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曲桥平双燕语。密密层阴围绣幕。梅姿不受暑光侵,携玉斧。
迎仙女。为问乘鸾何处所。
杯酒流行无尽处。绕膝花花前后舞。笙歌移□下蓬壶,天付与。
凌云侣。京兆近来眉更妩。
天仙子。金朝。元好问。水曲桥平双燕语。密密层阴围绣幕。梅姿不受暑光侵,携玉斧。迎仙女。为问乘鸾何处所。杯酒流行无尽处。绕膝花花前后舞。笙歌移□下蓬壶,天付与。凌云侣。京兆近来眉更妩。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元好问。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病中(一作起)作。唐代。李中。闲斋病初起,心绪复悠悠。开箧群书蠹,听蝉满树秋。诗魔还渐动,药债未能酬。为忆前山色,扶持上小楼。
渔家傲。宋代。欧阳修。三月清明天婉娩。晴川祓禊归来晚。况是踏青来处远。犹不倦。秋千别闭深庭院。更值牡丹开欲遍。酴醿压架清香散。花底一尊谁解劝。增眷恋。东风回晚无情绊。
九九同周仪伯张长卿陈木生游玉泉寺。明代。郭之奇。重阳还似昔年閒,长啸西来恣往还。万物经秋凄作气,三杯浇我醉为颜。徐观松舞情何适,欲叩泉根足未艰。愿化天人身百亿,随风遥向白云间。
蓬莱客 赠吴庵师。金朝。马钰。庵师急。庵师和尚迎仙客。迎仙客。香烟缭绕,把予眸隔。如麻观者难筹测。良缘共结功无溺。功无溺。龙华三会,熙熙消息。
采桑子(一名丑奴儿、罗敷媚、罗敷艳歌)。五代。李煜。辘轳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昼雨如愁,百尺虾须上玉钩¤琼窗春断双蛾皱,回首边头。欲寄鳞游,九曲寒波不溯流。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伊犁纪事诗四十三首 其九。清代。洪亮吉。鹁鸪啼处却东风,宛与江南气候同。杏子乍青桑椹紫,家家树上有黄童。
李丞相纲生朝三首。宋代。张元干。戡乱登廊庙,群公数靖康。一身轻去就,百口恃安强。天意非难见,人情漫自凉。殷勤酌周斗,矍铄更鹰扬。
芙蓉行。元代。周巽。天门初曙啼早鸦,西风吹落丹霄霞。美人閒倚阑干立,锦树颁霜初见花。美人颜色花可比,岁晚见之心自喜。鸂鶒沙边云彩飞,珊瑚枝上虹光起。密叶玲珑乱翠毛,繁英灿烂裁文绮。宫女焚香别殿中,秦娥揽镜妆台里。朝来舣棹驿亭西,疑是美人隔秋水。红妆翠袖青霓裳,微笑含情启玉齿。木末霞消落日红,相思咫尺云千里。
寿安县君挽词。宋代。陈师道。两大推平日,三从播後声。忧劝登上寿,箫鼓闭佳城。缌布千人从,松楸十里行。哀荣动邻里,点笔竞诸生。
题陈岩庵寄诸兄弟。宋代。吕声之。地接丹丘姥岭赊,山盘曲折状如蛇。每因过此瞻双陇,何必从旁置万家。孝弟本根时润泽,诗书种子日萌芽。到来岂但春秋祀,酌水何妨一献花。
次韵段缝见赠。宋代。苏轼。季子东周负郭田,须知力穑是家传。细思种薤五十本,大胜取禾三百廛。若得与君连北巷,故应终老忘西川。短衣匹马非吾事,只拟关门不问天。
郡圃海棠初开追忆学士院玉堂后西轩此花最盛。宋代。宋庠。昔作瀛洲赏,今逢汶水春。可怜无并色,来对始衰人。温树遥知汉,仙桃尚记秦。临樽如旧识,争忍判芳辰。
