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花游女木兰桡

出自宋代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iàn huā yóu nǚ mù lán ráo,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
()
细雨:小雨。
斜风翠翘不识:不知道,不认识。西周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不处理,不主持。识,通“[[职]]”。
楚辞:中国古代的一部诗歌总集。西汉刘向辑。为骚体类文章的总集。收战国楚人屈原、宋玉和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的辞赋。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均承袭了屈赋的形式。作品具有楚地文学特色,故名。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以及对其诗意和赏析的分析:

献花游女木兰桡,
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
吴儿不识楚辞招。

中文译文:
美丽的游女木兰划着花船,
细雨斜风湿润着垂柳。
无尽的花境中生长着杜若花,
吴国的子弟不懂欣赏楚国的诗词。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充满美丽景色的夏日湖畔。诗人苏轼以独特的笔触表达了他对花船上美丽的游女木兰的赞美,她犹如一朵盛开的花朵划过湖面。细雨和斜风增添了湖畔的清新和浪漫氛围。诗中提到的杜若花象征着丰富的花境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之美。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吴国的子弟不了解楚国诗词的惋惜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苏轼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通过描绘游女木兰划船、湿润的垂柳、杜若花和吴国子弟的情感对比,诗人展示了他对自然美和文化传承的思考。诗词中的意象和对比使整首作品更加生动而富有层次感。苏轼以流畅的笔触和精巧的构思展现了他对美和诗意的领悟,同时也传达了对文化传统和诗词的关注。这首诗词充满了浪漫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展示了苏轼独特的审美观和诗人的情感表达能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