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汝归欤?风雨蔽江,烟尘暗天。况雁门阨塞,龙沙渺莽,东连吴会,西至秦川。芳草迷津,飞花拥道,小为蓬壶借百年。江南好,问夫君何事,不少留连?
江南正是堪怜!但满眼杨花化白毡。看兔葵燕麦,华清宫里;蜂黄蝶粉,凝碧池边。我已无家,君归何里?中路徘徊七宝鞭。风回处,寄一声珍重,两地潸然!
沁园春·送春。宋代。刘辰翁。春,汝归欤?风雨蔽江,烟尘暗天。况雁门阨塞,龙沙渺莽,东连吴会,西至秦川。芳草迷津,飞花拥道,小为蓬壶借百年。江南好,问夫君何事,不少留连?江南正是堪怜!但满眼杨花化白毡。看兔葵燕麦,华清宫里;蜂黄蝶粉,凝碧池边。我已无家,君归何里?中路徘徊七宝鞭。风回处,寄一声珍重,两地潸然!
参考资料:
1、沙灵娜.《宋遗民词选注》.成都:巴蜀书社,1995:第92-93页
德祐二年(1276)的春天,临安沦陷。宋然帝并三宫北迁,南宋基本灭灭亡。从此对于春天,刘辰翁生出别样的情愁。触目之处,他觉得“满湖山、犹是春愁”。每到春日,他便陷入追忆,写下大量送春的作品,抒发对宋朝故国沦亡的哀伤,《沁园春·送春》即是其中一首。
参考资料:
1、刘石.《宋词鉴赏大辞典》:中华书局,2011:第1306页·
词题为“送春”,词人感叹春色、春事,实际上是借以哀伤宋朝故国的沦亡,全词即围绕这一题意展开。
上阕前三句以“春汝归欤”发问,向读者展现出春将归去的场景:风雨蔽江,烟尘暗天,春天像一个要归家的行客,即将远去。词人面对春天的归去,心有不甘,因此小心询问:春天你真的要走吗?然而春天不顾词人的留恋,还是义无反顾地离开了。走时风雨交加,百花凋零,烟雾漫天,一片凄然。那么春天究竟能走向哪里呢?词人从东、南、西、北四个空间方位将春天可能走的方向一一呈现:北有险关挡道,南有旷漠阻隔,东至江浙,西到八百里秦川,到处都是芳草遮渡口,飞花塞道路,春想归去,却无家可归。所幸的是还有一个蓬壶仙岛,可以小居百年。那么,既然四处无路,词人为何冒出一句“小为蓬壶借百年”呢?原来,这一句正是喻指北宋灭亡、宋室南渡,偏处江南一隅的上百年历史。通过此句隐喻,整首词借伤春、送春、问春来寄托哀悼北宋南迁,终致南宋灭亡的主旨便愈见清晰。之后,“江南好,问夫君何事,不少留连”的问春,也就有了着落。南宋朝廷偏安江南,置北方失地于不顾,肯定是认为“江南好”。但是,既然“江南好”,缘何仅寄居百年就匆匆离去了呢?这“问夫君”,字面上看是女子问丈夫,但这“君”,实际上正是指南宋的最高统治者。词人深责南宋当政者不思进取,全无志气,自甘沉溺江南l临安这个洞天福地,最终致江南国土尽失。“问夫君何事,不少留连”一问,问得尖锐、深刻而又满怀沉痛和哀伤。
下阕则集中写南宋灭亡后让人“堪怜”的春色。这“江南正是堪怜”与上阕“江南好”形成对比反差。“但满眼杨花化白毡”,表面上言春色已尽,实际上在词人眼中,这如同大地披丧服,处处寄寓着作者为故国沦亡的哀悼之情。接下来“看"字引领的四句,描述南宋宫廷如今长满野草,蜜蜂和蝴蝶在昔日的帝王台上飞舞。故国何以如此,词人没有正面作答,但在字里行间却埋藏着词人那颗被压抑的对故国眷念的赤子爱国之心。在这颗跳动的赤诚之心上,既淤积着痛恨宋朝君臣无能的愤懑,又弥漫着个人无能为力的痛楚。情已至此,词人干脆抛开前面的比兴象征,直接宣泄自己迷茫彷徨的忧伤:“我已无家,君归何里?中路徘徊七宝鞭。”春色已尽,国运到头。词人犹豫徘徊感到前途渺茫,即使握有七彩珍宝做的马鞭又能怎样,难道还能使时光倒流?春天重回,国运复振?一切都晚了,一切复兴赵宋王朝的梦想都是枉然。全词在“风回处,寄一声珍重,两地潸然”三句后戛然而止。国家虽已败亡,但词人仍眷恋于故国不愿离去。在一声珍重的问候中,将词人对故国的眷恋融会其中,真是语短情长,令人回味。