翠微山居八首 其四。宋代。赵彦端。幼入空门绝是非,老来学道转精微。钵中贫富千家饭,身上寒暄一衲衣。
扬州怀古十六首 其六。清代。何震彝。勋名过眼似烟云,一角荒山罨夕曛。石马半摧翁仲卧,路人遥指叶公坟。
宿巫山庙二首。唐代。李群玉。寂寞高堂别楚君,玉人天上逐行云。停舟十二峰峦下,幽佩仙香半夜闻。庙闭春山晓月光,波声回合树苍苍。自从一别襄王梦,云雨空飞巫峡长。
余来湖外临行与叔易奕而胜得铜炉制作精古爱之常置几案间感物怀人为赋此诗。宋代。李纲。古制精巧后莫拟,何年著此形模伟。状为神兽践脩虺,蜿蜒脊胁奠厥趾。犀兕一角昂其鼻,胸腹空洞口哆侈。关机开阖如投匦,葭灰养火焚沈水。霏微牙吻烟云起,提携爱玩置燕几。慱山篆鼎讵可比,一枰何日刷前耻。满轩风月人千里,清香一炷愁如洗。
和李司录喜雨诗。南北朝。庾信。纯阳实久亢。云汉乃昭回。临河沉璧玉。夹道画龙媒。离光初绕电。震气始乘雷。海童还碣石。神女向阳台。云逐鱼鳞起。渠随龙骨开。崩沙杂水去。卧树拥槎来。嘉苗双合颖。熟稻再含胎。属此欣膏露。逢君摛掞才。愧乏琼将玖。无酬美且偲。
向以书戏邦衡云某自庐山游西山当就迎公召节今邦衡有诗督此语不验次韵。宋代。周必大。慧远遥同社,洪崖近拍肩。松枝年纪万,棐实岁踰千。径欲通天汉,忙因棹酒船。香城均一握,易地即皆然。
鸡犬相闻,溪山如画,梅花只在前村。逍遥杖屦,不过翟公门。前度春风已老,对芳草、还忆王孙。长安市,看花人去,车马正争喧。向来东海上,水南水北,如石如温。念鸥冷诗盟,何日重论。老我蓬蒿三径,开怀抱、赖有琴尊。公知否,萧斋雨漏,四壁篆书痕。
水调歌头 寄江叔廉。元代。谢应芳。鸡犬相闻,溪山如画,梅花只在前村。逍遥杖屦,不过翟公门。前度春风已老,对芳草、还忆王孙。长安市,看花人去,车马正争喧。向来东海上,水南水北,如石如温。念鸥冷诗盟,何日重论。老我蓬蒿三径,开怀抱、赖有琴尊。公知否,萧斋雨漏,四壁篆书痕。
足。明代。释函可。萧然两只草鞋轻,肯向如来行处行。踏碎神州无剩土,踢翻灵鹫敢容情。卞和不泣原非玉,孙子虽膑莫论兵。多少名山存未得,又随风雪到边城。
顾君际号梅山。宋代。顾逢友。数亩萧疏一径宽,散飞香雪遍林端。应思处士桥边路,吟绕横枝月影寒。
题采莲美人图。明代。孟淑卿。绿槐蝉静日偏长,懒爇金炉百和香。莫摘池中莲子看,个中多半是空房。
雪窗兰石图。元代。黄镇成。空谷幽人紫绮裘,洞箫声远碧山秋。月明忽忆同游客,已在君峰十二楼。
三月尽日。唐代。李昌符。江头从此管弦稀,散尽游人独未归。落日已将春色去,残花应逐夜风飞。
双带子 其五。清代。毛奇龄。谁向妆亭亭后别,望中烟雨带帆开。丝回漫水蓝如袄,黛绕横山青似媒。媒似青山横绕黛,袄如蓝水漫回丝。开帆带雨烟中望,别后亭亭妆向谁。
入涌泉道中。宋代。程师孟。因省先茔到故都,不妨閒步问耕天。水云苍莽遥连洞,田野低窪稍近湖。秋熟几家收橘柚,日生众口藉菰蒲。今朝偶得西华稻,僧饭年年出玉腴。
读曲歌八十九首 其十三。清代。佚名。上树摘桐花,何悟枝枯燥。迢迢空中落,遂为梧子道。
春日漫兴十二首 其三。明代。薛蕙。二月黄鹂满树飞,歌喉宛啭世间稀。谢公虽有东山妓,不及侬家金缕衣。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 其二。明代。张宁。南山有佳色,束篱阒无人。朝为头上花,暮作车下尘。谁与念恒节,培溉当良辰。落落竟何语,把玩聊相亲。
