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断斩青海戎

出自唐代杜甫的《相和歌辞·后苦寒行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tiān bīng duàn zhǎn qīng hǎi róng,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
南纪巫庐瘴不绝,太古已来无尺雪。
蛮夷长老怨苦寒,昆仑天关冻应折。
玄猿口噤不能啸,白鹄翅垂眼流血,安得春泥补地裂。
晚来江门失大木,猛风中夜吹白屋。
天兵断斩青海戎,杀气南行动坤轴,不尔苦寒何太酷。
巴东之峡生凌凘,彼苍回轩人得知。
()
长老:(名)①(书)年纪大的人。②对和尚的尊称。
苦寒:(形)极端寒冷;严寒:~地区|气候~。
玄猿口噤不能:1.不可能;不能够。2.〈方〉不允许,不可以、不应该、没有能力。3.〈方〉不至于。
流血:出血。【造句】他的手指头不小心被刀片割破而流血。

中文译文:《相和歌辞·后苦寒行二首》
南纪巫庐瘴不绝,太古已来无尺雪。
蛮夷长老怨苦寒,昆仑天关冻应折。
玄猿口噤不能啸,白鹄翅垂眼流血,
安得春泥补地裂。
晚来江门失大木,猛风中夜吹白屋。
天兵断斩青海戎,杀气南行动坤轴,
不尔苦寒何太酷。
巴东之峡生凌凘,彼苍回轩人得知。

诗意:此诗形容了山川之间的严寒和凄凉景象,以及寒冷与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困境。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环境和人们的遭遇,表达了对时代的无奈和忧思。

赏析:诗中以南纪巫庐和昆仑天关作为背景,描绘了极寒的自然环境。诗中的玄猿和白鹄是象征,它们因为寒冷而束手无策,无法发出声音和翱翔。诗人以春泥补地裂的形象,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渴望和希望。而后面的描写则表达了社会动荡和战争的残酷现实。

最后的两句“巴东之峡生凌凘,彼苍回轩人得知”,意味着人们开始了解和感受到这些苦难和困境。整首诗通过形象地描绘自然景物和战争场景,以及运用象征手法,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时代的无奈和对人民疾苦的关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