参考资料:
1、姜钧.《宋词大鉴赏》:外文出版社,2012:第386-387页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刘辰翁。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赏牡丹呈席上诸友。明代。先竹深府。国色天香映画堂,荼蘼芍药避芬芳。日熏绛幄春酣酒,露洗金盘晓试妆。三月繁华倾洛下,千年红艳怨沉香。看花判泥花神醉,莫惹春愁点鬓霜。
奉送陆中丞长源诏征入朝。唐代。皎然。诏下酂侯幕,征贤宠上勋。才当持汉典,道可致尧君。藩牧今荣饯,诗流此盛文。水从吴渚别,树向楚门分。宿寺期嘉月,看山识故云。归心复何奈,怊怅在江濆。
石桥岩。明代。袁宏道。天门即前阍,石桥即复户。两门去几何,五五二十五。石老易生云,山髡不藏虎。岳神饶客情,阁起千峰雨。
寄魏菊庄庆之。宋代。韦居安。一庄纯种菊,此地著诗仙。再世陶元亮,三生魏仲先。餐英知正味,饮水得长年。每见君吟稿,予怀亦洒然。
汶阳重九。宋代。汪梦斗。烧灯才了客天涯,秋过重阳未到家。自叹满梳搔白发,不堪好酒对黄花。折腰肯使羞元亮,落帽多应罪孟嘉。寂寞汶阳溪上路,寒风拂柳晚阴斜。
次韵赵正之同年客中。宋代。范成大。清班合列大明宫,自要牛刀试一同。踏偏巉岩吾道在,莫将寻尺较穷通。毡车席帽各青春,花下骅骝一哄尘。离合飘零十霜露,咸阳客舍有诗人。可怜山县五斤手,不识王孙八斗才。君自扶摇有霄汉,从渠蜩鷃舞篙莱。
读系年录。宋代。乐雷发。娄敬金缯满去辀,便看雷雨润遐陬。诸贤自抗排云议,宰相方深偃月谋。湘国乍闻悲鵩鸟,秣陵还听唱符鸠。九原晏老君知否,搔首青编恨未休。
和一峰读书楼。明代。王夫之。竹户绿光迥,疏窗素影幽。曲通邀月径,直上摘星楼。片字非虚设,孤心自泳流。陈言皆此日,无往不天休。
春日杂兴(五首)。明代。刘基。日自西驰水自东,落花飞絮总随风。旧巢燕子今何处,烟雨庭台似梦中。
琴曲歌辞·雉朝飞操。唐代。韩愈。雉之飞,于朝日。群雌孤雄,意气横出。当东而西,当啄而飞。随飞随啄,群雌粥粥。嗟我虽人,曾不如彼雉鸡。生身七十年,无一妾与妃。
菊花枕。明代。夏原吉。采得东篱半亩秋,装成一枕著床头。芳心不管鸳鸯妒,清梦时凭蝴蝶游。绝域重明无足儗,天孙七宝岂能俦。饮馀携傍梅花卧,玉钿金钱眩醉眸。
宿太平寺。明代。吴与弼。春风一宿太平禅,桃李芳菲霁月圆。明发青山怀雪爪,笋舆人在白云边。
感春十三首。宋代。张耒。南山如佳人,秀色慰我思。微风从东来,清洛摇春漪。驱马出门去,悠悠踏长堤。暖日丽花草,微云渡南溪。高丘者谁子,断裂岗前碑。当年岂不伟,泯泯今谁知。老翁驱牛耕,坟草半已犁。功名但若此,达士观如遗。饮酒复饮酒,劝君无复辞。人生百无益,惟有饮庶几。
赠刘琨诗二十首 十七。魏晋。卢谌。先民颐意。潜山隐几。仰熙丹崖。俯澡绿水。无求于和。自附众美。慷慨遐踪。有愧高旨。
