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书》是宋代邵雍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偶书》
才高命寡,耻居人下。
若不固穷,非知道者。
译文:
才华出众而命运不佳,感到居于他人之下的耻辱。
如果不是因为固守贫穷,非明白人必然不会如此。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邵雍对自身才华高超,却命运不济的苦闷之情。他感到自己的才华应该让他站在更高的位置,但由于命运的限制,他被迫屈居于他人之下。然而,他坚守贫穷的生活,并认为只有那些真正明白他处境的人才能理解他的选择和困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挣扎和矛盾情感。邵雍自称才高,但他却感到命运不公。他的才华似乎无法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回报,这让他心生沮丧和无奈。然而,他并不放弃,宁愿忍受贫穷的困境,也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他认为只有那些真正理解他的人,才能明白他的选择,并与他共同面对生活的艰辛。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命运的反思和思考,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道义选择的坚持。它也反映了宋代士人的普遍心态,即在逆境中保持自尊和自信,追求内心真实的价值和追求。这使得《偶书》成为了一首经典的宋代诗词之一,引起了读者对命运、才华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