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枝(淡月)。唐代。王质。惯得娇云赶不开。去还来。淡光无可照楼台。且停杯。薄雨疏疏时几点,洒浮埃。卖花未上担儿抬。听他催。
《杨柳枝(淡月)》是宋代王质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习惯了娇云无法驱散。去又回。淡淡的月光无法照亮楼台。先停下酒杯。薄雨零星地洒落,飘散着尘埃。卖花的人还未上街,听见他催促。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安静而寂寥的夜晚景象。杨柳枝轻轻摇曳,像娇云一样纠缠不去,月光若淡若浅,无法照亮高楼大厦。诗人停下了手中的酒杯,感受着轻柔的细雨,雨点洒落在尘埃之上。此时,街头的卖花人还未出现,但诗人却能听到他的催促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夜晚的景色,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寥寥数语中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静谧而温柔的氛围。诗中的杨柳枝、娇云、月光、楼台、酒杯、薄雨等形象,营造出一幅雅致的画面,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捕捉,表达了内心的感受和情绪。
诗中的"杨柳枝"象征着温柔和娇媚的形象,与"娇云"形成了对应,两者相互交织,无法分离。"淡光无可照楼台"则表现了月光的苍白和无力,无法照亮高楼大厦,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诗人停下酒杯,静静地感受着薄雨的洗礼,这种细腻的描写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柔情。"卖花未上担儿抬"则暗示了夜晚的寂寥,街头的喧嚣尚未到来,只有寥寥数点的薄雨和尘埃。
整首诗以细腻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夜晚幽静景色的感慨和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细致入微的观察,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温馨的夜晚画卷中,让人沉浸其中,感受其中的美好和静谧。
王质(769年—836年),字华卿,太原祁人,王潜第五子。清廉方雅,为政有声。虽权臣待之厚,而行己有素,不涉朋比之议。在宣城辟崔珦、刘濩、裴夷直、赵丱为从事,皆一代名流。视其所与,人士重之。...
王质。王质(769年—836年),字华卿,太原祁人,王潜第五子。清廉方雅,为政有声。虽权臣待之厚,而行己有素,不涉朋比之议。在宣城辟崔珦、刘濩、裴夷直、赵丱为从事,皆一代名流。视其所与,人士重之。
交趾还途中赠士谦 其二。明代。解缙。处士年年种菊枝,几回霜雪满东篱。春风天上移根种,又见新承雨露时。
霜后纪园中草木十二绝。宋代。范成大。遮藏茉莉槛,缠裹芭蕉身。我亦入室处,忍寒待阳春。
