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是佛

出自宋代释了一的《颂古二十首》,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xīn bú shì fú,诗句平仄:平平仄平。
心不是佛,智不是道。
举得十分,未敢相保。
推条拄杖闲行,切忌回头转脑。
()
不是:(名)错误;过失:好意帮他,反倒说我的~|他总在背后说别人的~。
拄杖:1.执持。三国魏曹操《陌上桑》:“食芝英,饮醴泉,拄杖桂枝佩秋兰。”2.支撑着拐杖。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韩康伯病,拄杖前庭消摇。”宋苏轼《次韵参寥寄少游》:“当年步月来幽谷,拄杖穿云冒夕烟。”3.手杖,拐杖。唐钱起《题延州圣僧穴》诗:“四时树长书经叶,万岁巖悬拄杖籐。”宋陆游《晚步江上》诗:“高柳阴中扶拄杖,平沙稳处据胡牀。”明马愈《马氏日抄·憨皮袋》:“乃贯休所画弥勒佛像,横一拄杖挑皮袋於背,腰间曳一蕉扇。”鲁迅《故事新编·理水》:“‘禹来治水,一定不成功,如果他是鲧的儿子的话,’一个拿拄杖的学者说。”
闲行切忌:(动)务必防止,不使发生:~蛮干|~因噎废食。
回头:(动)把头转向后方:刚一~就被老师看见了。②(动)往后退:不能见困难就~。③(动)回家;回来:你上哪里去了,怎么一去就不~?④(动)悔悟;改邪归正:浪子~|现在~还不算晚。⑤(副)稍等一会儿;过一会儿:~见|~再说。

中文译文:
心非佛,智非道。
举得十分,未敢相保。
推条拄杖闲行,切忌回头转脑。

诗意:
这首诗词是表达诗人释了一对心智的思考和认识。诗人认为心与佛的境界不同,智慧与道的境界也不同。他感到自己的心智已经有了一定的成就,但他还不敢太过自信,因为他知道还有更高的境界等待着他去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心智的思考和认识。诗人通过对心和智的区分,展示了对佛道境界的理解。诗人的心不是佛,智慧也不是道,这意味着他认识到自己的心智仍然有不足之处。诗人的心智已经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他还不敢太过自满,因为他明白自己还有更高的境界需要探索和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描述了自己在修行中的状态。他以推条拄杖的姿态随意行走,但他强调要注意不要回头、不要转脑,这表示他对修行的专注和用心。诗人的修行态度鞭策着他不敢自满,也激励他要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

整首诗意味深长,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心与智的认识,以及他对修行的态度和追求。这种对佛道境界的理解和诗人自身修行的态度,都展示了诗人的深刻思考和对真理的追寻。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了一

释了一(一○九二~一一五五),号照堂,俗姓徐,明州奉化(今属浙江)人。年十四于大云寺出家。年十六,从广寿梵光法师习天台教。后师从妙湛思慧禅师。游方遍谒耆宿。后住石泉寺,改圣泉寺,又被知福州叶梦得迎至黄檗道场。继归卧雪峰故庐。又出住云门,迁法石,返西湖雪峰庵。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诏住径山能仁禅院,次年卒,年六十四。为青原下十四世,雪峰妙湛思慧禅师法嗣。事见《鸿庆居士集》卷三二《径山照堂一公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二、《五灯会元》卷一六、《补续高僧传》卷一一有传。今录诗二十首。...

释了一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