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宵辞

秋宵辞朗读

《秋宵辞》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白玉蟾。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眇哉青松梢,
高高九千尺。
两班森道傍,
暮起凄黯色。

嗟彼昂藏姿,
山林端可惜。
浩然呼西风,
夜深鸣萧瑟。

此意偶相似,
叹息复叹息。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青松的枝梢高不可攀,仿佛直插云霄,给人一种微小、渺小的感觉。夜幕降临,道旁的树影在暮色中显得凄凉而黯淡。作者感叹山林之美的同时,又觉得这美景的显赫姿态令人惋惜。他呼唤着西风,夜深时发出凄凉的声音,如同一支悲怆的箫声。

赏析:
《秋宵辞》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秋夜的景色和情感。诗人通过描写高耸入云的青松,表达了自己的渺小感。暮色降临时,青松的影子在夜色中变得凄凉。作者感叹山林之美,同时又觉得这美景的显赫姿态令人惋惜。他呼唤西风,夜深时发出凄凉的声音,抒发内心的悲凉情绪。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秋夜景色的感慨和思考。青松的高耸给人一种庄严崇高之感,与作者自身的微小形成对比,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夜色中的树影和呼唤西风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使诗作充满了秋夜的寂寥和深沉。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秋夜中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同时,诗中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存在的感慨也透露出一种深沉的哲理意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玉蟾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白玉蟾朗读
()

猜你喜欢

腰镰无赖剪秋蓬,孤馆寥寥夜色空。
忽报客来钟定后,共看心事月明中。
梦回书带飞蝴蝶,坐久经帘堕网虫。
种得芭蕉堪作纸,墨庄荒尽旧墙东。
()

大妇西北楼,中妇南陌头。小妇初妆点,回眉对月钩。

可怜还自觉,人看反更羞。

()
岩色幽栖地,泉溪十里村。
夕阳山在屋,秋水月当门。
委巷无车辙,贫家有瓦盆。
百年尘外意,寥阔共谁论。
()

忠州州里今日花,庐山山头去时树。已怜根损斩新栽,

还喜花开依旧数。赤玉何人少琴轸,红缬谁家合罗袴.

()
停骖曾送柳边舟,忽忽今冬病故秋。
望远溪山常入梦,写残书信只成愁。
明心坐断三千佛,谒帝行归十二楼。
临水忆君谁复信,乱烟凄暮白芦洲。
()

君不见昆冈烈焰燔苍穹,中有一气亘天如白虹。

又不见徂徕之山十丈雪,但见磊块硉兀错立于其中。

()

东亭故宅昔曾过,旋著新花剪旧莎。帘远颇宜低度曲,门宽兼得大张罗。

鸠巢唤妇真成拙,瓜屋随身也觉多。试问柳浪湖上柳,几回秋草几春波。

()

理身如理国,用药如用兵。
人能保天和,于身为太平。
外邪奸其间,甚于寇抢攘。

()
荆山之白玉兮,良工雕琢双环连,月蚀中央镜心穿。
故人赠妾初相结,恩在环中寻不绝。
人情厚薄苦须臾,昔似连环今似玦.连环可碎不可离,如何物在人自移。
上客勿遽欢,听妾歌路难。
()
苇岸风高宿雁惊,维舟特地起乡情。
渔儿隔水吹横笛,半夜空江月正明。
()
碧油推上客。
有神机沈密,参运帷幄。
威声际沙漠。
庆云飞川泳,和熏三白。
()

幔阴通碧砌,日影度城隅。岸柳垂长叶,窗桃落细跗。

花留蛱蝶粉,竹翳蜻蜓珠。赏心无与共,染翰独踟蹰。

()

叠石壅寒派,满流泻回溪。
谁将方便智,成此圆妙机。
轮辐互高下,波涛郁翻飞。

()

满目纷纷呈瑞雪,填沟塞壑谁辨别。

文殊无处顿浑身,普贤失却真妙诀。

()

溯风枉轻帆,戴星理扁棹。超忽之武城,有荡瞻鲁道。

古邑一何卑,令猷久弥劭。弦歌谢清响,精华契深造。

()
裴令有心吟绿野,赞皇作意向平泉。
君王夜半思元老,明日金瓯宝墨鲜。
()

湛露凉亭馆,香风散芰荷。晚来月色似金波。间绿围红、同伴雪儿歌。
年少风流足,情深欢会多。佳人月下拜嫦娥。不似隔年牛女、望星河。

()

