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其适意时

出自宋代陈与义的《书怀示友十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āng qí shì yì shí,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我梦钟鼎食,或作山林游。
当其适意时,略与人间侔。
觉来迹便扫,我已不悲忧。
人间安可比,梦中无悔尤。
()
山林,适意,人间,悲忧,无悔

《书怀示友十首》是宋代陈与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梦钟鼎食,或作山林游。
当其适意时,略与人间侔。
觉来迹便扫,我已不悲忧。
人间安可比,梦中无悔尤。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书香和山林之间的追求和思考。作者在梦中体验到钟鼎食宴的奢华和山林游玩的自在,感叹这种适意的境界与人间的繁华媲美。然而,当他醒来后,他会迅速清除一切痕迹,不再感到悲忧。他认为人间的繁华无法与梦中的自在相比,梦中的境界更加无悔可言。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梦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由自在、追求内心真实的境界的向往。梦中的钟鼎食和山林游,象征着奢华和自然之间的对立,代表了人们对于物质和精神追求的不同态度。作者在梦中体验到的适意和无悔,与人间的繁华和忧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中的"我已不悲忧"表明作者在梦中找到了心灵的寄托和自在,对于现实中的繁华和忧伤已经不再在意。他认为人间的繁华无法与梦中的自在相比,这也可以理解为对于现实生活的一种不满和反思。作者通过表达梦和现实的对比,呼唤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更加注重内心的真实和自由。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受,通过对梦和现实的对比,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境界和价值观的思考。这首诗词既展示了作者个人的情感体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士人对于人生追求的思考和呼唤。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陈与义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