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九首托南剑刘教寻亦周墓焚之

诗九首托南剑刘教寻亦周墓焚之朗读

《诗九首托南剑刘教寻亦周墓焚之》是宋代赵文创作的一首诗词。它通过描绘衰老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思考。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诗九首托南剑刘教寻亦周墓焚之》

红雨乍晴秋山外,满目皆是断肠衰翁。
望断天涯行人处,共饮衰翁与君同。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景象,雨后的秋天,衰老的人们在山外徘徊。他们满怀忧伤,凝视着远方,寻找那些远行的人。他们一起饮酒,与衰老的人共同分享人生的苦痛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通过凄凉的景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思考。"红雨乍晴秋山外"这句描绘了下过雨后的秋天,红色的落叶满地,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满目皆是断肠衰翁"这句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衰老的人们,他们满脸忧伤、颓废,给人一种沉重的氛围。"望断天涯行人处,共饮衰翁与君同"这句表达了衰老的人们相互依偎,共同面对人生的艰辛和无奈。他们注视着远方,希望看到熟悉的身影,但却望断了天涯。他们饮酒,以酒浇愁,相互倾诉心中的苦痛,彼此陪伴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以及对人生和时光的思考,传达了一种深刻的情感。它呈现了衰老的人们面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他们在彼此之间寻求慰藉和支持的渴望。通过描绘这一景象,赵文唤起了读者对人生意义和时间流逝的思考,引发人们对生命的珍惜和对人情世态的思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赵文

赵文(1239-1315),宋末元初文人。初名凤之,字惟恭,又字仪可,号青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赵文为文天祥门人,并曾入其幕府参与抗元活动。赵文与刘辰翁父子亦交厚,辰翁对其非常推重,刘将孙亦与其结“青山社”,其结社情况现不详。...

赵文朗读
()

猜你喜欢

山中鹿鹤久相疏,恨不归来与汝俱。
飞舞尚如前日否,奔腾还上后山无。
不闻警露来庭下,犹想衔花近座隅。
叹我素钟山野性,从来与汝本无殊。
()

西风落照,看渺渺沧洲,烟波无际。一段轻阴相趁转,不许兰桡惊碎。

略带神鸦,时飘芦叶,曲映江枫紫。凭遮客鬓,怕教照见憔悴。

()
风霜岁又除,藜杖步徐徐。
儿辈忧无药,床头喜有书。
背因曝日暖,交为诉贫疎。
天定由人事,不如深闭庐。
()

芙蓉杂金菊,枝叶长阑干。遥怜退朝人,糕酒出大官。

岂知江海上,落英亦可餐。典衣作重阳,徂岁惨将寒。

()

起敬英声亦有年,酒边曾见锦囊篇。
吟情六义初删后,古意三爻未画前。
放旷嗣宗应绝俗,清狂太白不妨仙。

()
制之居首尾,俾之辨斜正。
首动尾聿随,斜取正为定。
有如提吏笔,有如执时柄。
有如秉师律,有如宣命令。
()

断肠人恨馀香换。尘暗锁窗春。小花檐月晓。屏掩半山青。

()

百年能几别,一别动经时。此会真当醉,那能常若兹。

兴缘诸子发,衰自二毛知。惭愧赓高唱,君言尽色丝。

()
南方秋不悲,奈我居异乡。
不见枫叶丹,但怜菊花黄。
扫迹燕如客,斜书雁成行。
梦中清愁阔,云此是潇湘,潇湘连洞庭,何处是东阳。
()

昔以县为滩,于今倅亦难。纵令急符下,且放大弦宽。

航海船粳白,游山谱荔丹。应怜铜墨吏,舒惨在毫端。

()

风开芡觜铁为须,斧斫沙磨旋付厨。
细嚼兼收上池水,徐咽还成沧海珠。
佳客满堂须一斗,闲居赖我近平湖。

()

不烧铅汞不参禅,说到双修便乐天。七十耆龄今又八,肉身菩萨地行仙。

()

中山王之琢,南京有四园。其东傍青溪,一曲流潺湲。

秦淮窈窕通,钓鱼来至尊。至今濯锦塘,御气生朝暾。

()
窗间耿残灯,屋角照落月。
披衣启柴关,呼帚扫黄叶。
()

龙山何处,记当年高会,重阳佳节。谁与老兵供一笑,落帽参军华发。莫倚忘怀,西风也曾,点检尊前客。凄凉今古,眼中三两飞蝶。
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爱说琴中如得趣,弦上何劳声切。试把空杯,翁还肯道,何必杯中物。临风一笑,请翁同醉今夕。

()