徜徉古梵宫,如坐画图中。
峰碍半山日,阁来三面风。
静观知物变,老话入僧空。

()

巴亚翻翻数寸零,桔槔到手不曾停。论园仿佛如朱荔,三月商家已买青。

()

林塘秋尽水波寒,荷叶无声半已残。日暮鹡鸰栖不起,藕花深处露漙漙。

()

云重碧山深,行歌度远林。回风传逸响,空谷振流音。

劳苦还相和,招呼拟共寻。闻歌尽回首,谁会买臣心。

()

()
色红可使紫,叶单可使千。
花小可使大,子小可使繁。
天赋有定质,我力能使迁。
自矜接花用,可夺造化权。
()

晓窗依约见凝脂,争挽南枝问别离。幸有今年春较早,避人何事却开迟。

()

新年旧恨与谁论,破屋荒村独掩门。野雪苍茫迷井灶,江云掩冉逐旗幡。

分来菜本烟初润,落尽梅花雨更繁。老雁悲鸣方北向,凭高无奈楚天昏。

()

客里幸相逢,青灯几夜同。

笑谈机械外,操履准绳中。

()

池莲憔翠无颜色,园竹低垂减翠阴。
园竹池莲莫惆怅,相看恰似主人心。

()
大秤秤不起,小斗量不尽。
无量劫即今,无不是心印。
()

莫春天气渐清和,枝上红稀地上多。
惟有松筠四时好,风枝雨叶绿婆娑。

()

颇记南楼待月情,如何今夜较分明。嫦娥不是秋光减,乌鹊桥边意未平。

()

谷口郑子真,躬耕在岩石。

高名动京师,天下皆籍籍。

()

天风吹散扑衣尘,奎壁光中预□文。
老眼可能私李豸,公朝正欲第刘蕡。
平生泾渭岂无见,暗室雷霆如有闻。

()

有约春风看杏花,远携书剑客京华。故人若欲寻踪迹,仙巷东头第一家。

()

青红楼观护烟霞,湖曲高亭竹径斜。日出炎埃生九野,松阴水石养苔花。

()

公家忠献公,勋名照穹壤。
南轩传圣学,后进斗山仰。
尚书天分高,百间真朗朗。

()

喧然佳句落神都,哀此援琴尚有余。
未见校文登子政,空传为赋似相如。
道存固可轻华冕,谈进当知得异书。

()

地因培客土,凡草有时生。

()

小楼题了又还题,一段风流在水西。
白鸟飞来知乡背,青山元自有高低。

()

算来好景只如斯,惟许有情知。寻常风月,等闲谈笑,称意即相宜。

十年青鸟音尘断,往事不胜思。一钩残照,半帘飞絮,总是恼人时。

()
冠盖憧憧有许忙,直从虚市到球场。
宝珠似得于佗冢,卉服疑来自越裳。
鬓雪难勾小儿队,眼花林发少年狂。
几时游女归蚕织,勿学施朱与约黄。
()

吊古心何壮,凭高气更雄。
大风秋野阔,明月故乡同。
潇洒繁霜□,凄凉独老翁。

()

寒日篱花少,虚窗五尺馀。砚皴呵绣墨,壁老剧垂书。

定业诗调冶,幽忧酒破除。家人攀釜看,绨锦当黄糈。

()
舣舟淮南望新息,天遣清淮限南北。
崎岖细路入光山,野色苍凉秋日白。
八月获稻田无水,蚱蜢群飞稻干死。
危桥绝涧闻水声,喧喧汲水争瓶罂。
()

淑气入春明,江天肃肃征。旧游殊别鹤,新梦已迁莺。

食禄终何补,为官未有行。平生怀一饭,簪组岂浮荣。

()

风紧秋何急。感流光、年华易晚,寂寞为客。憔悴芙蓉花已谢,长是相思苦织。

看落叶、霜红岑寂。怎奈孤灯人怊怅,尽无聊、秋梦寒无力。

()

春林远岫云林画,意态萧然物外情。老眼堪怜似张籍,看花玄圃欠分明。

()

清香轻碧晓风时,立岸行人解道奇。千片白云霞一片,画诗曼妙待王维。

()

水上朱楼昼角鸣,蒙蒙雨里榜舟轻。
未逢甫里先生谒,多见吴兴太守迎。
荷叶半黄莲子老,霜苞微绿橘林明。

()
冬至一阳初动,鼎炉光满帘帏。
五行造化太幽微。
颠倒难穷妙理。
遇此急须进火,速修犹恐迟迟。
()

