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戈椿尔喉。宋代。梅尧臣。秋江渺然生寒潮,北风吹帆上青霄。旗脚舒舒战红鬣,旗心闪闪交皂雕。樯下健儿发金铙,屋上鸾僮鸣紫箫。岸傍舟人望且拜,溪口直入当高谯。正闻鼓角波动摇,齐山舞翠挹迢嶢。郭西猛虎夜莫入,太守号令如怒飚。长戈椿尔喉,长刀断尔腰。牙兵将吏无敢嚣,新威烈烈野火烧。
《送王微之学士知池州》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江上送行的场景,表达了对王微之学士赴任池州的祝福和赞美。
诗中描述了江面上的景象,秋江渺然,寒潮涌动,北风吹动帆船冲上青天。旗脚舒展,战旗上的红鬣在风中猎猎飘扬,旗心闪闪发光,旗帜上的皂雕在阳光下闪耀。船下的健儿奏响金铙,屋上的鸾僮吹奏紫箫。岸边的舟人望着王微之学士,心生敬意,纷纷拜送,溪口直入高谯山。鼓角声传来,波浪起伏摇动,舞翠山挹嶢峭壁。郭西的猛虎夜晚不敢入侵,太守的号令如猛烈的风暴。长戈保护着喉咙,长刀断绝腰间。牙兵将吏无人敢嚣张,新的威势犹如烈火燃烧。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江上送行的景象,表达了对王微之学士的敬佩和祝福,同时展示了池州地区的壮丽山水和强大的守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容词,使整个场景生动而富有感染力。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王微之学士的赞美和对池州地区的热爱之情。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