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随机无尽颂·法会因由分第一。宋代。释印肃。祗园境最幽,太子施功周。本心无住著,显法有来由。
中文译文:《金刚随机无尽颂·法会因由分第一》
祗园境最幽,太子施功周。
本心无住著,显法有来由。
诗意:
这首诗来自宋代佛教僧人释印肃的《金刚随机无尽颂·法会因由分第一》。诗人描绘了一个幽静的花园,太子在这里施行功德。诗人表达了一个佛教思想,即修行者不应固着于外在的事物,而应该把自己的心灵放空,以便显现出佛法的真实性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佛教的一种观念。作者通过描绘幽静的花园和太子施行功德的情景,展示了一个清净、宁静的境界。在这个境界中,诗人表达了一个深刻的思想:修行者应该摆脱对外在事物的执着,把自己的心灵放空,从而认识到佛法的真实本质。这个思想在佛教中被称为“无我”,即消除自我意识和执着,以便认识到自己的真实本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和精妙的表达方式,传达了佛教的一种思想,即修行者应该摆脱执着,认识到佛法的真实本质。这种思想渗透了整个诗歌,给人以深深的启示和思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相士俞方塘。宋代。江恺。方塘之鉴形可识,方诸之鉴心始得。相形何如更论心,以貌取人当有失。君不见虞皇项籍两重瞳,成汤曹交皆九尺。
赠黄用晦贡士。明代。钟芳。癸巳之春,予徂自南。粲粲者子,从余江浔。江漾我舟,其流浩浩。交酬以言,爰获所好。昔在宣圣,揭训垂则。纲宏目详,昭在简册。厥中恪如,贯乎显微。厥应晰如,烛时之几。几审于精,以臧其用。用利德崇,罔间动静。颜氏博约,圣蕴以传。轲死道隐,喧豗异言。钩玄远绍,实维濂洛。紫阳嗣之,洞启扃钥。譬彼谷粒,舂蹂扬淅。叠更庶工,惟在炊食。嗟哉承学,骋奇炫能。弗哜其胾,口说是呈。师心竞胜,辞赘匪莹。意念已非,奈何入圣。媚学君子,孳孳自强。无斥先贤,以显己长。万古一息,斯道同极。取善惟宏,随处得益。疑则可辨,信则可因。善本大同,勿殊我人。
瑰材枕箴。两汉。张纮。彧彧其文,馥馥其芬。出自幽阻,升于毡茵。允瑰允丽,惟淑惟珍。安安文枕,贰彼弁冠。冠御于昼,枕式于昏。代作充用,荣巳宁身。兴寝有节,适性和神。
披莽 其二。明代。李之世。仄仄鱼鳞径,疏疏虎眼篱。药移他地本,柳剩去年枝。忌俗删其偶,蠲繁割所私。莫言閒閒事,调剂有时宜。
题罗丽川六旬初度海屋添筹册。明代。张嗣纲。何人能解赤松游,笑傲珠江第一洲。眼底金生川更丽,手中玉种石为球。蓬壶棋布初开局,海屋筹添不记秋。三寿作朋樵与侣,襟期天地醉罗浮。
谢夏彦博知县惠落雁木并紫筍茶绿菜二首。宋代。李石。紫筍先期火未钻,绿芹犹及荐春盘。江湖别后浑忘味,忍把南烹累长官。
蝶恋花。宋代。秦观。金凤花开红落砌。帘卷斜阳,雨后凉风细。最是人间佳景致。小楼可惜人孤倚。蛱蝶飞来花上戏。对对飞来,对对还飞去。到眼物情都触意。如何制得相思泪。
河传·锦里。唐代。韦庄。锦里,蚕市。满街珠翠,千万红妆。玉蝉金雀,宝髻花簇鸣□,绣花裳。日斜归去人难见,青楼远,队队行云散。不知今夜,何处深锁兰房,隔仙乡。
踏莎行。宋代。丁求安。紫府延龄,瑶池开宴。人间好事都如愿。凤雏喜带桂宫香,东床镇压鸾台彦。酒乏金杯,香飘龙篆。大家齐把瑶觞献。中兴天子急贤才,相期共入金銮殿。