清明过后日初迟,春服成时瑟渐希。
浪蕊总随流水远,名花独待羽觞飞。
催开已奏清平调,唱彻犹须金缕衣。

()
苦雨忽相贷,名山难久孤。
春泉新雀舌,野苑嫩龙须。
土宇钱王日,风烟释氏徒。
行人逢不问,松吹自传呼。
()

几年南国乡心合,万里滇池辔首联。祖帐暂留樽酒话,世情觑破复何言。

()

名山千古郁相望,著屐归来鬓未苍。二室玉花飞翰墨,中嵩云气湿衣裳。

高僧诀向峰头授,太史书宜石上藏。十载尚平游岳梦,逢君先为乞琼浆。

()
秦地平如掌,层城出云汉。
楼阁九衢春,车马千门旦。
绿柳开复合,红尘聚还散。
日晚斗鸡场,经过狭斜看。
()

峰迥留深隐,天青袭素袍。栖身断人迹,游目送鸿毛。

树挂栖崖鸷,藤悬饮子猱。龙眠石涧冷,虎撼树根牢。

()

玉斧修轮灭玷痕,金精铸魄凝寒清。
缀云都去秋心净,囊露新添夜眼明。
气接瑶台端可御,地漫银汉定谁倾。

()

云破晴光散远山,老天今日亦开颜。绿垂岸柳晚风定,红落林花春事閒。

散步偶随孤鹤去,浩歌宁逐白云还。针砭俗耳挥弦管,静听泉声戛佩环。

()

入冬苦无雨,一雨苦不霁。柴门为空山,尽日有云闭。

我为山中猿,木叶坐深翳。作骚师屈均,愤外得情系。

()

石磴千盘上马鞍,始知鸟道未为难。此身已作图南翼,犹指云霄向北看。

()
列坐扶桑大帝前,六铢五色照琼田。
直凌海面行空去,飒飒天风散紫烟。
()
海棠料客醉,故作晕微红。
借路山无雨,惜花天不风。
扬镳联胜士,琢句策奇功。
读罢身何许,晴光荡漾中。
()
莫言促织正奇能,养者须当耐性情。
只宜漫鬭无疎失,不可忙忙去鬭频。
交锋一口停三日,大鬭须还隔一旬。
不依此法随心好,撞了齐肩必定倾。
()

已买富春舟,帆挂渔梁下。欲去桡忽停,且命山中驾。

山僧昨夜来,为道山灵讶。如何独我遗,讵待毕婚嫁。

()

人生须作好男儿,德业从来贵及时。虚度光阴真可惜,几时能听老夫诗。

()

世人无远韵,挟策干浮云。
识字仅有数,得志无短檠。
太丘妙家法,不肯卤耕耘。

()

建溪春早地未暖,建俗巧计催春阳。
茶傍万口噪地烈,惊破芽英不得藏。
犹嫌旂枪已老硬,独爱鸟嘴嫩未长。

()

游子何方客,征裾满素尘。
疲骖不进道,还犬复迎人。

()
艰难王业,返正皇唐。
先天再造,却日重光。
汉绍世祖,夏资少康。
功成德茂,率祀无疆。
()

白昼亭亭日渐沦,川原如醉净行尘。旧时草树全无色,一夕江山尽变银。

流水不知溪远近,随风先见石嶙峋。几翻緌繣长空在,耐得深寒景倍真。

()

心赏南楼一味凉,波光山影上藜床。莫言体国非吾事,好梦不能千里长。

()

懒随年少爱花狂,且伴群儿斗草忙。行遍山南山北路,归时新月浸横塘。

()

鹫岭傍龙宫,慈帆但信风。悬灯孤嶂里,洗衲乱流中。

山静云归锡,湖平月印空。道林名不沗,禅理似支公。

()

青莎径里香未乾,黄鸟阴中实已团。
蒸豆作乌盐作白,属闻丹杏荐牙盘。

()

三松老人七十一,箬帽棕鞋神奕奕。座上支颐避世翁,少年走马长安客。

长安此日车如风,十人五人衣衫同。卖术黄银殷七七,搊筝翠袖张红红。

()

东篱深僻懒衣裳,书卷纵横杂药囊。无吏徵租终日睡,得钱沽酒一春狂。

新营茅舍轩窗静,旋煮山蔬匕箸香。戏集句图书素壁,本来无事却成忙。

()

