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踏松间月

出自宋代张耒的《发岐亭宿故镇三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ěng tà sōng jiān yuè,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征人不敢安,蓐食待明发。
润冲石上云,冷踏松间月
艰难付一笑,岁月惊屡阅。
偃亚道傍松,茯苓应可掘。
()
不敢:1.没有胆量,没有勇气做某事。2.谦词,不敢当。3.不要。
蓐食明发松间一笑岁月:光阴;日子。
茯苓:中药名。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

《发岐亭宿故镇三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征人不敢安,蓐食待明发。
润冲石上云,冷踏松间月。
艰难付一笑,岁月惊屡阅。
偃亚道傍松,茯苓应可掘。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征人在岐亭宿营的情景。征人因为战乱而不敢安居,只能在岐亭等待天明出发。他在寒冷的夜晚,踏着松林间的月光,感受着石头上的云雾。尽管岁月的艰难使他多次惊叹,但他仍然能够付出微笑。他静静地躺在道旁的松树下,或许可以挖掘到茯苓这种药材。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征人在战乱中的困境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中的景物描写生动而富有意境,通过描绘夜晚的冷和寂静,以及松树和石头上的云雾,增强了诗词的冷峻和孤寂感。作者通过描述征人的微笑,表达了他在困境中依然能够保持乐观和坚强的态度。最后一句诗中的茯苓,象征着希望和治愈,暗示着征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困境的克服。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征人在战乱中的困境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张耒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