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既各有时。宋代。邵雍。洛川多好山,伊川多美竹。游既各有时,虽频无倦目。贫清非伤廉,渎幽不为辱。麋鹿不害人,心无害麋鹿。
诗词:《游山二首》
作者:邵雍
朝代:宋代
洛川多好山,
伊川多美竹。
游既各有时,
虽频无倦目。
贫清非伤廉,
渎幽不为辱。
麋鹿不害人,
心无害麋鹿。
中文译文:
洛川有许多美丽的山峦,
伊川生长着许多美丽的竹子。
游山的时机各有不同,
虽然频繁,但眼目从不疲倦。
贫穷清质并不损伤廉耻之心,
进入幽静之地也不感到耻辱。
麋鹿不会伤害人,
心中也没有伤害麋鹿的意念。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山的心境和感受。诗人先以洛川和伊川的山川自然景观作为开篇,洛川山峦秀美,伊川竹子茂盛,展现了自然之美。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游山的态度,认为游山的时机因人而异,无论频繁与否,都不会感到疲倦,反而对山水景色越发向往。即使贫穷清质,也不会损害廉耻之心,不会因进入幽静之地而感到羞耻。最后,作者以麋鹿为比喻,表示自己不会伤害别人,内心也没有伤害他人的念头。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纯洁心灵的追求。作者通过描绘山川之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旅行的向往。同时,作者以自然界的麋鹿来比喻自己的心境,表达了他纯朴无害的心灵,以及对和谐共处的渴望。
这首诗词具有宋代文人的典型特点,注重自然描写和情感表达,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心灵境界的追求。整体上给人以宁静、纯净、自然的感觉,读来令人心旷神怡,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关系的思考和追求。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