山寒蛰龙眠忽醒,黄衣九老岩下行。手持屈曲千岁藤,虑惊世人藏姓名。

山前樵子折腰迎,九老相顾笑不停。摧天霹雳飞一声,举目惟见烟冥冥。

()
吴王出游观震湖。
龙威丈人名隐居。
北上包山入灵墟。
乃造洞庭窃禹书。
()

南康太守负才豪,五十如今未拥旄。早得一人知姓字,

常闻三事说功劳。月明渡口漳江静,云散城头赣石高。

()

城启牛车入,归时趁晚霞。祇防逢狭路,争道互喧哗。

()

风光满眼欲无边,老子心情亦浩然。晚日行行飞白鸟,小舟个个泛青天。

谁能此地真无碍,我与青山似有缘。几欲奉身思乞退,不知明主肯哀怜。

()

怪石荦确厓谷深,凉风萧瑟苍雪阴。美人何处解长佩,湘波澧水劳余心。

()
糁枝碎玉吐香奇,鼻观频参试论之。
清比木犀虽未的,烈如茉莉已无疑。
自从白雪避花后,更好黄金铸实时。
四老隐者宜取此,可能无意赋新诗。
()

万家水阔送朝凉,竟日城楼望大荒。烟外月生全海白,沙场日落半天黄。

陆机早岁能工赋,阮籍穷途更放生。惟逐少陵徒结纳,掩关谁肯聚萤囊。

()

翼翼归鸟,爰集于林。近萃芳郊,远依烟岑。眷言顾之,实获我心。

丛木茂止,憩此繁阴。翼翼归鸟,翩然翻飞。风高天阔,去将畴依。

()

雾外知何寺,钟声只隔山。望来无里许,还在九霄间。

()

微吟愁独客,马上思纷纷。古道下黄叶,空山生白云。

轻烟浮宿霭,凉雨澹斜曛。望入苍茫外,西风黯不分。

()

松筱虽苦节,冰霜惨其间。欣然发佳色,如喜东风还。

幽抱想前躅,冥鸿度南山。春台一以眺,达士亦解颜。

()
从学晚闻道,谋官无见功。
早衰观水鉴,内热愧邻邦。
比邻有宗侯,治剧乃雍容。
摩手抚鳏寡,蒿碪磔强梁。
()
凭高望远思悠哉,晚上江亭夜未回。
日欲没时红浪沸,月初生处白烟开。
辞枝雪蕊将春去,满镊霜毛送老来。
争敢三年作归计,心知不及贾生才。
()

阿冕今年已十三,耳边垂发绿鬖鬖。好亲灯火研经史,勤向庭闱奉旨甘。

衔命年年巡塞北,思亲夜夜梦江南。题诗寄汝非无意,莫负青春取自惭。

()
中秋令节每多阴,况复清居鹤禁深。
幸免虾蟆矜毒吻,不妨蟋蟀伴孤吟。
连旬病腹难容酒,独夜清眠不愧衾。
二八孤光应未阙,小楼犹得共登临。
()

江南春信,望断人千里。魂梦入花枝,染相思、同心并蒂。鸳鸯名字,赢得一双双,无限意。凝烟水。念远教谁寄。

毫端写兴,莫把丹青拟。墨客要卿卿,想临池、等闲梳洗。香衣黯淡,元不涴缁尘,怜缟袂。东风里。只恐于飞起。

()

淮北荥南接境,冻姿霜色含秋。如得此君万颗,岂论千户封侯。

()

春宵何太短,忽忽已三更。灯散疏林影,蛩传古砌声。

谈深尘虑息,坐久月华生。为忆溪行者,应含两地情。

()

蓍龟不须问,我命只自知。多生堕宿业,世网缠绵之。

骅骝受羁衔,大笑跛鳖迟。跛鳖亦复笑,缩首甘自卑。

()
尝闻越邑民,祷雨碧岩畔。
神龙如有期,为霖通旱暵。
()
倘佯三径里,陶冶一家春。
笔下文为富,胸中道不贫。
穷通知有命,行止信非人。
第恐归田计,翻成要路津。
()

天外仙凫舄影翻,河干画鹢棹声喧。
奇才欲向菰芦国,丽赋空留霰雪园。
短柳摇摇迎去袂,初花的的伴离罇。

()
倚天绝壁。
直下江千尺。
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怒潮风正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