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天南地北。元代。施耐庵。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翠袖围香,绛绡笼雪,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幸如何消得?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连八九,只待金鸡消息。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离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
参考资料:
1、吕树坤《四大名著诗词赏析》(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年第1版,第39页
小说《水浒传》第七十二回《柴进簪花入禁院,李逵元夜闹东京》中,浪子燕青引宋江再次见到名妓李师师,李师师以酒食款待他们。席间,李师师低唱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宋江乘着酒兴,填写了这首词,呈给李师师。
参考资料:
1、吕树坤《四大名著诗词赏析》(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年第1版,第38-40页
小说《水浒传》第七十二回《柴进簪花入禁院,李逵元夜闹东京》中,浪子燕青引宋江再次见到名妓李师师,李师师以酒食款待他们。席间,李师师低唱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宋江乘着酒兴,填写了这首词,呈给李师师。
该词上片前面四句描述了宋江自己曾为世道所不容纳,竟然到了无处安身的地步,后来投奔了梁山,做了梁山泊的寨主,现在来到东京,观赏灯景。接着后面的五句,笔锋转向李师师,表述了宋江对这位名妓的倾慕之情。先是描述了李师师的衣着服饰,“翠袖围香,绛绡笼雪”,衣袖散发着淡淡的香气,红色绢纱里笼罩着的是如雪的洁白肌肤。面对这样一位佳丽,是值得掷干金来买她的一笑的。像这样美如仙女的人,是薄幸的男人无缘消受的。
这首词下片前面的五句,回述了宋江身在粱山水泊的寂寞情怀,色沉雁杳,日夜盼望朝廷降旨招安的消息。结尾五句描述了他满怀忠义之心,却不能够被理解,为此常只能是借酒浇愁,把头发都愁白了。宋江这一次冒险来到东京观赏花灯的真实目的便是设法打通关系,想要通过名妓李师师能让宋徽宗体察到他宋江的”忠肝义胆”,殷切希望朝廷能够对梁山水泊的起义军进行招安。这首词集中披露了宋江投奔梁山只是暂时栖身,最终将投降朝廷的用心。
参考资料:
1、吕树坤《四大名著诗词赏析》(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年第1版,第40页
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本名彦端,汉族,今江苏兴化人。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一切技术无不精通,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述,与门下弟子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施耐庵于元延祐元年(1314年)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年)登进士不久任浙江钱塘县尹。施耐庵故里江苏兴化新垛乡施家桥村有墓园、纪念馆,有《施氏家薄谱》存世。...