糟豚蹄东阳酒送理之。元代。薛汉。彭生失足落糟丘,醉入肌肤味更优。亦有曲生差可意,伴君倚槛看春流。
和崔侍中从驾经山寺诗。南北朝。萧悫。钩陈夜警徼,河汉晓参横。游骑腾文马,前驱转翠旌。野禽喧曙色,山树动秋声。云表金轮见,岩端画栱明。塔疑从地涌,盖似积香成。泉高下溜急,松古上枝平。仪台多壮思,丽藻蔚缘情。自嗤非照庑,何以继连城。
柳枝。清代。项鸿祚。抱月飘烟一尺腰,掌中娇。晚出闲庭整翠翘,摘红蕉。珠露穿丝交影细,蜘蛛坠。寻思七夕是今朝,转无憀。
某蒙君章兄宠示樱桃佳篇辄依韵奉和。宋代。强至。炎蒸有正色,下与地气关。相结成含桃,使冠百果班。独忧赤日曝,坐变红成殷。多应绛阙种,流落来尘寰。金盘泻不定,四走如循环。睡龙失火齐,颔空皆血潸。以口比樊素,白傅夸娇鬟。却嗟荔子陋,远在炎荒山。每岁贡天子,险路劳缘扳。岂如盛京洛,地广生不悭。朝须暮可进,先御后匪颁。离树既不久,弗改犹童颜。吁嗟唐中宗,游乐芳林闲。君臣失仪度,口摘省手攀。不闻荐先庙,书在史册间。愈籍争诗豪,劲句尝往还。予知青冥赐,难到山溪湾。林园幸自有,圆颗赫不黫。虽热岂厌食,纵密宁忍删。况此鲜嫩质,非并青梅顽。
沈太守邀饮骊台口占纪胜二绝 其一。明代。许子伟。嶪嶭山城古石龙,碧流环绕似云从。登台会见文翁化,指点千家屋可封。
又和见喜病间。宋代。杨万里。初病杨花犹乱飞,即今梅子已黄稀。卧惊节物遽如许,起得沉绵更解肥。云寺耶溪招布袜,斜风细雨欠蓑衣。半生不结修门梦,只梦家山唤早归。
寄送许待制知越州。宋代。梅尧臣。喜公新拜会稽章,五月平湖镜水光。菡萏花迎金板舫,葡萄酒泻玉壶浆。云归秦望山头静,雨洗若耶溪上凉。天子不能烦待从,可将吟咏报时康。
赠净慈主人五首。宋代。陈造。平时野饭与岩栖,忽向皇都作住持。见说禅和蜂蚁聚,心闲只似瑞岩时。
荷花。宋代。秦观。方塘收雨脚,落日半遥岑。芙蕖净娟娟,丽服抚翠衾。无言意自远,欲渡秋水深。缅怀平生人,对此讵可寻。弄芳惜晼晚,酒至谁与斟。天涯有归云,聊寄相思心。心开获清赏,芙蕖一何绮。美人艳新妆,敛袂照秋水。端如荡子事,顾自良家子。黄金选燕赵,摇落对江沚。薄暮风雨来,独立泪如洗。望君君讵知,倾宫定谁似。
同戈怀古。明代。韩邦奇。英俊同戈地,隋唐百战秋。晋阳戎马歇,瓜步锦帆收。风野平沙合,霜林落叶稠。更怜金水碧,咽咽下徐沟。
送盛克明辟掾浙省移家吴兴。元代。成廷圭。十年三送沧江别,此日分携又不同。辟掾远趋青锁闼,移家喜近水晶宫。勿论后会知何地,且念离群独老翁。幕府郎君应问讯,为言憔悴坐诗穷。
别盈上人。唐代。韩愈。山僧爱山出无期,俗士牵俗来何时。祝融峰下一回首,即是此生长别离。
绍兴以后蜡祭四十二首。清代。佚名。[姑洗为羽]日昱乎尽,容光必照。肸蚃之交,惟人所召。有监在下,视兹升燎。肃若其承,云骈星曜。
和路枢四首。宋代。胡寅。前筹初见翊元枢,何事扁舟泛五湖。脱屣红尘谁肯办,挂冠黑发世应无。原陪几杖登南阜,遥想氛埃暗北区。晚节功名端不免,云台依旧矗天都。
睡起。宋代。裘万顷。疾去得安卧,寒宵不知长。邻鸡忽闻声,曙色侵我床。人生孰无营,晨兴固其常。奈何以一身,投之百忧场。吾方休吾心,与世长相忘。适逢希夷翁,授我枕中方。意行到华胥,日昃犹徜徉。回观一世人,扰扰良可伤。谁能从我游,要须留春皇。
落花。宋代。宋祁。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