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收拾多少

出自宋代京镗的《酹江月(次眉州李大著韵)》,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èn shōu shí duō shǎo,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
_颐江畔,问收拾多少,山光水色。
此是朝宗东去路,准拟鸣鼍浮鹢。
儒馆英游,侯藩贤望,便合还丹极。
九重渴想,甘泉闻道虚席。
因念北阙同朝,西州联事,久矣心相得。
邂逅天涯拚一笑,洗我尘胸俗臆。
报国无功,归田有兴,寤寐松坡侧。
他时音问,且凭来信鳞翼。
()
收拾,虚席

这首诗词《酹江月(次眉州李大著韵)》是宋代京镗创作的。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颐江畔,问收拾多少,山光水色。
这是朝廷东去的路,预备鸣鼍浮鹢。
儒馆英才游,侯藩贤士,便合还丹极。
九重渴望,甘泉传来虚席。
因思念北阙同朝,西州共事,长久以来心相得。
偶然相遇于天涯,拼尽一笑,洗净我尘胸俗臆。
报国无功,归田有兴,醒来睡去在松坡旁边。
他日有音问,就凭借来信的鳞翼。

诗意:
这首诗以江畔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与追求。诗中首先描绘了江畔的山光水色,营造出宁静美丽的环境。然后,诗人提到了朝廷东去的路,预备鸣鼍浮鹢,这可能是指作者自己或其他士人将要离开朝廷,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儒馆中的英才游学之士和侯藩的贤士,暗示了自己身处的学术环境和社会关系。诗人表达了对学术成就和官职荣誉的向往,同时也意味着他渴望在学问上有所造诣,进一步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诗中还有对甘泉的向往,甘泉是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无上的荣誉和富足。九重渴望表示诗人对这种荣誉的渴求。然而,虚席的传闻让诗人感到苦闷和失望,因为他尚未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抱负。

接下来,诗人回忆起与同僚和友人的种种交往和合作,表达了对这些友情和默契的珍视。他们共同探讨学问,共同承担事业,心意相通已有很长时间。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展望和希望。他希望即使离开了朝廷,也能与友人保持联系,通过来信传递彼此的消息和问候。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江畔的景色和描绘内心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与追求。诗中运用了一些意象和象征,如山光水色、鸣鼍浮鹢、儒馆英才、甘泉等,增加了诗词的艺术性和表现力。整首诗词情感丰富,既有对荣誉和成就的向往,也有对友情和默契的珍视,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纷繁复杂。通过诗词的赏析,读者可以感受到宋代士人的思考和追求,同时也能从中汲取一些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启示。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充满了对理想和抱负的追求,以及对友情和人际关系的重视,呈现了宋代士人的精神风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京镗

京镗(1138 —1200)字仲远,南宋丞相、词人,晚号松坡居士,豫章(今江西南昌)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历知江州瑞昌县。孝宗召对称旨,擢监察御史,累迁右司郎官。淳熙十五年,授四川安抚制置使,知成都府。光宗绍熙二年(1191),召为刑部尚书。五年,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庆元二年(1196)拜右丞相,六年进左丞相,封翼国公。卒年六十三。卒后赠太保,谥文忠,后改谥庄定。有诗集七卷、词集《松坡居士乐府》二卷,《文献通考》传于世。事见《诚斋集》卷一二三《京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九四有传。...

京镗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