施耐庵。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本名彦端,汉族,今江苏兴化人。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一切技术无不精通,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述,与门下弟子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施耐庵于元延祐元年(1314年)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年)登进士不久任浙江钱塘县尹。施耐庵故里江苏兴化新垛乡施家桥村有墓园、纪念馆,有《施氏家薄谱》存世。
入山采药遇异人。宋代。朱真静。紧著芒鞋高击裾,野猿相狎许同群。绿萝林里采茶去,踏碎青山一片云。
次潘国主对菊韵用述鄙怀。明代。谢榛。长铗无声食有鱼,门前倚杖雁来初。身违故国频劳梦,力到哀年尚著书。客子欲倾天上酒,园丁还摘雨中蔬。因思寄傲陶彭泽,坐对秋花白露馀。
长庆二年七月自中书舍人出守杭州,路次蓝溪作。唐代。白居易。太原一男子,自顾庸且鄙。老逢不次恩,洗拔出泥滓。既居可言地,愿助朝廷理。伏阁三上章,戆愚不称旨。圣人存大体,优贷容不死。凤诏停舍人,鱼书除刺史。冥怀齐宠辱,委顺随行止。我自得此心,于兹十年矣。馀杭乃名郡,郡郭临江汜。已想海门山,潮声来入耳。昔予贞元末,羁旅曾游此。甚觉太守尊,亦谙鱼酒美。因生江海兴,每羡沧浪水。尚拟拂衣行,况今兼禄仕。青山峰峦接,白日烟尘起。东道既不通,改辕遂南指。自秦穷楚越,浩荡五千里。闻有贤主人,而多好山水。是行颇为惬,所历良可纪。策马度蓝溪,胜游从此始。
德寿春帖子八首 其二。宋代。曹勋。弄黄宫柳未齐匀,便觉风和淑景新。自是东君朝最贵,欣欣春事足颐神。
九日登岳阜。清代。蒋春霖。空城风肃雁声来,故垒霜清曙色开。备敌尚馀全胜地,经时原仗出群才。游山轩盖秋仍集,横海楼船去不回。待摘茱萸寄乡国,隔江云树正堪哀。
题杏林图赠陈子京。元代。徐贲。茅山无四邻,红杏万株春。收谷还凭虎,栽花剩有人。学仙离世久,访病出山频。我独怀芳躅,君能继后尘。
送鹿。明代。释函可。尔宜隐山谷,胡为露厥角。昔共云中仙,今同笼中鹤。送尔迢递入长安,尽道长安可行乐。高车美食即陷阱,讵料尊荣遭割剥。小鹿无知大鹿忧,悔曾饱啖新民粟。新民忍饥送尔行,天道往复亦何速。忽忆钟山陵寝边,祖宗德泽三百年。歘忽运衰骨肉尽,何况远塞寄荒烟。
青玉案二首 其二。清代。李慈铭。花朝寒食偏相遇,只难遣、人离绪。燕子宵长谁与度。剩脂钿合,断金裙带,题遍伤心句。听残玉笛无归路,却恐屏山易春暮。月上重门香一缕。梨花栏角,绿弦风细,帘影深深处。
行藏。宋代。晁说之。行藏本自迷,秋兴更凄凄。风急蛩饶响,雨来鸡误啼。鱼溪青霭散,莲荡白云齐。却惜安闲地,逋亡志颐暌。
送王郁教授。宋代。李石。阴山多风埃,白日下雨雹。君子何必陋,士气见淳朴。巴江亦能骚,兰陵善为学。斯文随所化,后辈仰先觉。褐衣怀美质,隐隐含山璞。先生来何迟,绚秀待追琢。板舆行不难,双雁度云邈。未嫌一箪蔬,颇胜五鼎渥。教人此其本,何异垫巾角。我昔困虀盐,为子得妙斲。王明躬孝治,正要夔典乐。小试台阁资,还来侍经幄。
骤寒二首。宋代。赵蕃。日薄林园静,天寒鸟雀微。无人行古径,有客滞荆扉。疾病淹时久,新朋枉问稀。渐谙风俗异,还觉岁年非。
