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晚钟残

出自明代雪浪法师的《答王百穀虎丘送别》,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ān sì wǎn zhōng cán,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林栖同倦鸟,山寺晚钟残
霜涸秋潭泠,风疏夜磬寒。
榻方悬半偈,锡更指长干。
尝就浮丘听,难禁别鹤弹。
()
倦鸟,晚钟,长干,浮丘,禁别鹤

诗词:《答王百穀虎丘送别》

作者:雪浪法师

中文译文:
林中的鸟儿与我一样疲倦,
山寺里的晚钟已经敲响。
秋霜已经将潭水冻结,
夜风吹散了冷寒的磬声。
我的榻上挂着半截佛偈,
手中的钵更指向远方的长干。
曾经常在浮丘听法讲,
如今难以抑制离别之情,就像别离的鹤鸣。

诗意:
这首诗以离别为主题,描绘了诗人与王百穀在虎丘的离别场景。诗人在林中与疲倦的鸟儿相伴,山寺的晚钟敲响了离别的钟声。秋霜将潭水冻结,夜风吹散了冷寒的磬声,凸显出离别时的凄凉氛围。诗人的榻上挂着半截佛偈,手中的钵指向长干,象征着诗人是一位出家人。他曾经常在浮丘听法讲,如今面对别离之情,难以控制内心的伤感,就像别离的鹤发出哀鸣。

赏析:
《答王百穀虎丘送别》是一首表达离别情感的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离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之情。诗人以鸟儿与自己同疲倦的形象,营造出一种离别时的疲惫感。山寺的晚钟和秋霜冻结的潭水,以及夜风吹散的磬声,形象地描绘了离别时的凄凉氛围。诗人挂着半截佛偈,手中的钵指向长干,突出了诗人的身份与境遇。最后,诗人以别离的鹤鸣作为比喻,表达了自己难以抑制的离别之情。

整首诗情感凄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比喻手法的运用,将离别的伤感与诗人内心的体验融为一体。这首诗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唤起读者对离别和别离的思考,以及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