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鸣萧瑟。宋代。白玉蟾。眇哉青松梢,高高九千尺。两班森道傍,暮起凄黯色。嗟彼昂藏姿,山林端可惜。浩然呼西风,夜深鸣萧瑟。此意偶相似,叹息复叹息。
《秋宵辞》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白玉蟾。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眇哉青松梢,
高高九千尺。
两班森道傍,
暮起凄黯色。
嗟彼昂藏姿,
山林端可惜。
浩然呼西风,
夜深鸣萧瑟。
此意偶相似,
叹息复叹息。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青松的枝梢高不可攀,仿佛直插云霄,给人一种微小、渺小的感觉。夜幕降临,道旁的树影在暮色中显得凄凉而黯淡。作者感叹山林之美的同时,又觉得这美景的显赫姿态令人惋惜。他呼唤着西风,夜深时发出凄凉的声音,如同一支悲怆的箫声。
赏析:
《秋宵辞》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秋夜的景色和情感。诗人通过描写高耸入云的青松,表达了自己的渺小感。暮色降临时,青松的影子在夜色中变得凄凉。作者感叹山林之美,同时又觉得这美景的显赫姿态令人惋惜。他呼唤西风,夜深时发出凄凉的声音,抒发内心的悲凉情绪。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秋夜景色的感慨和思考。青松的高耸给人一种庄严崇高之感,与作者自身的微小形成对比,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夜色中的树影和呼唤西风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使诗作充满了秋夜的寂寥和深沉。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秋夜中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同时,诗中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存在的感慨也透露出一种深沉的哲理意味。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白玉蟾。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