淮淝忆幼度。宋代。李曾伯。世未闻风鹤,香囊一少年。秦非无敌者,晋固有人焉。社稷一枰上,山河孤注然。江东正朔在,或者诿诸天。
题芜湖吉祥方丈小轩。宋代。释宝昙。低著疏篱宽著天,春风不撼楚江船。无人为挂屋头眼,明日清明花可怜。
上林清趣卷为嘉蔬署丞兼林衡署事宗侄京赋 其一。明代。程敏政。绿树阴阴百鸟啼,上林遥在帝城西。一官向此开清署,赢得新篇取次题。
荔枝四首 其四。宋代。曾巩。金钗双捧玉纤纤,星宿光芒动宝奁。解笑诗人誇博物,祇知红颗味酸甜。
题刘仲修所藏杂画四首 其一。明代。欧大任。鸟下湘江来,颇自怜香草。羡尔碧兰花,不怨秋风早。
和千家诗六十首 其十二 清明。明代。李江。漫天柳絮雪纷纷,万里家山入梦魂。风景不殊人事异,可怜买酒过江村。
拟古诗十九首 其三。明代。王夫之。灼灼三春风,萦萦杨柳色。年少去我徂,芳菲不再得。迟我心所钦,良书寄怀忆。迢递千里间,神皋有仙宅。朱凤遗清音,青天回羽翼。玉轸动鸣琴,素月辉相即。髣髴垂丹梯,云签降消息。愿言欣相从,含情无终极。
苏州守魏观。清代。严遂成。生不能王败而走,遗基岂复为鬼有。都水行司地合迁,青燐黑胜散如烟。浚锦帆泾规水利,利民之外无他意。以此受谮僇其身,巷以哭者苏州民。哭太守,太守生,礼行乡饮酒。太守死,谁与订经史。课绩空为天下先,悔而归葬骨已沦重渊。不如前人事苛刻,全受全归陈烙铁。
感遇 其十四。明代。邓云霄。三五明月满,二八明月缺。大钧忌常盈,至人贵藏哲。犬出东门怨,鹤向华亭咽。梁鸿与德耀,赁春自埋没。千载阜庑下,令人想遗烈。
忽忽春归不可攀,且乘高兴看湖山。回旋翠壑丹厓里,小憩青松白石间。
为爱韶华连日醉,历观宦海几人还。风尘楚蜀干戈地,举酒何缘一破颜。
与道卿鸣阳辈同游法海寺循平岭涉杨家坞还饮偃月冈。明代。王鏊。忽忽春归不可攀,且乘高兴看湖山。回旋翠壑丹厓里,小憩青松白石间。为爱韶华连日醉,历观宦海几人还。风尘楚蜀干戈地,举酒何缘一破颜。
雪中访嘉则于宝奎寺之楼店。明代。徐渭。山径寻君重复重,小楼百尺卧元龙。安窗偏向梅花角,去映江天雪数峰。
水龙吟 其三 九日次前韵。宋代。袁去华。汉江流入苍烟,戍楼吊古临无地。清霜初肃,鹰扬隼击,青霄凌厉。新雁声中,夕阳影里,千崖秋气。念东篱采菊,龙山落帽,风流在、尚堪继。引满松醪径醉。诵坡仙、临漳宵济。茱萸细看,明年谁健,空悲身世。儿辈何知,更休说似,登山临水。那纷纷毁誉,耳边风过,我何曾记。
寄题杨懋卿孝感堂。宋代。刘克庄。哭时闻者亦欷嘘,双鹤随声下碧虚。帝出丝纶照穹壤,官施绰楔表门闾。今无陶侃谁能尔,古有苏耽莫是渠。华发史儋曾载笔,尚能浓墨为君书。
过易水怀古。明代。程嘉燧。层冰积雪漫嵯嵯,易水流澌自涌波。迁史至今疏剑术,酒人从此送荆轲。羽声变后寒风急,虹影消来白日过。千古暮云京阙下,吴佣且莫浪悲歌。
夜兴。元代。黄溍。秋气入病骨,残梦倏然惊。芭蕉叶间露,风过皆成声。揽衣泬寥内,搔首天河横。饥虫语不休,中宵谁汝令?孤鸿亦何苦,犯霜度微明。悠悠念群动,百感忽我并。大化倘不尔,吾其免营营。
杨朴墓。宋代。黄庭坚。三尺孤坟一布衣,人言无复似当时。千秋万岁还来此,月笛烟莎世不知。
题盛叔章画。宋代。郑洪。记得天台雁宕归,满山松露湿人衣。十年眼底无林壑,今日画图看翠微。
夏日晖上人房别李参军崇嗣。唐代。陈子昂。四十九变化。一十三死生。翕忽玄黄里。驱驰风雨情。是非纷妄作。宠辱坐相惊。至人独幽鉴。窈窕随昏明。咫尺山河道。轩窗日月庭。别离焉足问。悲乐固能并。我辈何为尔。栖皇犹未平。金台可攀陟。宝界绝将迎。户牖观天地。阶基上杳冥。自超三界乐。安知万里征。中国要荒内。人寰宇宙荣。弦望如朝夕。宁嗟蜀道行。
