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灯火净胡笳。明代。孙承宗。边城灯火净胡笳,擐甲谁堪问室家。南北汛头重夹寨,东西河口对浮槎。霜凋木叶清威远,日压扶桑映觉华。却羡庭松饶古意,虬枝不下暮栖鸦。¤
《春怀六首》是明代诗人孙承宗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边塞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家园的思念和对边塞生活的理解。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边城灯火净胡笳,
擐甲谁堪问室家。
南北汛头重夹寨,
东西河口对浮槎。
霜凋木叶清威远,
日压扶桑映觉华。
却羡庭松饶古意,
虬枝不下暮栖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边塞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灯火辉煌的边城和擐甲出征的战士,表达了对家园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的"边城灯火净胡笳"描绘了边城的夜晚景象,灯火辉煌,胡笳声清悠。这里的"胡笳"指的是胡人的乐器,表明边城的夜晚非常繁华和热闹。
接着,诗中提到了战士们擐甲出征的情景,"擐甲谁堪问室家"表达了战士们离家出征的艰辛和无奈。他们背负着沉重的战争责任,面临着离别亲人的痛苦和不确定的归程。
然后,诗中提到了南北汛头夹寨的景象,东西河口对浮槎。这里描绘了边塞地区南北的汛水汹涌,战士们在夹寨之间奋力守卫。东西的河口对浮槎,则表明边塞地区的河流交汇,形势复杂。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绘霜凋木叶、日压扶桑的景象,表达了边塞的严寒和辽阔。霜凋木叶清威远,日压扶桑映觉华,表明边塞地区的气候严寒,阳光照耀下的景色苍凉而壮美。
最后两句"却羡庭松饶古意,虬枝不下暮栖鸦"表达了对家园的思念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庭松是指庭院中的松树,它象征着家庭的和平和安宁。作者羡慕家乡的松树,因为它们富有古意,而自己身处边塞,虬枝上的暮栖鸦不停歇,暗示战乱不断,生活不安稳。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春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战争和家园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家园的思念和对边塞生活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通过景物的描绘展示了边塞地区的艰苦环境和战争氛围,同时也表达了对家庭和平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1563—1638)高阳人,字稚绳,号恺阳。为诸生时,教读边郡,喜从老兵究问险要阨塞。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授编修,进中允。历谕德、洗马。熹宗即位,充讲官。朝臣推为兵部侍郎,主辽事。帝不欲承宗离讲筵,不许。天启二年广宁失守,乃拜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三年,为魏忠贤党所谗,乞归。崇祯二年,后金兵陷畿辅州县多处,思宗命承宗守通州。次年,收复遵化等四城。后以大凌河等地失守,廷臣归咎承宗筑城之计,引疾归。家居七年,十一年,清兵攻高阳,率家人拒守,城破,投环死。子孙多人皆战死。福王时谥文忠。有《高阳集》。...
孙承宗。(1563—1638)高阳人,字稚绳,号恺阳。为诸生时,教读边郡,喜从老兵究问险要阨塞。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授编修,进中允。历谕德、洗马。熹宗即位,充讲官。朝臣推为兵部侍郎,主辽事。帝不欲承宗离讲筵,不许。天启二年广宁失守,乃拜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三年,为魏忠贤党所谗,乞归。崇祯二年,后金兵陷畿辅州县多处,思宗命承宗守通州。次年,收复遵化等四城。后以大凌河等地失守,廷臣归咎承宗筑城之计,引疾归。家居七年,十一年,清兵攻高阳,率家人拒守,城破,投环死。子孙多人皆战死。福王时谥文忠。有《高阳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