挽诗。明代。梁兰。令名夙兴慕,良觌恨未遑。胡为即长瞑,生死徒相望。虽无交好故,而独增叹伤。所伤吾道穷,善人日云亡。深泉永潜寐,封树经几霜。往行有足称,人情自难忘。爰采一束刍,路远不得将。
吴资政挽词二首。宋代。梅尧臣。天下文章老,为公地底铭。平生怀道德,铺写若丹青。蒲市一朝罢,洛人皆泪零。嗟嗟庙堂贵,今以柏为庭。
春雪。金朝。王世赏。只谓春天暖,宁知雪霰飞。龙蛇且深蛰,花柳不胜威。糁糁凌风细,纷纷带雨稀。谁当问穹昊,生杀果何机。
吴太宰新堂初成有鹊来巢。明代。顾璘。相国新开绿野堂,堂前灵鹊早呈祥。来依乔木营门户,欲傍青云化印章。幽砌颇宜迎客噪,高檐何碍顺风翔。雕梁画栋相鲜地,最爱诗题素璧光。
月庵歌。宋代。邹极。吴侯之来适荒年,政修民苏犹解悬。庭无留讼狱屡空,百姓爱悦奸吏悛。公馀何以度永日,坐督皂隶先疏泉。泉潴为沼净可鉴,清范即与名俱传。今年时丰民事简,退食纵步山之巅。诛锄芜秽出古木,矫如虬龙上参天。夷高培坳荫其下,百里胜景尽目前。烂柯石局候仙侣,月庵竹榻容醉眠。或弄瑶琴或放歌,或谈玄理或安禅。圆虚洞照万缘息,乾坤有量斯无边。庵中主人趣高上,喜我相过时留连。所嗟官满差迁去,肯顾衰翁须后贤。
感遇·之十六。唐代。陈子昂。圣人去已久。公道缅良难。蚩蚩夸毗子。尧禹以为谩。骄荣贵工巧。势利迭相干。燕王尊乐毅。分国愿同欢。鲁连让齐爵。遗组去邯郸。伊人信往矣。感激为谁叹。
暮春杂兴 其四。宋代。葛起耕。兰杜初芳湘水春,鹧鸪啼处草如茵。双鱼不寄衡皋信,空有灯花入梦频。
龙云观稼。宋代。刘弇。黄云扑扑拥千塍,恶岁嗷嗷比独登。稍取快襟移远岫,更从始击见秋鹰。
衰柳。唐代。吴仁璧。金风渐利露珠团,广陌长堤黛色残。水殿狂游隋炀帝,一千馀里可堪看。
丁亥仲春余归自岭右暂憩乡园读杜工部秦州杂咏怅然感怀因次其韵 其三。明代。陈邦彦。中原馀白骨,岭峤亦黄沙。短袷从新制,飞甍散旧家。檿丝鸣镝疾,骏足注坡斜。濒海风涛地,楼船莫浪誇。
和皇甫先生题唯庵。宋代。曹勋。十载重来春晚时,群峰献秀晓风微。清谈更读神仙句,一炷氲香忘却归。
别山诗。唐代。皎然。山翁亦好禅,借我风溪树。采药多近峰,汲泉有春渡。幽僧时相偶,仙子或与晤。自许战胜心,弥高独游步。如何区中事,夺我林栖趣。辞山下复上,恋石行仍顾。宿昔情或乖,庶几迹无误。松声莫相诮,此心冥去住。
晚春江晴寄友人/晚春别。唐代。韩琮。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秋夜。清代。张祖继。向晚柴门闭,小村新卜居。消磨秋夜永,涉猎古人书。照案镫光冷,横帏菊影疏。来朝先众起,带露采园疏。
南镇。清代。朱彝尊。稽山形胜郁岧峣,南镇封坛世代遥。绝壁暗愁风雨至,阴崖深护鬼神朝。云雷古洞藏金简,灯火春祠奏玉箫。千载六陵馀剑舄,帝乡魂断不堪招。
十六兄赴韶州從事。宋代。杨亿。魏帝台边拂战尘,初平山畔彩衣新。又攀高柳隋堤暮,却寄寒梅庾岭春。韶石间寻张乐地,曹溪首访司空人,男儿平昔四方志,莫厌区区走双轮。
赠鉴堂。宋代。徐元杰。方寸无尘眼有筋,如他图了几勋臣。更烦提起丹青手,写出惊天动地人。
舟发清江。宋代。释绍嵩。稳泛一船东,生涯真转蓬。烟浮平野碧,波软夕阳红。蒲树家家异,风光处处同。回看苍木杪,眼界入云中。
送耒阳刘百川时为余领省檄而归就赴永庠教。元代。陈泰。君辞蓬莱归几时,我住空山那得知。城南斗酒醉风雨,春透两颊冰融髭。长卿凌云我何有,万里功名新入手。著身天地即英雄,忠孝千年堪不朽。君方欲识颜平原,我亦想像元次山。浯溪石刻照肝胆,劲气长在沧浪间。驿亭梅花蘸溪水,明朝紫薇雨当止。梅边更说杜陵诗,青眼高歌望吾子。
