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不生秋夕静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芭蕉雨·芭蕉得雨便欣然》,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àn lài bù shēng qiū xī jìng,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芭蕉得雨便欣然,终夜作声清更妍。
细声巧学蝇触纸,大声锵若山落泉。
三点五点俱可听,万籁不生秋夕静
芭蕉自喜人自愁,不如西风收却雨即休。
()
芭蕉:(名)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叶宽大,叶茎纤维可编绳索。果实也称芭蕉,可食用,状似香蕉。
欣然:(书)(形)高兴、愉快的样子:~前往。
终夜:通宵;彻夜。
作声:1.发出声响。2.谓开口说话。
可听:可听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可以听从。
万籁: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响声;一切声音
自喜不如: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走路~骑车快。论手巧,大家都~他。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西风:从西边吹来的风。亦指我国秋季所吹来自西方或西北方向的季风。西方国家的风尚、潮流。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芭蕉雨·芭蕉得雨便欣然》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芭蕉得雨便欣然,
当芭蕉得到雨水滋润时,它便感到欣喜。
终夜作声清更妍。
整夜间,芭蕉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细声巧学蝇触纸,
细微的声音仿佛蝇虫触碰纸张的声音。
大声锵若山落泉。
大声的声音如同山间瀑布的声音回荡。
三点五点俱可听,
无论是三点还是五点,都可以听到这声音。
万籁不生秋夕静。
此时万物声音皆无,只有秋夕的宁静。
芭蕉自喜人自愁,
芭蕉自得其乐,而人却自愁不已。
不如西风收却雨即休。
与其如此,不如让西风吹来,收起雨水,让一切恢复平静。

这首诗词以芭蕉得雨为主题,通过描绘芭蕉在雨中的欣喜和发出的声音,表达了自然界的生机和活力。诗人通过对芭蕉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界中微小而美妙的细节,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对比。芭蕉得到雨水的滋润,欣然发出声音,与人的忧愁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诗人提出了一种观点,认为与其让雨水持续下落,不如让西风吹来,收起雨水,使一切恢复平静。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界中的一幕景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思考。同时,通过对芭蕉和人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的手法,传达了诗人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杨万里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