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解随风乱飞舞

出自宋代宋自逊的《看人取木绵》,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àn jiě suí fēng luàn fēi wǔ,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经杨有花飞作絮,黄芦有花亦为絮。
此絮天寒不可衣,但解随风乱飞舞
木绵蒙茸入机杼,妙胜春蚕趼中缕。
均为世上一草上,有用无用迺如许。
木绵有用称者稀,杨花芦花千古传声诗。
()
不可衣飞舞:(动)像跳舞似的在空中翻飞:雪花~|彩蝶在花间~|神色~。
蒙茸机杼:1.指织机。杼,织梭。2.指织机的声音。3.指纺织。4.犹机棙。机关。5.引申为事情的关键。6.比喻诗文创作中的新巧构思和布局。
均为有用:可以利用、有价值、耐用。
无用:无用wúyòng∶不适用的无用而傲慢自大的文职人员。∶没有价值或意义的;没有用处或效果的在字母表中无用的字母。
称者杨花芦花:(名)芦苇花轴上密生的白毛。

《看人取木绵》是宋代诗人宋自逊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经过杨树上的花飞散成棉絮,黄芦上的花同样也是棉絮。这些絮棉天寒时不能做衣物,只能随风飘舞。棉絮被采集进纺机,奇妙地胜过春蚕吐丝。它们都是世间一草一木,有用与无用都如此。棉絮的有用者稀少,而杨花、芦花的传声千古。

诗意:
《看人取木绵》通过描绘杨树和黄芦上的絮棉,表达了一种物物相通、物我相依的情感。诗人将杨花和芦花的絮棉比喻为人生中的无用之物,它们没有实际的价值,但却承载着诗人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诗中提到,杨花和芦花的絮棉被用于制作衣物的很少,但它们却以其美丽和传世的声音成为了诗人的灵感和创作之源。

赏析:
《看人取木绵》以杨花和芦花的絮棉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比喻,展示了诗人对生命和人性的感悟。诗中的杨花和芦花絮棉象征着人生中的琐碎和无用之物,但它们却以其独特的美丽和传世的声音成为了永恒的艺术形象。诗人通过对细小事物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对大自然和人生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诗中的"木绵"一词意指絮棉,它被描述为进入纺机的材料,与春蚕吐丝相比,具有神奇而胜过的特质。这种对细小事物的赞美和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诗人认为,世上的一草一木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即使它们看似无用,也有其独特的美和价值所在。

整体上,《看人取木绵》这首诗词通过对杨花、芦花的絮棉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的哲理和对细小事物的关注。诗人借助细腻的描写和比喻,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思考。这首诗词以其简洁而深远的意境,展示了宋代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宋自逊

[约公元一二oo年前后在世]字谦父,号壶山,南昌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庆元末前后在世。文笔高绝,当代名流皆敬爱之。与戴复古尤有交谊。他的词集名渔樵笛谱,《花庵词选》行于世。...

宋自逊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