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淮白鱼二首。宋代。曾几。十年不踏盱眙路,想见长淮属玉飞。安得玻璃泉上酒,藉糟空有白鱼肥。
《食淮白鱼二首》是宋代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食淮白鱼二首
十年不踏盱眙路,想见长淮属玉飞。
安得玻璃泉上酒,藉糟空有白鱼肥。
译文:
十年来没有踏上盱眙的路,却想念长淮的美食。
如果能在玻璃泉边享用美酒,就能借用那些废弃的酒糟,虚有丰腴的白鱼。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淮河和盱眙美食的思念之情。盱眙是一个位于江苏省的地方,以盱眙白鱼闻名,而长淮则指淮河的上游地区。诗人多年未曾去过盱眙,但他心中对那里美味白鱼的记忆依然深刻。他幻想着能够在玻璃泉的边上,品尝到美酒,并且用废弃的酒糟来喂养肥美的白鱼。
赏析:
这首诗以写景抒怀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盱眙美食的留恋之情。十年未去,却对盱眙的记忆犹新,可见美食对诗人的吸引之大。诗中的玻璃泉和废弃的酒糟都是诗人幻想中的元素,它们象征着美好与浪费之间的矛盾。诗人希望能够在理想的环境中,享受美酒佳肴,但他也意识到这一切只存在于幻想之中。整首诗意境幽远,情感真挚,通过对美食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和美好事物的思念之情,引发读者对故乡和美食的共鸣。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曾几。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舟泊塘栖。清代。方仁渊。风紧岸移速,舟行水拍堤。雨收篷背重,春暖柳丝低。言语初闻越,人家半枕溪。鳜鱼烹正熟,沽酒宿塘栖。
冬日偕王君奉容六言舍弟文度登圭峰限韵。明代。李之世。寒山明积翠,远水带晴岚。政有登山屐,何辞长夜酣。磬声来梵阁,泉韵滴虚潭。共惬丘中赏,还参麈下谈。流云生石室,香露洒松龛。缥缈明霞合,空濛瑞蔼涵。攒峰横巀嶪,黝壑静沈㽎。藉草聊同适,传杯尚谢啉。缑山逢子晋,面壁想瞿昙。惟有他年约,云萝好结庵。
独坐感怀。清代。缪公恩。猎猎东风急,云开雪意阑。耽吟忘坐久,多病怯春寒。白发随才短,愁肠赖酒宽。徘徊看日影,已过石阑干。
觅茶。宋代。谢枋得。茂绿林中三五家,短墙半露小桃花。客行马上多春日,特扣柴门觅一菜。
墨庄十有为庐陵高半穷神道人题。明代。张天赋。寂寂无声太古弦,先天冥会坐端然。光风霁月从烹炼,春蚓秋蛇共蜿蜒。生意两间归范冶,广寒平地见婵娟。清泉白石堪脩禊,笔砚终身结好缘。
冬日扈驾猎龙山同尚书蹇公学士胡公登斗首山佛窟寺偶成十诗奉简 其四。明代。金幼孜。空寂浑无事,从来远俗氛。崖深留冻雪,松老驻寒云。碧殿香烟静,层云紫翠分。下方尘扰扰,钟磬有谁闻。
挽王梅窗。元代。尹廷高。故宅荒凉锁白云,招魂无计泪沾巾。吟编散尽难知次,遗像清癯已逼真。化鹤山头笙韵歇,浴鹅池畔墨痕新。绿衣歌散罗浮晓,月落参横不见人。
天池晚眺二首。宋代。董嗣杲。天灯逢夜涉江危,直绕文殊阁上飞。暗里试将衫袖裹,只馀树叶几星归。
夜起。清代。郑孝胥。林杪春江月上时,楼中清影久参差。四更欲尽五更转,犹有幽人恋夜迟。