阙题。明代。孔从先。飞来古刹传齐梁,浩劫新开胜地藏。雨散诸花盈法座,月移孤镜到禅堂。玉环留院千年幻,金锁空潭一水长。独有悬崖松树色,商声萧瑟自苍苍。
宝钿和露压金英,为趁秋光一日成。月殿有人留素影,花林无物称佳名。
携来不觉乡关远,吟罢犹令客梦清。茗盌酒杯皆可意,好将新岁作传生。
乙亥元日十峰饮师邵东斋出予家桂饼师邵有诗自墙上递至次韵奉答。明代。顾清。宝钿和露压金英,为趁秋光一日成。月殿有人留素影,花林无物称佳名。携来不觉乡关远,吟罢犹令客梦清。茗盌酒杯皆可意,好将新岁作传生。
泊武城。明代。吴与弼。长年捩柁棹讴停,淡月疏星泊武城。若使九原人可作,弦歌声里拜先生。
得第二子。明代。杨士奇。素蟾未满一分圆,正照垂弧竹下门。因报添丁徵近梦,翻悲生我重慈恩。箕裘倘解传弓冶,水木端期继本源。百世奉尝今日始,敢伸虔告荐蘋蘩。
送陈省三舍人望曾归台湾 其一。唐代。杨浚。同是凤凰池上客,客中相送又重阳。疏星淡月觚桡梦,执手他乡话旧章。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竹坞。宋代。苏轼。晚节先生道转孤,岁寒惟有竹相娱。粗才杜牧真堪笑,唤作军中十万夫。
秋末闲居作。唐代。贯休。幽居山不别,落叶与阶平。尽日吟诗坐,无端个病成。径苔因旱赤,池水入冬清。惟有东峰叟,相寻月下行。
南乡子·好个主人家。宋代。辛弃疾。好个主人家。不问因由便去嗏。病得那人妆晃了,巴巴。系上裙儿稳也哪。别泪没些些。海誓山盟总是赊。今日新欢须记取,孩儿,更过十年也似他。
春雨南田书事 其三。元代。黄镇成。草径交塍畔,花村曲水隈。夜灯邻屋语,晨弩猎人猜。石阁云低树,溪添雨没苔。已无机事到,终日面崔嵬。
赋得料丝灯。明代。王世贞。灵象来西域,奇丽荐南滇。鲛丝冰泪滴,蛤粉夜光县。映彩疑花笑,切翼类蝉联。薄云全带月,澄流微澹烟。欲奉咸阳殿,先近五侯筵。
送何布政致仕东归 其一。明代。杨士奇。三载西江惠泽深,勤民深体九重心。遽看请老投簪去,画省空馀棠树阴。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宋代。释正觉。静之不昏,湛而若存。动之不浑,用而亡痕。入见离微之根,出游幻化之门。赤水之求故罔象而珠得,庖丁之伎乃亡牛而刃奔。百川碧涨,三月红繁。海不失於潮信,华自得於春恩。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唐代。李峤。南洛师臣契,东岩王佐居。幽情遗绂冕,宸眷属樵渔。制下峒山跸,恩回灞水舆。松门驻旌盖,薜幄引簪裾。石磴平黄陆,烟楼半紫虚。云霞仙路近,琴酒俗尘疏。乔木千龄外,悬泉百丈馀。崖深经炼药,穴古旧藏书。树宿抟风鸟,池潜纵壑鱼。宁知天子贵,尚忆武侯庐。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宋代。释惟一。直下是,直下是。这边那边,满眼满耳。绵绵兮长存,湛湛兮不痕,拟议依前隔海门。
流水。唐代。罗邺。漾漾悠悠几派分,中浮短艇与鸥群。天街带雨淹芳草,玉洞漂花下白云。静称一竿持处见,急宜孤馆觉来闻。隋家柳畔偏堪恨,东入长淮日又曛。
蚕作茧。元代。王冕。老蚕欲作茧,吐丝净娟娟。周密已变化,去取随人便。有为机中练,有为琴上弦。弦以和音律,练以事寒喧。其功不为小,其用己为偏?作诗寄蚕姑,辛苦匪徒然。
题大阅卷。明代。胡应麟。剑佩中天出,旌旂大漠开。风传青海戍,雾捲白登台。列阵卢龙动,翻营涿鹿回。九边销燧色,横吹莫兴哀。
闽山庙里赛灵神水陆珍羞满案陈最爱鲜红盘上果荔枝如锦色犹新 其六。明代。徐熥。朱门处处月光流,金鼓喧天夜不休。堂下装成狮子吼,一双争戏綵丝毬。
