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曲调高难和。唐代。白居易。秦城南省清秋夜,江郡东楼明月时。去我三千六百里,得君二十五篇诗。阳春曲调高难和,淡水交情老始知。坐到天明吟未足,重封转寄与微之。
《张十八员外以新诗二十五首见寄郡楼月下吟玩…寄微之》
秦城南省清秋夜,
江郡东楼明月时。
去我三千六百里,
得君二十五篇诗。
阳春曲调高难和,
淡水交情老始知。
坐到天明吟未足,
重封转寄与微之。
中文译文:
秋夜在秦城南省,
东楼飘洒明亮的月光。
我离开了三千六百里,
却收到了你的二十五首新诗。
阳春的曲调高难度,
淡水中的交情却更加深刻。
坐到天明,吟唱仍未尽兴,
我将诗重新封装,寄给了微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致函友人张十八员外的一首作品。诗中描绘了一个秋夜的场景,作者在江州的东楼下,仰望明亮的月光,感叹着与友人张十八相距三千六百里的距离。然而,尽管距离遥远,却收到了张十八的二十五首新诗。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张十八诗才的赞叹和对二人交情的珍惜。作者认为阳春曲调难以和谐,而淡水中的交情却更加深厚,显示出作者对友情的看重。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吟唱诗篇的兴趣很浓,一晚上吟唱不尽兴,于是将诗封装后转寄给了“微之”,显露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分享的心态。
整首诗既表达了友情之深厚,也展示了作者在诗歌创作上的热情和追求。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