后迎驾行。宋代。邓肃。挥鞭冲晓露,归鞍载夕阳。一日复一日,不见御袍黄。左衽须文绣,毡车奉珪璋。作意礼乐盛,而乃访毛嫱。上皇袭太平,珍怪乘四方。奇器惊鬼划,舞要欲雪翔。端为大盗积,万里来贪狼。文移急星火,搜抉到毫芒。伐柯则不远,吾道其复昌。君看天宇间,紫微已辉光。跃马今朝去,定拜御炉香。恶衣供禹御,茅茨覆尧堂。为邦消底物,人心归则王。
通山县寄朱元晦。宋代。汪大猷。碧涧环山麓,高低满百家。途穷疏骑气,县古听蜂衙。书倩云中雁,歌烦水底蛙。阳和不择地,随分得春花。
题吴教授所藏郭奉祠子虚墨梅 其一。明代。管讷。郎官远寄一枝春,写得冰花个个真。黄鹤山房明月夜,暗香疏影属诗人。
山中时景四首。明代。蓝智。独钓寒江雪满蓑,数峰相映玉嵯峨。闭门谁念山中客,自比袁安懒更多。
点绛唇(赠外孙猷)。宋代。仲并。秀出群儿,柳眉濯濯春庭院。不亲歌扇。弄笔勤书篆。翁已无能,老退惭E176面。欣同宴。坐来喜见。痛饮惊无算。
江上忆山居。明代。道敷。忍置一茅舍,空闲丛竹傍。限归憎月闰,乞梦愿更长。草合深埋径,苔知自过墙。还怜挂瓢树,到日叶俱黄。
爱妾换马。明代。李之世。祇分辞新宠,宁知念敝帷。妆台封玉镜,仙苑登金羁。孤泪双双落,长蹄宛宛垂。若为丽姬怨,端谢塞公悲。
固陵道中三首。宋代。文天祥。茅舍荒凉旧固陵,汉王城对楚王城。徐州烟火连丰沛,天下还来屋角争。
鲁望示广文先生吴门二章情格高散可醒俗态…鲁望之命也。唐代。皮日休。我见先生道,休思郑广文。鹤翻希作伴,鸥却觅为群。逸好冠清月,高宜著白云。朝廷未无事,争任醉醺醺。能谙肉芝样,解讲隐书文。终古神仙窟,穷年麋鹿群。行厨煮白石,卧具拂青云。应在雷平上,支颐复半醺。
次韵李成德谢人惠墨牛。宋代。谢薖。君不见八百里誇王氏驳,常策家童莹蹄角。绮襦纨裤竞奢豪,卧席不安愁祸作。何如传宝墨牛图,不饰青黄如素朴。向来奇画购千金,宜在兰台天椂阁。两牛方斗未雌雄,或奔而从或小却。其馀三四亦殊绝,或如虎卧鹤俛啄。滕王蛱蝶东丹马,嘉陵山水青田鹤。如将优劣比人材,长文何必惭文若。人言爱画亦一癖,被野牛羊何用貌。是家持论果非耶,烦君试为评其略。
寄题洪氏永则轩。宋代。刘宰。此则天然与性俱,执柯何必远求欤。父兄行已一家法,圣哲傅心万卷书。
韩林儿。清代。严遂成。韩林儿,或云李氏子,弥勒佛生山童死。黑牛白马巾红巾,青巾香巾随后尘。徽宗八世国号宋,正朔家家奉龙凤。瓜步舟覆儿可怜,明年始称吴元年。
因滇中使寄方子及。明代。欧大任。五载南音楚执圭,相思更在益州西。开边异代通华马,奉使何人祀碧鸡。客戴次工能共醉,蛮封么㱔请留题。还君鞭弭中原日,莫恨昆明听子巂。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宋代。陈造。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挽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繼今难。
五月西湖载酒游,芰荷香里雨初收。黄蜂飞近花边坐,白鸟来依柳下舟。
佩服尽从唐制度,笑谈不减晋风流。幽期莫更歌招隐,拟趁西风桂子秋。
西湖酌别便欲过草堂因冗未果小诗二章奉寄稍凉当买舟相晤也 其二。元代。郯韶。五月西湖载酒游,芰荷香里雨初收。黄蜂飞近花边坐,白鸟来依柳下舟。佩服尽从唐制度,笑谈不减晋风流。幽期莫更歌招隐,拟趁西风桂子秋。
十一月十三日病后始入仓。宋代。梅尧臣。曾非雀与鼠,何彼大仓为。狐裘破不温,黄狗补其皮。霜花逐落月,缀在枯槁枝。予年过五十,瘦寝冰生肌。
