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乌西去水东流。宋代。邵雍。阳乌西去水东流,今古推移几度秋。四面远山长敛黛,不知终日为谁愁。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阳乌西去水东流,
今古推移几度秋。
四面远山长敛黛,
不知终日为谁愁。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景色宜人的天津,但作者却感到忧愁和迷茫。阳光偏西,水流向东,时间流逝,秋天来了又去了多少次。四周的远山笼罩在蓝灰色的山青之中,作者不知道自己整天为何而忧愁。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的景色描绘了阳光偏西,水流向东,给人一种时光流转的感觉。作者通过描写远山长敛黛的景象,表达了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远山的蓝灰色给人以沉郁的感觉,与作者内心的忧愁相呼应。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的迷茫和困惑。作者不知道自己整天为何而忧愁,这种无名的愁苦让人感到无从解答。这种情感的描写,使得诗中的景色与作者的内心感受相结合,增加了诗词的深度和韵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准确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环境和内心的感悟和思考。它展示了邵雍对人生、时间和存在的思考,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和困惑。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