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兰露遍浮

出自宋代刘筠的《》,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óng lán lù biàn fú,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荒郊多腐草,故苑近清秋。
棘密何胜数,囊轻莫尽收。
月高疑爝息,天远认星流。
紫桂风微急,红兰露遍浮
已能穿永巷,更欲拂高楼。
灭烛方无寐,鸣蛩相荐愁。
()
荒郊,清秋,尽收,爝息,星流,高楼,烛方,无寐

《萤》是宋代刘筠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荒郊的景色和萤火虫的美丽形象,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荒郊多腐草,故苑近清秋。
在荒凉的郊野,积满了枯草,而故园则靠近凉爽的秋季。

棘密何胜数,囊轻莫尽收。
密密麻麻的荆棘,无法数清其多,装满囊袋也无法尽收。

月高疑爝息,天远认星流。
月亮高挂,似乎火光已经消失,天空遥远,辨认星河流动。

紫桂风微急,红兰露遍浮。
紫色的桂花飘香,微风急促,红色的兰花上布满了露水。

已能穿永巷,更欲拂高楼。
萤火虫已经能够穿梭于永巷之间,更希望能够飞到高楼之上。

灭烛方无寐,鸣蛩相荐愁。
灭掉蜡烛后仍无法入眠,蛩虫的鸣叫似乎引荐了内心的忧愁。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寄托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之情。荒郊多腐草、故苑近清秋,描绘了荒凉的郊野和丰收的季节。棘密何胜数、囊轻莫尽收,表达了荆棘丛生,无法完全掌握的意象。月高疑爝息、天远认星流,通过描述月亮和星空,传达了天地间的辽阔和变幻。紫桂风微急、红兰露遍浮,用形容词描绘了桂花的香气和兰花上的露水,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已能穿永巷、更欲拂高楼,表达了萤火虫的自由飞舞和对高远的向往。灭烛方无寐、鸣蛩相荐愁,通过对灭烛和蛩虫的描写,抒发了内心的忧愁和焦虑。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和萤火虫为主题,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意象的对比,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和对人生的思考。它寄托了人对自由、美好和追求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事变幻和人生烦忧的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筠

(971—1031)宋大名人,字子仪。真宗咸平元年进士。杨亿试选人校太清楼书,擢第一,以大理评事为秘阁校理,预修图经及《册府元龟》。真宗、仁宗两朝,屡知制诰及知贡举,预修国史。尝拒草丁谓复相位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兼龙图阁直学士,终知庐州。工诗,与杨亿时号“杨刘”。与杨亿、钱惟演等合编《西昆酬唱集》,后世称“西昆体”。有《刑法叙略》、《册府应言》、《玉堂集》等。...

刘筠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