大江东去。金朝。刘志渊。人生最贵,禀五行真气,千灵夙赋。首足方圆天地肖,反被阴阳陶铸。秋月春花,昨朝今日,断送红颜去。前程路险,到时手足无措。算来除却一身,轻肥青紫,总是闲家具。好把中间心裂碎,静里调和龙虎。孕出灵珍,天光内发,变作明珠库。外融空界,卓然独纵霞步。
题杨补之十梅 其一 水。元代。徐贲。缥缈仙姝粉黛妍,静临寒碧照婵娟。冰肌亦是鲛房种,不独凌波有洛仙。
送张辉贡士还石埭。明代。程敏政。春满都亭不作寒,旧京南望路漫漫。青云长铗歌声壮,野水孤舟别意难。千里霜蹄应暂蹶,九霄风翮会高抟。他时出色归吾子,座上无惭老从官。
宋季实为作山水清远图。宋代。周密。绿云涨脩堤,红雾迷横桥。烟村近城郭,楼台郁岧峣。春风二三月,一舸浮清苕。枕水何人居,倚户看轻桡。回头见南山,孤塔峨山椒。耕牛引闲犊,秧水浮新苗。悠然爱吾庐,楚语何待招。
挽杨料院二首。明代。陈淳。早识渊源正,从师事切磨。天姿纯不颣,世俗淡无波。庐墓诚於孝,刑家俭以和。自应仁者寿,命也奈之何。
倦学。唐代。刘兼。乐广亡来水镜稀,宓妃嫫母混妍媸。且於雾里藏弱豹,休向窗中问碧鸡。百氏典填坟自苦,一堆萤雪竟谁知。门前春色芳如昼,好掩书斋任所之。
送李深卿赴省试。宋代。喻良能。事业平生在管城,策勋今日向神京。区区一第慁子耳,要听胪传第一声。
初夏斋中杂题三首 其二。元代。柳贯。经月始一出,移时还小劳。生涯依马磨,力作问蚕缲。藤刺青阴密,楸花紫艳高。雨晴看烂漫,草径莫令
孟子·杞柳。宋代。陈普。梓漆椅桐质本奇,用而为器始皆宜。倘令杞柳非柔顺,未必杯卷可得为。
谢紫微以画鹭二轴为寄。宋代。梅尧臣。白鹭画双素,粉毫幽趣多。翘沙依折苇,刷羽对衰荷。浦思悬秋壁,江情忆钓蓑。因君远相寄,诗咏对沧波。
即事四首。宋代。王炎。京国三年梦,家山二子丧。泪乾昏老眼,痛极断中肠。数尽谁无死,情钟自不忘。余生宁有几,回首意茫茫。
元日。唐代。李世民。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穆矣熏风茂,康哉帝道昌。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王。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
子夜歌 新秋寄怀主人。清代。许德蘋。凉云薄薄如罗绮。丝丝欲绣回文字。鸿雁不归来。叫奴心上猜。自怜腰减旧。却忆人同瘦。蓦见暗飞霜。沿堤柳色黄。
溪亭新筑石径漫题。明代。庞尚鹏。廿载瞿塘路上行,惊魂飘泊叹浮名。从今稳步随明月,肯信风涛陆地生。
邵节妇朱氏。明代。程敏政。半壁寒灯照苦辛,白头甘作未亡人。几家文献存孤子,一脉纲常系此身。雪后松筠真耐晚,风前桃李漫争春。登堂细阅丹青卷,击节还思板荡臣。
登楼。明代。文森。阗阗扰扰晚来閒,独倚危楼一望间。挈榼漫沽村市酒,开窗正对夕阳山。月来虚馆谁家笛,风度疏钟到竹关。只有渔翁无简束,扁舟摇曳白云湾。
庚寅除夕。明代。释函是。一帘灯火坐残更,百岁曾无此夕情。忍见新燐流大漠,不闻归客向孤城。痴心且逐今宵尽,活计从他后日生。收拾瓮头黄叶乱,悔教身世赚浮名。