秋河曙耿耿诗。南北朝。张正见。耿耿长河曙,滥滥宿云浮。天路横秋水,星衡转夜流。月下姮娥落,风惊织女秋。德星犹可见,仙槎不复留。
结客少年场行。明代。王世贞。骢马玉连钱,流苏障泥玛瑙鞭。经过五陵畔,结客多少年。如渑之酒倾肯惜,突兀黄金若山积。散尽姓名都不问,肝胆但许英雄识。扶风夜深雪花白,手提人头刎君侧。为君报雠身并掷,细看乃是当时客。君不见东家钱刀坐朱紫,魏其为朝武安夕,如此结交竟何益。
太常引。元代。马熙。迟红酣日照修筠。光景一时新。万物却游尘。看出浴、温泉太真。榜上龙虎,班头*鹭,无复困冠巾。花亦只天民。问身到、黄扉几人。
淮安道中。明代。黄公辅。风烟南北一黄河,也到南来景若何。蹊草逢春生意足,山花带露媚人多。关关啼鸟浑樵唱,冉冉晴岚映渚波。争奈马头朝复暮,赏春谁与共婆娑。
舟行即事二首 其一。元代。张翥。雾树浑连水,水沟不受潮。米盐江上舫,鱼菜市中桥。壮士宁辞辱,仙公会见招。边淮无酒禁,磊碨剩须浇。
立春内中帖子词·皇帝阁。宋代。王珪。禁沼冰开跳锦鲤,御林风暖啭黄鹂。金舆未下迎春阁,折遍名花第一枝。
鱼虎子图。明代。完璞琦公。翠羽画殊绝,窥鱼秋水深。忽来知险意,静立见机心。沙白霜初落,溪寒日易阴。何当随啄木,除蠹向高林。
早春即事。唐代。白居易。眼重朝眠足,头轻宿酒醒。阳光满前户,雪水半中庭。物变随天气,春生逐地形。北檐梅晚白,东岸柳先青。葱垄抽羊角,松巢堕鹤翎。老来诗更拙,吟罢少人听。
心远堂。宋代。高晞远。种竹期十年,栽橘盈千头。虽云多远虑,无乃为身谋。高人绝尘累,俟德居此丘。泰宇无畦畛,虚空有天游。仁义尚蘧庐,道德成安流。结茅依翠微,极目际平畴。白云度寥廓,黄鹄下沧洲。百世此周览,我志尚可求。只应柴桑翁,真趣共悠悠。
范丞相尧夫挽词二首。宋代。苏辙。持身守忠恕,临事耻浮沉。直道更三黜,平生惟一心。家风来自远,国论老弥深。令德真如玉,泥沙枉见侵。
挽杨茂原二首。宋代。赵蕃。玉美终怀璞,兰香竟死林。名期百世后,恨独九原深。夜雨长形梦,秋风遂绝音。扁舟载孤旐,行路亦沾襟。
谷林亭。宋代。黄裳。竹也中虚谷也虚,两虚相得闹中无。月来风动时尤好,那更高人也自如。
居庸关。元代。乃贤。叠嶂缘青冥,峭绝两崖束。盘盘龙虎踞,岑巘互回伏。重关设天险,王气舆坤轴。皇灵广覆被,四海同轨躅。至今豪侠人,危眺屡惊缩。崎岖栈阁峻,萦纡冈涧曲。环村列墟市,凿翠构庐屋。溪舂激岩溜,山田杂稌菽。绝顶得幽胜,人烟稍联属。浮图压广路,台殿出层麓。白云隐疏钟,落日带乔木。岂须叹蜀道,政可夸函谷。居人远念我,叩马苦留宿。恐辜殷勤情,解鞍看山瀑。
山行留客。唐代。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琼林醉归图。明代。陆釴。金羁细马出明光,碧色罗衣锦绣香。行过玉河三百骑,少年争说李东阳。
听黄鹂。明代。杨巍。春城何处啭黄鹂,才听忽飞别树枝。因忆故园最深处,一尊相伴日西时。
浣溪沙·泉湖道中赴闽宪别诸君。宋代。辛弃疾。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朝来白鸟背人飞。对郑子真岩石卧,趁陶元亮菊花期。而今堪诵北山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