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香炷向活瞿昙

出自宋代白玉蟾的《呈万菴十章·参同》,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ǐ xiāng zhù xiàng huó qú tán,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道人家在海之南,来访庐山老万庵。
露柱灯笼同请举,僧堂佛殿总和南。
山河大地自群动,蠢动含灵共一龛。
虀瓮里鱼淹未死,此香炷向活瞿昙
()
来访:(动)前来访问:~的群众。
灯笼:(名)一种笼子式的照明用具,多用纸或纱糊在细竹篾或铁丝做的骨架上,里面点蜡烛。种类多样,可手提或悬挂。现多用作节日装饰灯,用电灯作光源。
佛殿:寺院供奉佛像的大殿。
总和:(名)全部加起来的数量或内容:老师人数的~。
山河:山和河流,指国家的领土。
大地:1.地面;地球表面广阔的土地。:~回春。阳光普照~。2.代指地球:~测量。
群动虀瓮香炷瞿昙

《呈万菴十章·参同》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道人家在海之南,
来访庐山老万庵。
露柱灯笼同请举,
僧堂佛殿总和南。
山河大地自群动,
蠢动含灵共一龛。
虀瓮里鱼淹未死,
此香炷向活瞿昙。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诗人白玉蟾对南方庐山的景色和佛教文化的赞美,以及对宇宙万物的生动描绘。

诗中描述了一位道士住在南方的海边,前来拜访庐山上的老和尚万庵。拜访时他们一起举起露柱和灯笼,共同祈福。僧堂和佛殿都面朝南方,意味着他们向南方的佛祖致敬。

诗中描绘了山河大地的景象,形容这些自然景观在宇宙中蠢动,同时也蕴含着神秘的灵性。诗人将这些山河、大地比作一个共同的龛(神龛),表达了宇宙间万物的联系和共通之处。

最后两句诗描绘了一个鱼被困在虀瓮(一种陶瓷容器)中,虽然淹没在水中但尚未死去。而炷香则向着活着的瞿昙(佛陀的一种称呼)燃烧。这里通过鱼和炷香的比喻,表达了生命的坚韧和永恒,同时也展现了佛教信仰中的思考。

整首诗词以庄重、神秘的语言描绘了庐山万庵的景色和佛教文化的内涵,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佛教智慧和生命哲学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玉蟾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白玉蟾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