排门夫。宋代。方岳。一家一夫排门起,五家一甲单出里。夫须襏襫潦雾愁,与官输木供边垒。沙场草青胡运衰,军书抵急飞尘埃。官须排杈二十万,岩邑配以三千枚。黠贪分头挼裳唾,田里宁容高枕卧。望青径指三尺坟,踏白邀为万金货。残尔家,尔勿嗟,行取金钱宁尔耶。小人所忧在一饭,政坐尔冢残吾家。待吾举火者百指,母已癃病儿垂髽。社朝浸种亦已芽,秧田未翻生荠花。吏呼劝农今几日,典衣已供塘堨册。九年回首奈若何,梦绕江南与江北。
立秋日登乐游园。唐代。白居易。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南飞吉。清代。洪亮吉。乌鸦耶,燕雀耶,南飞者利耶。辕门中,置大鼓,将军紫衣气如虎。弯弓北来射鹦鹉。
浣溪沙(席上再作)。宋代。洪适。不见丹丘三十年。青山碧水想依然。自惊绿鬓已苍颜。月在柳梢曾径醉,雨荒院菊有谁怜。绣衣归与古人言。
次韵答荆南王君行见寄七首 其七。宋代。项安世。锦城虽好劣吾庐,作吏不如归读书。千羡万羡王隐居,有田可耕湖可渔。
题景上人山门。唐代。施肩吾。水有青莲沙有金,老僧于此独观心。愁人欲寄中峰宿,只恐白猿啼夜深。
巴西驿亭观江涨,呈窦使君(一作窦十五使君)。唐代。杜甫。宿雨南江涨,波涛乱远峰。孤亭凌喷薄,万井逼舂容。霄汉愁高鸟,泥沙困老龙。天边同客舍,携我豁心胸。
再示兼中。明代。释函是。天语新传法运回,寒梅依旧雪中开。云閒僧卧青山稳,林外人寻白社来。空寂欲同真梦泡,豪华休作幻楼台。吾门大有酬恩句,举向高堂进一杯。
和陶酬刘柴桑。宋代。苏轼。红藷与紫芽,远插墙四周。且放幽兰春,莫争霜菊秋。穷冬出瓮盎,磊落胜农畴。淇上白玉延,能复过此不?一饱忘故山,不思马少游。
中秋佳月怀杜安行冯当可二首。宋代。郭印。绝胜寻常三五盈,魄成金气自然清。烟云敛迹秋空阔,星斗沉光夜色明。璧堕江心随浪涌,镜飞天面逐人行。四方万里同清赏,大地今成白玉京。
海藏楼杂诗 其二十三。清代。郑孝胥。石遗失其偶,孤吟成老鳏。故山愁独归,岂如寄朝官。下笔不自休,神伤赋萧閒。江郎才未尽,晚景犹悽酸。别来肆于诗,皮陆可跻攀。鳏夫与冷宦,气味极相关。流传悼亡作,微之何足言。
病起寄二林。宋代。舒岳祥。心地缅然平,乔林夏气清。炎风疏鸟毳,凉雨滴蝉声。输翠专攻守,弓函誓死生。吟成与谁寄,二子在鄞城。
在武昌作。明代。徐祯卿。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重以桑梓念,凄其江汉情。不知天外雁,何事乐长征?
观兰亭箕山王俣书扁二首 其一。元代。曹伯启。大族高名百世同,天怜佳话契元功。山禽唤醒三生梦,人在循环曲水中。
题新榜(在浙幕,沈崧得新榜示题其末)。唐代。罗隐。黄土原边狡兔肥,犬如流电马如飞。灞陵老将无功业,犹忆当时夜猎归。
闻雁 其四。明代。王弘诲。结阵寒云夕照斜,白蘋红蓼对江花。多才似欲怜庄叟,作意长鸣度远沙。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近现代。毛泽东。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次韵冷冷轩。明代。陈镒。彼美玉山泉,涓涓出深谷。汇作井洞幽,其下龙蟠伏。馀流散无声,清寒入山木。曲折数里遥,故绕诗人屋。檐间寒月映,檐外秋云宿。分贮归瓶罂,不用接脩竹。清声惟在耳,久听天机熟。寄语冷冷轩,吾当挂冠服。
冬日扈驾猎龙山同尚书蹇公学士胡公登斗首山佛窟寺偶成十诗奉简 其六。明代。金幼孜。江山如画里,满目尽乾坤。翠拂旌旗动,风吹鼓歌喧。晴烟分野色,旭景散春温。喜有同袍在,幽期可共论。
和永叔琅琊山六咏其五石屏路。宋代。梅尧臣。寻常画屏多画山,何意此山还作屏。峭排直上几千尺,下有石路莓苔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