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度附书九不达

出自唐代李群玉的《寄短书歌》,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í dù fù shū jiǔ bù dá,诗句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骨肉萍蓬各天末,十度附书九不达
孤台冷眼无来人,楚水秦天莽空阔。
翔雁横秋过洞庭,西风落日浪峥嵘。
三年音信凝颦外,一曲哀歌白发生。
()
骨肉:(名)①比喻血统关系近的亲人:亲生~。②比喻关系非常密切,不可分离:~相连。
萍蓬天末不达冷眼:(名)①对事物冷静客观的态度:~看世事|~旁观事情的发展。②对人或事冷漠的神情或待遇:~相待。
来人空阔:宽大辽阔。
翔雁横秋西风:从西边吹来的风。亦指我国秋季所吹来自西方或西北方向的季风。西方国家的风尚、潮流。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落日:(名)夕阳:~余晖。
峥嵘:(形)形容高峻,也比喻突出、不平凡:山势~|殿宇~。
音信:(名)往来的消息和信件:~全无|互通~。
凝颦哀歌:(名)悲伤的歌曲:一曲~催人泪下。②(动)哀伤地唱歌:俯首~。
发生:(动)产生;出现:~了变化|~过水灾|地震~了。

诗词中文译文:
寄短书歌
骨肉离散漂泊到天涯,
纵使十次附书也无法传达。
孤立的塔寂寞地望着绵延的平原,
楚水和秦天宛若一片荒凉广阔的世界。
凤凰展翅飞过洞庭湖的秋天,
西风吹落夕阳使山峰起伏不已。
三年来音信纷杂困扰着我,
一曲哀歌唱出了白发生活的悲哀。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和孤独寂寞之情。诗人的亲朋好友纷纷离散,他们满怀期待地写了十次附书,但却没有一封能够传达到远方的人。孤独的诗人站在孤立的塔上,独自凝望着一望无际的平原,感到世界无边无际、荒凉而空阔。秋天,凤凰展翅飞过洞庭湖,而西风吹散的夕阳使山峰显得起伏崎岖。在这孤独和荒凉的环境中,诗人久久没有音信,三年来的寂寞和困扰导致他白发生。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的离愁别绪和孤独寂寞之情表达了一种深刻的悲凉和失落。诗人所描述的画面在冷酷无情的自然环境中,强调了人类的渺小和无助。通过对诗人的感受和心情的描绘,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以及对亲人和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将自然景象与自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词更具有共鸣力和感染力。整首诗的节奏平缓舒展,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悲凉和委曲。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群玉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李群玉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