送范尧夫。宋代。文同。遝遝走闾巷,都人起中宵。相拥候府门,惟恐失此朝。尽言来送公,车马城北桥。桥边脂辖亭,大尹此相邀。歌管盛宴集,簪裾合群僚。四座酒既行,相顾魂已销。亭前有杨柳,秋风减长条。折以持赠公,莫厌霜叶凋。节物虽谓晚,比春情更饶。递起劝公饮,双呼金翠翘。岂徒要公醉,恐公遽乘轺。借问何尔为,重公若琼瑶。美质未省变,与人存久要。既莫不可留,征衫遂飘飘,鸣驺过升迁,群甿闹如蜩。感公来二年,免我于无聊。今公舍我去,何由借诸朝。愿君富且贵,寿命等松乔。直似先令公,巍巍佐唐尧。涕泪逐公行,不惮公更遥。公诚上下通,和如奏笙箫。所以得如此,人情不相辽。嗟同缪与公,一时赴弓招。于今二十年,不见有所超。前日荷君相,与印垂之腰。使归守山郡,藏伏甘寂寥。闻公将治行,乃心日夜摇。恨不能送公,俯首类酸痟。徒为送公诗,有如草虫喓。强勉写之去,忧来立危谯。
寒女叹。金朝。李龏。国色久在室,寒女不自知。安得长不老,为君玄鬓衰。我有古时镜,一照一回悲。
后晋二主。明代。郭之奇。明宗爱婿反河东,契丹臣子成帝业。虎口难投一纸书,雁门已送诸州牒。北面穹庐南面华,中原无主任胡愶。胡册初颁作晋皇,身愿为臣妻为妾。尔不兴乱乱者谁,日来烦懑空嚅嗫。一朝社稷归兄子,十万横磨向翁詟。关南塞北几时收,翁怒而来孙已怯。生为负义死羁魂,运尽天亡嗟二叶。我思厉阶问石郎,卢龙孰使黄龙接。苟求一日居小朝,谁为千年除垢靥。
水调歌头(将迁新居不成有感戏作·时以病止酒,且遗去歌者·末□及之)。宋代。辛弃疾。我亦卜居者,岁晚望三闾。昂昂千里,泛泛不作水中凫。好在书携一束,莫问家徒四壁,往日置锥无。借车载家具,家具少於车。舞乌有,歌亡是,饮子虚。二三子者爱我,此外故人疏。幽事欲论谁共,白鹤飞来似可,忽去复何如。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别李浦之京。唐代。王昌龄。故园今在灞陵西,江畔逢君醉不迷。小弟邻庄尚渔猎,一封书寄数行啼。
南堂对竹怀江十邻几。宋代。韩维。端居无所聊,稍复治文字。南堂冬日明,窗户暖可喜。图书罗满前,意览不由次。聊收静者趣,以乱忧人思。亭亭当轩竹,使我长叹喟。封植苦不早,颜色颇憔悴。劲节亮不改,虚心如有迟。缅怀江夫子,循道久不试。邈然高简姿,不受世俗累。一官才复进,左谪良何亟。德义我所珍,轩冕安能贵。长啸汝水滨,浊醪日自酾。效陶有新篇,翼孔著高议。弦琴坐虚室,默与古人值。显晦一其心,淡然天淳粹。思之不可见,暑谢寒已挚。谅非对此君,兹怀何由慰。
题滑州节判鲍锡中疏懒钓鱼图十二韵。明代。宋讷。先生称达者,疏懒意如何。远识遗钟鼎,华龄厌绮罗。芒鞋红雾外,茅屋碧山阿。矶稳重盘石,衣轻细织蓑。垂钩忘岁月,却饵傲风波。丝上蜻蜓立,竿前翡翠过。夕阳青草岸,春水锦鳞窠。幽梦随鸥鹭,深盟隐薜萝。恢谐留月笑,欸乃对云歌。高会左元放,新词张志和。松围青偃盖,山绕翠堆螺。谁写沧洲趣,知君乐处多。
送頔子还庐陵。宋代。王庭圭。东归未办武陵舟,送汝翻成一段愁。雪点敝裘骑瘦马,春寒几日到荆州。湖山天阔洞庭野,吴楚月明黄鹤楼。莫苦回瞻白云岭,是行聊学子长游。
复和前韵。唐代。王质。小窗厌读牛毛书,径思一苇航江湖。英英山色著眉宇,炯炯波光明发肤。清风蓑笠明月棹,为我洗濯尘埃裾。功名暂寄痴儿手,烟云且与閒人娱。浴凫飞鹭总相识,近水远山俱可庐。东游会稽略沧海,西跨震泽窥姑苏。小官趋事苦奔走,大官忧国多嗟吁。幸今未挂衣冠籍,浮家泛宅谁能拘。天朝多士森列宿,氐房奎壁牛女虚。如公第一等人物,故应策辔飞云衢。得印安用如斗大,握笔会使如椽粗。玉堂静夜掣铃索,卧听宫点鸣铜壶。日閒剖茗碎鸾凤,霜清把酒倾醍醐。记取江南子王子,溪边共立春风蒲。及今未趋紫宸列,尚容时挽张公须。奚奴剩背古锦囊,与公痛咀溪山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