涌冰轮,飞沆瀣,霄汉万里云开。南极瑞占象纬,寿应三台。锦肠珠唾,钟间气、卓牵天才。正暑,有祥光照社,玉燕投怀。
新堂深处捧杯,乍香泛水芝,空翠风回。凉送艳歌缓舞,醉罥瑶钗。长生难老,都道是、柏叶仙阶。笑傲,且山中宰相,平地蓬莱。
夏云峰(丙寅六月为筠翁寿)。宋代。张元干。涌冰轮,飞沆瀣,霄汉万里云开。南极瑞占象纬,寿应三台。锦肠珠唾,钟间气、卓牵天才。正暑,有祥光照社,玉燕投怀。新堂深处捧杯,乍香泛水芝,空翠风回。凉送艳歌缓舞,醉罥瑶钗。长生难老,都道是、柏叶仙阶。笑傲,且山中宰相,平地蓬莱。
秋夜坐吴山僧舍。明代。孙一元。夕阴一抹暗江城,入夜星河浅澹明。度水烟寒千树暝,隔林云卧一僧清。络虫故故催机杼,木叶萧萧送雨声。独坐山窗情自会,灯花无那向人生。
北涧春日二首 其一。元代。刘永之。青松绕舍间幽篁,白板扉高薜荔墙。窗晓禽声答人语,山春兰气杂梅香。家留渝曲幽居僻,草满临城旧业荒。坐忆交亲半沦没,不因鸣笛自沾裳。
沈舟操。宋代。薛季宣。悠悠之川兮汎彼淘河,一江动荡兮恬风静而腾波。澜翻下濑声沨沨兮柂师不可以告语,沈舟折首兮天其奈何。愚夫妇兮中仓不濡,行褚迁于高岸兮妇沾渍之长吁。凡之亡兮,凡存不害。渺江波之瀰漫,走于行之不济也。嘻,命矣夫。
游南山宿盘龙寺。宋代。赵抃。盘龙得山名,寺占山之下。老师草庵居,后嗣广精舍。禅流日益盛,寂照腾诗价。我来诲其徒,竞以相誇诧。少林的的意,一语独无暇。默然坐明窗,孤蟾彻清夜。迟晓登终南,行行与谁话。
减字木兰花 题宋何阁长鱼藻图。清代。龚翔麟。风潭春浸。几点青青生藻荇。泼剌鱼儿。未怕飞来翠碧窥。浮烟酿雨。不见前村沽酒处。添个渔郎。汕籗抛时背夕阳。
登南海驿楼。明代。汪广洋。海气空蒙日夜浮,山城才雨便成秋。冯唐头白偏多感,倚遍天南百尺楼。
送梅轩蒋司徒致仕归湘源二首 其一。明代。边贡。司徒才到古稀年,便著荷衣上钓船。随处燕游真自乐,此生名寿是双全。湘源旅梦青枫外,建业归心白雁前。留取送行车马数,后时收入画图传。
种瓜。唐代。韦应物。率性方卤莽,理生尤自疏。今年学种瓜,园圃多荒芜。众草同雨露,新苗独翳如。直以春窘迫,过时不得锄。田家笑枉费,日夕转空虚。信非吾侪事,且读古人书。
咏芭蕉。清代。郑板桥。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题费肃校书遗事。宋代。叶适。欲识隐居者,录年费懿恭。却辞金马直,归卧锡山峰。两诏终不起,一瓢长自从。儿孙尽登第,勿剪旧栽松。
水调歌头(上元郡集)。宋代。毛幵。春意满南国,花动雪明楼。千坊万井,此时灯火隘追游。十里寒星相照,一轮明月斜挂,缥缈映红球。共嬉不禁夜,光彩遍飞浮。艳神仙,轰鼓吹,引遨头。文章太守,此时宾从敌应刘。回首升平旧事,未减当年风月,一醉为君酬。明日朝天去,空复想风流。
书斋壁。宋代。陆游。幅巾短褐野人装,洗尽黄尘早暮忙。地僻渔扉常隐翳,身闲灵府自清凉。雨中郁郁垣衣绿,涧底纤纤石发长。老惫只思眠蹋壁,一尊到手又成狂。
寄答参寥五首。宋代。张耒。萧萧江湖客,疏瘦若秋竹。苦心为诗章,日夜挠心腹。清弦无浮声,促柱有哀曲。湔湔幽严泉,一一清可掬。人生于文章,初若力不作。及其成欲售,又困瞽者目,予从吴兴公,乃独获所欲。得意有知赏,幽怀免穷独。嗟予有所投,痛学自藏覆。子当慰我穷,时寄书数幅。
读通鉴杂兴。宋代。孙应时。平生作意轻羊舅,岁晚何心佞羯奴。为问荆齐是三窟,此时容有宦情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