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泉兼轻冰

出自唐代杜甫的《龙门镇(龙门镇在成县东后改府城镇)》,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ì quán jiān qīng bīng,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
细泉兼轻冰,沮洳栈道湿。
不辞辛苦行,迫此短景急。
石门雪云隘,古镇峰峦集。
旌竿暮惨澹,风水白刃涩。
胡马屯成皋,防虞此何及。
嗟尔远戍人,山寒夜中泣。
()
沮洳,栈道,短景,古镇,峰峦集,风水,白刃,寒夜

诗词的中文译文:
细小的泉水上覆盖着轻薄的冰,
道路湿润,商队停留不愿辞别。
辛苦的行走,紧迫的进程。
石门之中,云雾升起,道路阻隘。
古老的城镇,山峦叠嶂相聚。
旌旗竿头,夜幕降临,景色暗淡。
寒风刺骨,水流凝滞。
边防驻扎在成皋,
保卫者们面临着怎样的困境。
唉!远离家乡的士兵们,
山寒之夜独自伤心哭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代写的一首诗,诗人描绘了龙门镇的景色和环境,表达了诗人对离家的远征战士们的思念和关切之情。

诗中描绘了细小的泉水上薄薄的冰层和湿润的栈道,形容了景色的寒冷和湿润。诗人描绘了自己辛苦行走的情景,迅速推进的时光,表达了自己的紧迫感。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石门之中障碍重重的云雾和蜿蜒的道路。古镇的山峦相聚,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古老的气息和壮美的背景。

诗中用旌旗竿头的景象来形容夜幕降临的景色,暗淡而寂静。寒风刺骨,水流凝滞,描绘了极度寒冷的环境,以及自然界的凝滞和沉寂。

最后,诗人提到了防卫成皋的边防驻扎在这里,面临着艰难的困境,表达了对士兵们的思念和担忧之情。最后一句“嗟尔远戍人,山寒夜中泣”是诗人对士兵们的哀叹和悲叹,以及自己的情感宣泄。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结合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展现了昏暗的景色以及作为士兵生活的艰难和困苦,表达了对离家远征的士兵的关注和思念之情,以及对战争的悲叹和悲痛。整体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冷和深夜中的战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士兵命运的思考和关切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