杭州璘上人以花栽数种见寄。宋代。蔡襄。名品参差十数窠,商船千里任风波。土花分破根株小,春色随来意气多。欲种更看移树法,将开须与傍栏歌。中年渐不胜杯酌,红翠他时奈尔何。
甘棠驿怀李德升席大光。宋代。陈与义。破驿难并休,差池更薪水。山川会心地,还思对君子。道边千尺榕,午荫清且美。极知非世用,我爱不能已。东风吹南服,莽莽绿万里,此地亦可耕,胡为茧予趾。
寺居寄杨侍御。唐代。周贺。雨过北林空晚凉,院闲人去掩斜阳。十年多病度落叶,万里乱愁生夜床。终欲返耕甘性拙,久惭他事与身忙。还知谢客名先重,肯为诗篇问楚狂。
咏铁马鞭。唐代。李昌符。汉将临流得铁鞭,鄂侯名字旧雕镌。须为圣代无双物,肯逐将军卧九泉。汗马不侵诛虏血,神功今见补亡篇。时来终荐明君用,莫叹沉埋二百年。
仿元遗山论诗绝句 其七。清代。王昌麟。冠代璆然感遇词,嗣宗捧驾步兵随。麟台编好谁收拾,凄绝幽州涕下时。
游采石古塘寺。明代。解缙。古塘姑熟小江边,一路芭蕉绿更妍。破衲老僧馀九十,细谈太祖渡江年。
少年游 邓悦万席上有赠。清代。徐燮。黄昏月色照閒庭。罗袂夜凉轻。烛剪金荷,香焚银鸭,促坐共调笙。尊前有个人如玉,一笑自倾城。两颊红舒,双眉绿淡,做尽许多情。
和颖川曹监军。宋代。徐铉。别离情绪两难任,消遗唯应有醉吟。冉冉光阴玄鬓改,勤勤书札旧情深。凉宵梦寐清淮月,永日徘徊玉树阴。野鹤乘轩无所用,角巾何日返中林。
三骏图。明代。陈琏。王孙画马师韩干,此疋权奇见应罕。疑是长杨较獦回,五老满身流赭汗。近时作者任月山,真迹往往传人间。骊黄青骢凡二疋,苑内呈来初卸鞍。吁嗟三骏非凡质,当时曾荷孙阳识。自入天闲沐主恩,煌煌天驷联奎壁。
挽徐朝奉。宋代。马廷鸾。海内嗟遗老,诸公表逸民。过庭忠训在,攀槛直声新。谏草频尊主,绯花与显亲。一门名父子,千载庆君臣。
玉阶怨。元代。梁寅。团扇且弃置,夕气凉转添。流萤点鱼钥,陨叶近虾帘。罗衣旧恩赐,不令珠泪沾。
乔木老盘谷,仙李盛峨岷。参横井转,月边犹赖有长庚。传得丹溪正派,更是平庵宅相,夷路早蜚英。十载星沙幕,一片玉壶冰。
题舆了,千万里,尽云津。渚宫小驻,不妨谈笑对秋城。西去凭熊驾驷,东下握兰持橐,衮衮看峥嵘。愿借鹫峰桂,岁以寿金觥。
水调歌头(庚戌寿静斋叔)。宋代。李曾伯。乔木老盘谷,仙李盛峨岷。参横井转,月边犹赖有长庚。传得丹溪正派,更是平庵宅相,夷路早蜚英。十载星沙幕,一片玉壶冰。题舆了,千万里,尽云津。渚宫小驻,不妨谈笑对秋城。西去凭熊驾驷,东下握兰持橐,衮衮看峥嵘。愿借鹫峰桂,岁以寿金觥。
览翠亭。宋代。王辉。亭倚古台边,环亭翠蔚然。芝兰深雨露,梧竹老风烟。窗户香霏湿,阑干爽气连。登临忘世虑,逸兴发林泉。
湘春夜月 其一 二月十五夜月。清代。易顺鼎。甚今宵。凭空唤起无聊。肯把半角高楼,守得这般牢。休说一春难遇,便百年几个,月夕花朝。怕东风暗到,广寒宫里,桂长愁苗。雨丝飘后,洗成嫩碧,玉宇迢迢。知是那家庭院,有小鬟吹笛,劝客魂销。魂销亦福,愿年年此夜相遭。真不睡,让镫痕似水,花光若雾,酒思如潮。
初至常德。明代。黄公辅。撇下带围已十春,腰间赢得任舒申。无端又逐三湘路,兼却疏违八口亲。挝鼓放衙无逸趣,批签披牍祇劳人。移文荔圃园丁子,好护花枝与沼鳞。
寿马裕斋观文·右江之水,三章,章四句。宋代。陈著。清且沦漪,有美一人。怀哉怀哉,率土之滨。
苏武慢 述怀,和乐子尹韵。清代。邹祗谟。九点齐州,两丸明镜,南北东西万里。吹箫吴市,卖药咸阳,有个英雄在里。三千粉黛,百万摴蒱,笑杀庸庸馀子。问书生、肯向商山,谩学餐芝黄绮。便教他、跃马中原,挥毫内殿,争羡风流名士。奴衣火浣,婢捧香囊,上客横拖珠履。肘后黄金,腰间白玉,消得十年悲喜。到归来、细数繁华,不过梦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