里神仙恐妄传。若俟灵丹须九转,必求朱项更千年。长年国里花千树,安乐窝中乐满悬。有乐有花仍有酒,却疑身是洞中仙。
《击壤吟》是一首宋代邵雍所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人们说洞中有仙人,
洞里的神仙不愿传闻。
若要得到灵丹妙药,需要九次炼制,
还要寻求朱颈(指神仙)更需千年。
乡间长年花千树,
我安乐地方满是欢愉。
有欢乐、有花朵,还有美酒,
然而我自愧身为洞中仙。
诗意:
《击壤吟》表达了诗人对洞中仙人的想象和渴望,却又自谦地认为自己不能与仙人相比。诗中通过描绘乡村的美景和自在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安乐与欢愉的向往。然而,最后两句表明诗人对自己的身份和能力产生了怀疑,认为自己并非真正的仙人。
赏析:
《击壤吟》以清新朴素的语言描绘了洞中仙人的神秘和不可捉摸性。诗人通过使用意象丰富的描写,如洞中仙人、灵丹妙药和朱颈等,营造了一种仙境般的氛围。这首诗词通过对仙人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超越凡俗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在描绘乡村美景时,诗人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如长年国里花千树、安乐窝中乐满悬,展示了自然的丰富与美好。这种对乡村生活的描绘,与洞中仙人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追求。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份和能力的怀疑。他享受乡村的欢乐与美好,但内心却始终觉得自己不足以与洞中仙人相提并论。这种自谦和怀疑,使得诗词具有一种深入人心、引发共鸣的情感。
总体而言,邵雍的《击壤吟》通过对洞中仙人和乡村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对超越现实的向往和对自身的怀疑。这首诗词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折射出人们对理想和追求的思考。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